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
学校简介

 校本教研CHONG WEN

教学反思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崇文 杨红
  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与学生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本文语言生动优美,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无不倾注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一位漂泊在外仍对祖国家乡无比眷念的老人那种朴实的挚爱。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对外祖父三次落泪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读写结合的课堂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千万个接触点,教学时要慧眼识才,抓住结合点,促使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乃至修辞手法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并逐步仿中有创,培养运用、创新能力。孩子的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读与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这就构成了读与写的结合。我在教学中运用的是“促写”型读写结合。即阅读为写作服务,重在通过阅读来为写作提供语言积累、素材资源、文本形式和写作技法等内容,“写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带着写作任务进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全方位吸纳写作所需要的各种文本形式要素和写作技法。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与写的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首先,我确定了读写结合点——品读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从中体会外祖父对故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从而学习文章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然后设计通过一件事来表达作者情感的拓展阅读巩固体会这种写作方法,最后设计尝试运用刚刚习得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通过写自己或他人的一件事来表达自己或他人的某种情感。这样从读到写水到渠成,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我的中国心》,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梅花魂》一文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让学生品读外祖父的第一次落泪,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到外祖父在教我读诗时触景生情落下了思乡的泪;然后,品读外祖父的的二次落泪,通过四次动情的引读,让学生体会到此时年迈的外祖父流下的是无奈的泪;最后,让学生读文字想画面,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体会到此时的外祖父落下的是深情的泪。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的同时,还得到情感的熏陶。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张淑艳
  《钓鱼的启示》是我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运用读写结合,进行的教学实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自己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解更深刻,课堂上运用更自如了。
这篇课文记叙了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 “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的开放还差两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我”不理解,但还是依依不舍把鱼放回湖里。34年后“我”成了一个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的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本节课是教学的第二课时,我把品味钓鱼和放鱼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作为教学的重点,既要求感受体验,也要求读出情感,把“启示”作为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中,我试着给了学生更多的发言权,还给予学生阅读反思的时空。学生通过阅读反思,开启了心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于学生个人的生活阅历较浅,看待事物往往不够准确全面。当学生在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教师不要急于去否定,而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看法,潜心阅读文本的重点段。例如在学生思考诱惑人的鱼指什么时,就让学生读文、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再组内交流。这样就给予了他阅读反思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保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二、抓住语言文字,深入人物内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体验着学习的快乐。同时抓住语言文字,深入人物内心。如:“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我”这句话中,“好一会儿”说明父亲在思考、在犹豫,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从父亲的犹豫中体会到:辨别道德是非容易,而实践起来很难。从文本描写的语言文字入手,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优化课堂教学,选择能激发学生质疑的问题,为学生创设阅读思考的空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好的挖掘。
  三、读写结合落实到位
  本文运用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突出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是突出的写作特点,也是学生本科读些结合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重点阅读理解心情,体会这样写法的巧妙,然后总结归纳写法,明确本课写法的重点,接下来阅读心理描写的片段,然后,让学生运用课文和阅读材料中习得的方法进行片段描写,学生的写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能够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Copyright 2017 黑龙江省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