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析问题
把握方向
10分钟
|
二、对比中 找不足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将各自的习作和阅读作品《粽子》比较,做了互评或自评。老师选了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家乡的美食---月饼》来分析指导。
(一)比对点评找问题
1.请再次浏览此文。出示投影
2.有几位同学把这篇文章与《粽子》进行了比对,我们首先请曹嘉路读自己的评析。
3.提问:比对的结论是什么?(“月饼”一文的问题在哪里,《粽子》的高明之处何在?)
明确:“月饼”一文缺少感情,不细致。《粽子》一文写出了怀念之情。
写细致的基础是观察,根本是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着写出情感。
板书:情感
4.提问:你对美食有着怎样的情感?
板书:怀念喜爱
(二)赏析名篇找方法
1.应该怎样表达出这种情感呢?
2.那来看看《粽子》一文的是如何表达出作者的情感的?
1)请杜柳读赏析,出示投影
总结:孩子们的嬉戏中欢乐热闹的气氛,感受到了人们对节日的重视,这是当地人的一种习俗。
板书:场面气氛
(热闹)
乐趣
2)引导:为什么“只要是母亲包的粽子就一定香甜”呢?
明确:其中蕴含的是母子情
3)追问:文中还写出了怎样的情感?(出示投影)
总结:
吃母亲包的麦粽、左邻右舍串门吃主人家的粽子,浓浓的母子情,友好的邻里情,给作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因此人们怀念的不只是美食本身,是对失去的不复返的日子、往事或人强烈的想念。
板书:邻里情
亲人情 |
学生听讲
(一)比对点评找问题
1.学生浏览张艺的文章
2.曹嘉路读评析
《粽子》写了粽叶采集,简写做粽子,又写自家的粽子,制作细致,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写出了乐趣。这篇也写了制作,想写做月饼讲究细致,她只写了设备讲究,放原料比例,而美观也只写了图案精细,却没有写它哪儿漂亮,缺少了感情,也没有细致描写的地方。……
3.学生筛选信息
预测:缺少情感,没有细致描写,材料和中心没联系。
预测:写出了怀念之情,还写出了乐趣。
4.预测:怀念
喜爱
(二)赏析名篇找方法
1.预测:学生沉默
2.杜柳读对《粽子》的赏析
《粽子》通过对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习俗的描写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通过第三段“满村的人,每家都有一名小孩或姑娘或刚过门的媳妇去采,或是鱼贯而行,……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写出了家乡的人在端午节采芦叶的人很多,突出了热闹、欢乐的气氛和生活的情趣。
……这可以看作者只在意节日的乐趣,吃什么粽子并不重要,只要是母亲包的粽子就是很香很甜的。
1)预测:通过采芦叶的说笑和嬉戏突出了热闹欢乐的气氛。
2)预测里面包含了母子情。
3)张袆读你的赏析
……文章写做粽子还是“我们”自己去采摘,采摘的过程中还要聊一些乡村里的事情,孩子门则是做一些游戏。既写了采粽叶,又描绘了一幅村民间和睦相处的图景。
后来写母亲做粽子的过程和我家粽子的原料,并没有写有很多种口味,甚至连肉粽我家都吃不起。但是母亲用糯米和花生做的麦粽对于我来说还是一样的香甜,这股香甜除却粽子的味道,还包含了母亲为我做粽子我心中感受到的香甜。……
预测:和睦相处的邻里情,母子亲情 |
1.交流学生点评,明确学生作文中的问题,了解名篇的怀念之情,明确目标。
2.赏析名作,了解通过场景凸显气氛,再现情趣的写法。深入理解情感中心。
|
三、调动感知
叙描画面
8分钟 |
三、想情景 表情趣
1.说到月饼,提到中秋,你觉得最有情趣的是哪个场景?
2.引导:
3.还可以写些什么呢?
追问:为什么要简写神话故事?
明确: 表现文化内涵
板书:文化内涵 |
三、想情景 表情趣
1.生生互相启发
预测:买月饼、吃月饼、赏月……
2.描绘场景
3.
1)张艺读修改建议
细节应该加一些,如①月饼的形状、样子、颜色。②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但不能太详细。
2)学生结合《粽子》,看如何写“屈原的故事的?
预测:充满了对屈原这位爱国诗人的敬意,简单的粽子,但其中传承了代代人民的爱国情感。
|
唤起感知,描绘场景,凸显气氛,再现情感,说出感受。 |
本节课与以往的作文教学,大不相同。
内容具有前沿性:以“民风民俗”为话题,到民间探寻生活背后的学问。
目的具有时代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以传承民族文化思想为教育目的。并且希望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细心观察,仔细探究,调动感知,唤起情感。
工具具有独特性:利用moodle平台上传习作和资料,学生阅读方便快捷。
方法具有多样性:本节课主要从学生和名家作文的比拼入手,让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作文中的问题,体悟到名家写作的高招,即文章要有个人印记,写出情趣,先感动自己再打动读者。找到写作提升的关键点,课上交流方法认识,在老师的带领下,回忆充满情趣的画面,修改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