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肥西县乡土历史知识调查的几点思考 肥西县上派镇菁菁小学 单波 李霞 为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探索校本课程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完善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课程与生活、家庭、社会的紧密联系。我校开展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校本课程研究”的课题研究。为了了解小学生对乡土历史源的认识程度、关注意识和了解渠道,以及学校结合乡土历史资源开展校本课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这次调查,我们以我校中高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在班主任的协助下直接走进课堂展开调查。问卷是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可信度相对较高。在调查活动中,我们一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受访学生中四年级学生30人(30%),五年级学生30人(30%),六年级学生40人(40%)。在调查期间,我们还与部分师生进行了四次座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选择题情况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小学生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了解程度整体偏低。肥西素有“淮军故里、改革首县、花木之乡、巢湖明珠”之美誉,地跨江淮流域之间,临淝水之南,滨巢湖西岸,为全国百强县之一,历史悠久。可是只有26%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 因为山水秀丽,我县旅游业在近几年中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学生外出旅游机会少,所以有72%的学生对本地旅游景点仍然所知甚少。对于当地的各种土特产,大多数受访学生(71%)也选择不大了解。对于家乡风俗习惯的调查,也只有不到30%的学生听父母说过。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小学生对本地自然、历史、文化知识了解的确很少。 2、问答题情况分析
问卷中设计了3道问答题,旨在调查学生对当地历史文化、自然人文景观的了解程度以及了解渠道调查发现,学生对乡土文化资源所知不多,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了解渠道很少。首先,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农村社会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一群人围坐一起谈古说今,聊聊先人轶事,说说本土风情已经很少见到。农村人外出务工日益增多,留守儿童有增无减,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与父母等亲人相处的时间明显减少。数据显示,72%的学生“很少”听别人说起当地的传说、故事或民谣,15% 的学生“没有听过”,而“经常‘有机会听的只有13%。我县历来有”淮军故里、改革首县、花木之乡、巢湖明珠”之美誉,历史名人众多,可是除了刘铭传外,大多数受访学生(89%)再也说不出其他人物。 其次,出于安全的考虑,也因为缺少合适的实践基地,学校很少开展校外教育活动。受访学生中超过八成的学生没有能列举出3处以上本地自认景观和人文景观,学生长期处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的生活范围里,社会视野十分狭窄。另外,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关注的仍然是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对于地方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力度很少。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每一个地方都蕴藏着丰富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引入这些资源,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进学生乡土感情的重要途径。根据调查中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校要努力争取社会的支持,与周围社区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实践的环境,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力求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活动形式可以是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活动、公益活动、劳动锻炼等等,让学生体会生活,参与生活,进而认识社会,热爱家乡。 2、注重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新课程实施以来,地方与学校课程开发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受旧的教学观念影响,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农村小学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采用多种方式加大校本课程(尤其是乡土教材)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管理,让这些课程的教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如可借鉴北师大211课题和我省自育自学课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保证国家课程的同时,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由课题组老师根据所执教的语文教材内容,自由选择合适的校编乡土阅读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并对任课老师进行培养、跟踪和指导,并引导自修、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理念转变、行为研究、过程反思等各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乡土历史和文化知识积淀除校本阅读教材教学外,每月可以组织中高年级学生收集肥西报和《派河风》等报刊杂志中关于描写肥西的人、事、景、物的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断等,师生可以结合学习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创造出一系列的校本课教学和学习方法。 3、语文教学要确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近自然,走进社会,积极地去观察、去了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拓宽学习视野。在教学中要注意国家课程的生本化实施,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并与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效结合,打通学科壁垒,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
|
制作: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菁菁小学 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