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切实体会跨越式课堂教学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了。万事开头难,打破传统教学,接受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确是一种挑战。在教学中我们经历着跨越式带来的变革与创新,在辛苦中改变着、进步着,总结着教学中的不足与收获。
关键词:跨越式教学;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课文教学
去年,我有幸进入了一年级的跨越式课题教学,转眼,切实体会跨越式课堂教学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了。万事开头难,打破传统教学,接受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确是一种挑战,现在我对之前参加的跨越式教学“魔鬼式”训练中的“魔鬼”二字是有所体会了。一年多的教与学,我们在互相听课、评课,互相提醒与帮助中走过。坦诚地说,我们确实体会到了辛苦,同时,也感受到了进步的快乐。下面,我就拿平时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感受,和各位同仁一起分享吧。
首先,我想说的是拼音教学。2:1:1的跨越式教学模式,在拼音教学这一块的课堂常规的落实,基本上可以做到了。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借助拼音识字,从刚开始的只能读一到两篇的小儿歌,到后来的三篇四篇,而且,好多学生读得更快,阅读能力的提高确实可以看得到。再说说口语练习,刚开始,学生都是拘泥于课本上的图画内容,拓展得不怎么好。我就试着引导他们联系生活,想想生活中很相像的事物来说,并给学生做示范、举例子。慢慢地,学生可以把一个句子说得很长,而且又有内容,他们真的是在进步,口语表达能力也确实在提高。
其次,我要说的是识字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从拼音过渡到识字,要有一个过程。每次上课之前,我总是把教学设计看好几遍,因为认字量一下子加大了,总害怕完不成任务,20分钟的时间真的很紧张。几节课下来,又和以前拼音教学的起始阶段差不多了,时间卡不住,看来又要有几天的适应与转变了。我觉得要在20分钟内解决识字与写字,确实要在方法上多下功夫。加上学生开始写汉字了,就最基本的“横、竖、撇、捺”四个笔画,要让学生写好它们,却也不容易,因为起始阶段的基础与习惯很重要。只有多听课、多问,向去年进入课题的教师学方法、学经验,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慢慢地,感觉有了点进步。比如,在教研室组织的联片教研活动中,我承担了《小小的船》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自从接到通知到上课将近一周的时间,说实在的,每天都是紧紧张张。从自己先备课到组内集体备课,再修改,我们组内的教师都在和我一起忙碌着。直到上课的前一天,大家还是那么地用心,尽管天已经黑了,家里的电话催了一遍又一遍,但我们还是想把发现的问题尽可能解决掉,一直到晚上9点多钟。我被我的团队深深地感动了,也为处在这个团队中而幸运。同时,心里也在想,我必须把这节课上到尽可能地满意,因为这是大家辛苦了几天的最后一搏。
一节联片教研课,在紧张中又平静了下来。在课堂上的表现,我觉得比以前要好得多,尽管学生不熟悉,但课是精心备了的,好多问题也在意料之中。虽然,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问题,比如,对学生的引导上还不够明确;由于学生不熟悉,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不够到位;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方面还要多训练。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学多问,因为跨越式教学既然会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大的综合性的提高,就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也是一次好的学习机会,真的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经过这一次的联片教研活动,我和我的团队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走得更远。
最后,来说说课文教学。一年级的课文比较短,内容也较简单,但要上得精彩却不容易,既不能讲得太深,也不能简单而过,为此,我也很困惑。下班回家后,我经常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课堂实录,一遍又一遍地看,在看的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教师的朗读指导特别到位,都有他们的方式方法,学生也能跟着教师的引导读出感觉来。我们要学、要试,否则第二课时只能是简单地读文学文了,必须要有所突破。
在边学边用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和学生都开始进入角色了。就拿课文《比尾巴》来说,在第二课时,我采用一问一答、角色扮演、做游戏的方法来上。结果发现学生特别喜欢这样的情境活动,效果不错,而且学生也能举一反三,联系生活说出他们知道的其他小动物尾巴的特点,那种你争我抢回答问题的场景,我真的是发自内心地为他们高兴,他们的表现也给我带来了轻松与希望。在平时的课堂上,这种活动真的应该多一些。再说说《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的学习,在课堂上,从复习导入到后面的课文学习,感觉学生都很投入、很积极。特别是分角色朗读妈妈和孩子说的话时,学生做着动作,声音一起一伏,真的好像是走在大山里那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有种好想走出去的感觉。由于准备好的升旗仪式的视频没有放出来,临时打开了课前找的几张升旗仪式的图片,学生一边看,我一边声情并茂地做介绍:“同学们,看,北京城到了,天安门广场到了。”学生好像也真的入境了,还要求我把那几张图片再放一遍,他们还想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跟我们平时的升旗仪式有哪些不同,从他们身上我似乎也体会到了那种说不出的爱,这是发自内心的。
就这样,在教学中我们经历着跨越式带来的变革与创新,我们在辛苦中也不断地进步着。其实,这就是一个磨与练的过程。但要把握好,还要在以后的学习与教学中多摸索,我们期待着和学生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