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程目标”  实现“跨越目标”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后记

每上一节“跨越式”的课,都让我对“跨越式”课堂教学中的“坚持一个中心——语言运用为中心。两个目标——课程目标,跨越目标 。”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优化课程目标的教学。

 在“跨越式”的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落实主要通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来实现,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充分地对话,在交流对话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阅读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参与为手段,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在多媒体网络的辅助下,以求老师、学生、文本间的平等对话构建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现以《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地优化“课程目标”的教学。

1、情境激趣,整体感知。我们知道,在教学新知时,如果能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新知的具体形象(画面、声响等)可以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加快学生掌握新知的速度。而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行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这个整体感知环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来创设情境那是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我在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时,借助媒体先用引读的方式复习了课文的12小结,并且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创设了故事的情境,我觉得: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由于这篇文章要让学生懂得骆驼的驼峰、眼毛、脚掌在沙漠中的特殊用处,所以必须让学生对沙漠有所了解。在这一环节中,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是一次怎样的沙漠旅行呢?这节课我们也随它们一起走进沙漠吧!接着就播放有关沙漠景的MTV式的视频,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群骆驼行进在茫茫的、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中,沙漠的气候干燥、环境恶劣、沙子松散、随时吹过铺天盖地的风沙……画面还伴有低沉、激昂的音乐。很快地孩子们就深深地被视频中的画面所感染,我才让学生交流印象中的沙漠,然后找出课文中描写沙漠的词语,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沙漠。让一幅幅广袤无边而又荒凉的沙漠图出现在学生眼前。最后总结出沙漠环境的恶劣。这样便于从侧面感受骆驼的脚掌、眼毛、驼峰在沙漠中的巨大作用。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围绕“沙漠”为中心,从自身的认知经验、生活阅历中去收集、分析、加工、运用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小组合作,质疑解疑。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良好途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质疑便是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而获取知识的手段。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应该特别给予鼓励和提倡,并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使学生逐步做到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课文的第345小节是全文的重点,讲了小骆驼通过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眼毛、脚掌在沙漠里的巨大用处,从而内心感到自豪的事。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我是采用了变序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阅读第5小节后质疑:读读这一节,思考一下,你特别想知道什么?我觉得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对“课程目标”的落实显得更为重要。

在解决问题时我是采用的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在这种自主学习中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这一合作模式如表所示:

自学--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提供必要帮助、指导,对学生学习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

自学
自读自悟,初步学习

合作学习
多向交流,升华提高

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提高,体现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过程

 在执教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巨大作用,我采用了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一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画出驼峰的作用,用“~~~~~”画出脚掌的作用,用“---------”画出眼毛的作用;再让每一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汇报交流,这样,能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合作中去,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3、立足教材,感悟语言。在教学活动中,以阅读为中心,就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既是一种新的阅读理念,又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的新形态。这种新理念如何体现出来,我认为应从传统的讲解上升为对话,而语文必须围绕学生、文本、教师之间来展开。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人们往往记住了这篇文章写的意思,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学。这是阅读的规律,但我们的语文课则不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得意”,更要让学生“得言”。学生的语言如何习得,运用课文的语言来表达是条捷径,我在《我应该感到自豪》这堂课上尽量让学生多说,潜移默化中习得这种语言。我抓住了骆驼妈妈和小骆驼的对话,情境描写的语句让学生感情朗读,使得书面语言不仅能形成立体形象,而且能转化为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使文章的内在情趣和学生的自身情趣相得益彰。课堂上我用多种形式的读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如:个人读、齐读、小组读、表演读。34小节的课文朗读后,我随后用“小骆驼明白了________”说一句话,待大家把句子说完时,文本的意思也就基本掌握了。

 4、巧妙扩展,创造想象。课文中常有概括、略写的内容,这些未展开,未写上的因素,可以作为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扩展点”。依据“扩展点”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去丰富它们,把“潜台词”、“画外音”加以引申和补充,使之成为具体的,形象丰满的的立体图像和绚丽多彩的画面。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时,怎样使学生了解到骆驼的身体各部分的作用,我并没有进行空泛的说教,简单的告诉,而是以语言文字为根,让学生在积极自主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答案:骆驼的脚掌、眼毛和驼峰各有各的用处。正确处理课堂的张弛虚实,不求面面俱到,给学生的自主发展留下广阔的空间。课结束前,我没有急于作总结归纳,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谈谈曾经因什么而感到自豪?为什么感到自豪?从而对美的看法达到一个高度,让他们树立正确地审美观。在谈收获时孩子们说到:“要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外表”、“人各有各的长处,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而不看长处”…… 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同时提升本课的主题,学生由骆驼的自豪引发到自己自身的自豪,由此及彼,由人及己。在教学中始终扣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文本,与小骆驼进行心灵的对话,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注意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另一方面,续编故事,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完成了课文的教学后,我让学生表演续编故事:“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遇到了那匹小红马,这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跨越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促进“课程目标”的优化,既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教师也很好地起到了组织者、促进者的作用,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课文,为促进“跨越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网络教学,促进“跨越目标”发展。

 “跨越目标”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跨越式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给学生大量地输入相关的语言信息,学生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进行快速的梳理,整合信息,内化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思维。在《我应该感到自豪》的拓展阅读中,我借助 “资料城”的多篇文章,让学生读一读,和好朋友交流:你最喜欢哪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在读中读懂了更多的相关文章,在交流中更多地体会美与丑的道理,为打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学习语言的价值还在于让学生懂得酝酿自己的情感和感知,进行语言输出。在网络环境下的“跨越式”教学是完全可以进行大容量、高质量地语言输出,因为在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借助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扩大了识字量,课堂中适当地深度的思维训练,提升了对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能力。在这节课让学生拓展打写的内容是:A 沙漠旅行结束了,一天,小骆驼又在小溪边照镜子,又遇到了小红马……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事?请续写故事。题目自定。B、在生活中,你一定也有感到自豪、骄傲的地方,愿意告诉老师和同学吗?请“我最自豪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文章。因学生有了大量识字和语言积累的基础,所以学生在10分钟的时间内大多都能打写出流畅的精彩的文章,较好地促进了“跨越目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