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教学过程:

•  回忆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继续来学习第 2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三个儿子》。

•  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几个人物?

•  生回答,师板书。

•  新授。

(一)质疑。

•  师:请大家再快速浏览一下全文,我们的课题是《三个儿子》,但文中有一处说法与课题相矛盾,谁能找出来?

(生找出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老爷爷说的话——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疑问?

•  师:你们很会动脑筋,学习就应该这样,要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呆会儿,我们就来解决这个疑问。

(二)深入学文,感悟、朗读文中对话。

1、师:轻声自读课文2-6自然段,找出三个妈妈说自己儿子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2、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三句话。

3、师:你们没做过妈妈,所以这三句话你们很难读好,没关系。让我这个做妈妈的来帮帮你们!

4、出示练习。

(你能根据句子的内容,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吗?)

A、一个妈妈( )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B、又一个妈妈( )地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C、另一个妈妈( )地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生各抒己见,师将学生的回答输入括号里,并指导学生读出语气来。

5、师:这回该知道怎么读这三句话了吧?谁来试一试?

6、组织学生同桌互读,然后进行“星级”评定。

6、师:光听这三位妈妈的话,你会怎样评价这三位儿子?

•  师;前两位妈妈可真会夸奖自己的儿子,大家看,第一位妈妈用了一个非常棒的词,把儿子的 2个优点说出来了,你能找找吗?

•  出示句子。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生找出“既……又……” )

A、师:读一读这句话。

B、师:大家能试着用“既……又……”说说话吗?

(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不光夸奖,批评也可以用上“既……又……”。)

•  出示句子。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A、师:读一读,假如你是这位妈妈,你还会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

(生用“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进行说话练习。 )

(三)通过对比,说出道理。

师:三位妈妈都爱自己的儿子,但是三位儿子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妈妈?看,考验他们的时候到了,一桶水可重了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


胳膊、腰又痛又酸,这时他们的三个儿子来了——赶快读读课文的 9到11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然后说说你喜欢哪位儿子



的表现?为什么?

师: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位真正的儿子就是——?

师:通过学习课文,老师相信大家都明白了怎样才是真正的儿子,谁能用“真正的儿子,要既 又 。”把道理告诉天下的儿女们?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

(六)、拓展阅读

1、师:拿出阅读材料来,翻开P424—428,先读识字通1—5篇,有剩余时间再读资料城1—4篇。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放声朗读。读完之后,



完成拓展阅读效果反馈表。

2、请四人小组派代表谈谈阅读收获。

(七)、随堂练笔

1、(出示课后练习: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



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大家能模仿这段话,写一写吗?

3、完成片段练习:

一( ) 。一( ) 。另一( ) 。 4、点评个别学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