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给予是快乐的

周宇清

本节课重点解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3-6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在抽取骨髓过程中的危险,以及他们不畏危险的大爱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自己去感悟,在交流和汇报中相互学习,老师只在中间起一个引导作用。在前两次磨课中,我在教学时出现老师过度引导,没有放开让学生自己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中,适时引导和大胆放手是关键。

在讲解李博士和台湾青年在地震的余震中抽取骨髓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个地震时的实拍录像,通过录像更加直观地将学生引入到故事发生的情景。我认为这是我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22课的课后习题中有一道扩展题:如果小钱遇到了台湾青年,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什么。我使用了这道题让学生进行扩展说话,进行课堂的语言运用训练。

在讲完22课以后,我对学习方法进行了一个小结,并将这个方法引入到学生自学24课的课程中。大体上讲,22课与24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有相似性的。引导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品味句子,理解小男孩的奉献精神。并由此引入课外阅读,这两篇课外阅读的选择都是与给予、奉献有关的。并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给予快乐的理解,加强课文情感价值的迁移。

总体上说,这一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