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给予是快乐的》精加略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吴洁仪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和《给予是快乐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两篇课文,其中《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精读课文,《给予是快乐的》是略读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展现了爱的奇迹。《给予是快乐的》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这两篇文章的写法、情感方面,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本设计方案是这两篇课文结合起来的第三课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运用学到的其中的一个写作方法进行片段的描写,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从语言到思想,也要实现从思想到语言。中年级阶段是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读写训练,使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写作方法,这将对他们的写作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以“人间真情、真爱”为专题。这两篇课文分别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因此,在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总结两篇文章的写法、情感方面的异同,习得方法。然后通过阅读相同主题的文章,产生共鸣。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激发情感。最后引入片段描写,学以致用。整节课能围绕培养学生“4+x”语文学科素养的总目标,感受人物形象带给心灵的感动,感受语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有效地统一,突出了语文教学的特点。

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最自然最实惠的语言实践方式,只要我们能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点,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载体作用,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在本课教学中,有收获,有遗憾,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领导多多批评指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