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给予是快乐的 精加略 第二课时

周宇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语句和批注体会小钱病情的危急,台湾青年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的高尚医德,理解“生命桥”和“给予是快乐的”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和动情朗读感知台湾青年、李博士和小男孩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1、        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中小钱病情的危急,台湾青年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的高尚医德。

2、        体会生命桥、给予是快乐的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中小钱病情的危急,台湾青年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的高尚医德。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    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有一句话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是一种高尚的美德。现在让我们进入课文,感受给予带来的快乐。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题。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故事发生时间是1999年9月22日的杭州和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 ,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 ——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    学习3-6自然段

师:在同一时刻,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正在上演感人的一幕。请同学们自读3-6自然段,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将感动的原因写在旁边,四人小组分享。

(相机讲解:台湾青年没有因为地震,考虑家人是否安全,自己是否安全,坚持完成手术。体会,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照相的品质。李博士抽取骨髓时的沉着冷静,以及为了骨髓移植不分昼夜的辛劳。体会他的高尚医德。

1、        针头向皮肤刺去……停止工作。

解释:突如其来,品味不得不。

2、        李博士仍沉着地……涓涓流出。

品味:沉着、静静、一次又一次、终于。

看地震视频,谈谈感受,回到文本读一读。引入第三自然段,讲解同一时刻。

3、        同一时刻……走进手术室。

品味:步履匆匆

4、        李博士带着……骨髓移植手术。

品味:奔波、连夜)

师:如果你是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当你躺在病床上时你会想些什么?(同位互讲)

师:多么令人感动的青年,多么让人敬佩的李博士。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感动与敬佩,合作读一读第7自然段。(师生合作读)

师:上一节课有同学提问生命桥是什么,那么现在同学知道生命桥是什么了吗?请你说一说。

(相机解读:血脉亲情是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三、    扩展说话

小钱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之后,他康复了。这一天,他来到台湾,见到了那位台湾青年。小钱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湾青年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扩展提升

师:刚刚我们在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是怎么学习的?

(读——找——品)

师:那么同学们可不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24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令你印象深刻的部分,并且写批注令你影响深刻的原因。

(相机讲解第5 11 12自然段,提点此处使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师:课文中写道“他们三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同学们可以说一说如果你是保罗为什么你会觉得今晚很难忘?如果你是小男孩,你又为什么觉得今晚很难忘?(先跟同位讲一讲,再汇报)

师:小男孩的那种品质让你感动?

(不求索取,无私奉献。)

五、    扩展阅读

师:小男孩用行动教会保罗给予是快乐的,请同学们阅读115页的阅读链接《给,永远比拿愉快》、173页《一个苹果》,读完之后结合你的生活,说一说你又在生活中体会到给予的快乐吗?

六、    情感升华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刻、有很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帮助别人也许仅仅需要说一句温暖的话,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送上一个扶持的动作。这些虽然很微小,却能给别人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因为给予是快乐的,给永远比那快乐。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解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3-6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在抽取骨髓过程中的危险,以及他们不畏危险的大爱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自己去感悟,在交流和汇报中相互学习,老师只在中间起一个引导作用。在前两次磨课中,我在教学时出现老师过度引导,没有放开让学生自己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中,适时引导和大胆放手是关键。

在讲解李博士和台湾青年在地震的余震中抽取骨髓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个地震时的实拍录像,通过录像更加直观地将学生引入到故事发生的情景。我认为这是我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22课的课后习题中有一道扩展题:如果小钱遇到了台湾青年,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什么。我使用了这道题让学生进行扩展说话,进行课堂的语言运用训练。

在讲完22课以后,我对学习方法进行了一个小结,并将这个方法引入到学生自学24课的课程中。大体上讲,22课与24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有相似性的。引导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品味句子,理解小男孩的奉献精神。并由此引入课外阅读,这两篇课外阅读的选择都是与给予、奉献有关的。并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给予快乐的理解,加强课文情感价值的迁移。

总体上说,这一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