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
精加略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广州市荔湾区西塱小学 张凤贤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精加略第二课时。《最后一头战象》的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金色的脚印》是一篇略读课文,它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把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故事娓娓道来,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也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读来感人至深。

由于《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幅较长,我采用了长文短教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有一定速度,快速读文,先抓住文中描写主要事件,然后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嘎羧的情感,感悟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确定以文章当中的细节描写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精选出比较典型的句段让学生品读感悟,习得“品细节、悟情感”阅读方法。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由句而词,由词而意,由意而情,层层推进;合作研读“凭吊战场”,抓关键词语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形象感知嘎羧对战友那份深沉的爱,然后通过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升华情感;接着抓住“挖”字,让学生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自掘坟墓”部分,让嘎羧的情感归向在学生心里有所提升,最后再通过整体回顾,感受到嘎羧的忠诚与善良。

在小学阶段,出现在语文课本中描写动物的课文还有不少,那么这个单元中描写的动物与以往的又有什么区别呢?在教学过程中,我穿插了阅读四年级课文《猫》和《白鹅》的片段,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异同,加深对本文在语言表达和情感表现方面的特点。

运用“精加略”的教学模式,紧扣“品细节、悟情感”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略读课《金色的脚印中》进一步体验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课文浅显易懂,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训练学生概括能力,感悟能力;但对课题深刻含义的理解需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体会。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句子,引导学生感悟、理解、体会。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品读“重返战场”和“庄严归去”段落时,在总结“披挂象鞍”这段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自学这些部分,这样既能够检查学生是否学到了这种读书的方法,也能够给于学生一个自我发挥和展示的空间。于是在课堂上,我就先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以学习小组自由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然后汇报交流。

教学的过程能落实跨越式教学的理念,也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崔峦老师说过:“读思议练重实践,人文熏陶含其中”,通过这样的“精加略”阅读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思考与比较的过程中,对这些描写动物的课文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感悟。课堂上口语表达的设计,既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又同时落实了“读思议练重实践”的语文学习。

当然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引导太多,束缚了学生。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老师积极、有效的调动起来。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