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作为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讲述34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掉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 “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文中重点句直接点明文章主旨,叙述过程中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清晰的交代了事情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中应抓住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能够较为准确的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思路。但是本文中重点句和较难理解的句子很多,特别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生很难弄清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在参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我重点在教学围绕启示,深入感悟的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了深入文本的对话设计,希望学生在训练中,阅读能力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比较清晰表达出来。感受到生活中平常小事给予我们的启迪和教育,感受到父亲对我严格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借助概念图理清文章脉络。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做一个严格遵守道德标准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二、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三、初步了解课文:认真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感情,并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开放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钓到了鲈鱼放回湖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34年后,当我成了著名建筑工程师后,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体会到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经历的事情使我获得终身的启示。
四、检测自学情况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测字词,指导部分词语的意思。(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再读课文内容 ,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制作概念图
五、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得意→(急切)→(难过)→(不舍)
2、体会句子含义
师:“我”的得意原因是钓着一条大鱼,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当时钓到大鱼的情景。
3、学生朗读后出示: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跳跃着并甩动尾巴,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4、多位学生朗读
师:“从来没有”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十一岁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三十四年过后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5、指导朗读,感受鲈鱼的大。
师:让我们一起将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师:读得真有感情,我相信大家脑海中也一定浮现出了当时的画面。怪不得“我”和父亲会这样得意地欣赏着这条大鲈鱼呢!难怪我不愿放掉。
6、尽管没有外人知晓,父亲还是做出了放掉的选择。父亲的选择就是我最后的选择,那条我辛辛苦苦才钓到的漂亮的大鲈鱼最终还是被放掉了。11岁的我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当然也就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以至于那天发生的事总会在脑海中浮现。三十四年后呢,他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六、拓展阅读
七、打写
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择受到启发的事写下来,写清经过,写出自己受到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