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4 Where is my car?

?

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我上的这节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在整个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一课时的教授对于学生学习整个一单元的知识而言,尤为重要。这个单元是“寻物”话题,第一课时是从寻找文具开始的,因为文具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事物。于是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复习文具类单词。学生虽然已经学过文具类单词,却已遗忘不少,这要占据一部分教时。其次,学生之前学习的英文单词的词性大都是名词、形容词和动词。而On 、in、 under是学生们初次接触到的介词,介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比较抽象。对于这三个介词,学生容易拼读正确,但是并不容易使用正确。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三个介词。再次,句型“Where's ... ? It's in/on/under...”不仅是这一课时的重难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尤其是答句:“It's in/on/under...”的使用,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化难为简,如何分解难点,是本堂课应该处理好的问题。学生如果在本堂课上接受好这些单词和句型,那么将为整个单元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本课时分为五个环节。在第一部分热身环节中,运用歌曲《Boy and girl》的导入,通过用TPR活动复习文具类单词入手。促使学生积极在情境中感受新句型,思索新句型的含义。教师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演绎,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互演,通过教师的幽默感和机智发挥对学生发散思维和性格的影响。


第二部分是呈现环节。这一部分主要是教师对单词的处理。由句子中的新单词,进而过渡到单词的教学。单词的教学也不是依据卡片机械教读,而是发挥实物直观教学的优越性,结合简单易学的手势和动作,使学生在简短的时间内,心情愉悦地学会新单词。


第三部分为操练环节。结合手中实物,操练句型where is…?然后进入看图说话环节,通过图片和待完成的句型,让学生先注意到It's in/on/under...中的名词,然后才过渡到这三个介词on /in /under的掌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而扩展到引导小组之间用文具类单词操练这个句型,请学生小组展示,并给予及时评价。
 

第四部分为巩固拓展环节。首先请学生在小组内结合书上图片将书上Let’s Do的意思讨论出来。然后教师通过将部分稍作改动,通过TPR活动使学生动起来,在脑、眼、手、口四者的配合中,学生对三个方位介词和desk和chair这两个单词的音和义进行音义训练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巩固这堂课所学的新单词,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和动作协调能力。


第五部分播放跨越式课题组提供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认真听,并在听的过程中跟读。进一步让学生提高听读能力。


第六部分为作业设计环节。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教师核对答案,稍作讲解。


 本次任务型活动课适合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学生具有好玩、好动、好奇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他们已经学习了半年多的英语,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基本的课堂用语,教师的指令已经基本掌握,在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能听懂、读准英语单词和句子,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做一系列任务活动。并且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文具类单词,eraser, bag, pen, pencil, ruler等,为本课时的教学做了一定的铺垫。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多在课堂内进行师生之间的口语交际,这无疑起了一种示范作用,使学生明白语言学习的终极意义。教师和学生共同说唱,并做动作,这样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让教师迅速融入学生。TPR活动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注意力。TPR活动用在课堂最开始的时候,可以使学生对这一堂课的无意注意转化成了有意注意。从而对整堂课的教学有积极意义。


回顾并反思这节课,有优点,也有缺点,先说优点:


1、这节课的整体设计不错,思路清晰、环节过渡自然、活动丰富。


2、细节上,单词教学能够做到词不离句。


3、创设了一些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而拓展环节创设的两个情境也有一定效果。


再说缺点:


1、想巩固今天的新知的同时,解决掉一些作业任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竟然忘记了这一重要环节,使学生今天的课外作业量无形中又增加了。


2、学生个体参与少,单词朗读时做到了全班性朗读,但是句子对话操练时只请了几组展示。


3、学生举手不够积极,从一侧面看出他们对英语缺乏热情,说明我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与表现欲望方面很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