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综合评价
教学资源
学生作品
理论支持
教师风采
教师论文

以互联网为中心构建小学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双击滚屏)                 

文章简介: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媒体网络具有无限的拓展空间,它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可选择性的阅读材料,能控制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文本和符号等多种信息,再现阅读教材中的艺术形象、自然图景、生活场景,营造一个感性的空间,给学生提供自由交流、表达的场所。见其形、闻其声、临其境,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自觉地对来自特定的学习情境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广大学生和其他语文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由驰聘、遨游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互联网构建 语文 广阔天地

    随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更加深入,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规定了背诵诗文的篇数,这表明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专家分析认为:以往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不强,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加大阅读量,使学生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听说读写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广大学生和其他语文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由驰聘、遨游的广阔天地。

   一、通过互联网提供丰富的、可选择性的阅读材料。

   由于学生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对阅读材料,特别是课外阅读材料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或者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很少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其实,从语文阅读的角度看,存在有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内容和形式相近的文章,如果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话,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一定会提高。

互联网以超文本链接的形式呈现阅读材料,同一主题或同一形式下可以有多种选择,阅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和目的自由选择链接的方向和分支,可以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阅读的需要。

如小学语文课本中《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以“锡林郭勒”为关键词,通过网上查询,找到关于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各种文章,然后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和需要,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再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就会对大草原的现状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具体的了解,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通过互联网提供“声、像、文”有机结合的感性材料。

文字不等同于语言,不能完全传达出语言所包含的信息。特别是对于阅读经验和人生体检都不够丰富的小学生来说,仅仅提供文字材料是不够的。何况,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不多,还不能顺利地阅读。

实际上“听”和“看”也是一种“阅读”,但这是传统的阅读材料所难以提供的。现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语言(有声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阅读材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图像,把学生带入到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去,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而这种声像结合的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言、感悟社会、感悟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

我们不防把这种形式的阅读叫做“声像阅读”,我们相信,大量的声像阅读,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使阅读的起步进一步提高,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学生无法通过文字阅读读懂的材料,有可能通过声像阅读读懂),还可以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阅读的效率。

     三. 运用多媒体,开放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素质。

利用知识的迁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迁移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提供宽松融洽的情境,学生的主体性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教师要善于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新旧知识的过程中、在挖掘教材智力因素中,组织学生讨论,大胆提出设想,取于各种尝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形成创新的才能; 现在许多教师习惯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这个东西还有什么用途?……其实有些问题很难回答,或者说不是一、两堂课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多一些"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些什么工具?"之类的提问。因为这里面蕴藏着一种巨大的创新能量。很多新东西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而产生的,这些新东西的价值可能远比解决原来的问题大得多。

     四、通过互联网提供自由交流、表达的场所。

由于互联网可以提供千万人同时阅读的可能,如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书,还有其他以往需要传阅的材料,如果发布到网上,就可以让众多的读者同时、异步阅读。一篇让人感兴趣的文章、一件引起共同关注的事、一首好歌、一幅好画、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都可能成为学生乐于谈论和交流的焦点。

通过互联网主页上的相关栏目,学生可以方便、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交流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而这种表达和交流是完全出于自发的,没有任何的强制色彩和心理顾忌,所以也最能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最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参与的兴趣。这不仅从一个侧面激励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培养良好的表达心态和交流习惯。                                                                 

五、通过互联网建立展示才华、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

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展示台,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作品,如一篇习作、一幅绘画、自己录制的一首歌、一篇配乐朗诵,或者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课本剧、一个小品,提供到展示台上。同时我们还可利用校园网开展写作比赛、讲故事比赛、各种知识大赛,进行好文章、好作品评比、优秀个人或集体的评选、民意测验或调查,这都会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进而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

六、通过互联网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

   在网络教学中,我们能够通过网络的反馈及时,管理方便,省时省力等优良特性,对整个教学过程做跟踪监控、检测、指导。有利于学习者成就感的形成、目标的明确、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由评价客体成为评价主体,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网络教学强化了学习的自主性,为自我评价提供了强大的“硬件平台”,如集成化的学习环境,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等,使学生和学习结果之间有了更直接的联系。从而使评价更科学、更合理、更客观。

    七、几点建议:

1、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会用电化教学手段,而且要善用电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将语文教师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更深的高度,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很亮基本功,努提高操作、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

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定要讲求实效,切忌华而不实,要明白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工具,他永远只能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帮手。

3、语文教学,是一项体现个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我常常想能不能设计开发一套能让老师自己设计制作语文教学课件的的一套软件,这套软件根据现行的教材,在软件里不提供现成的课件,而是提供每一课的课件素材,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自由组合素材,制作成和自己的教学设计相匹配的课件。这样既有了自己理想的课件又不至于为了一个课件而花费太多的时间。

互联网与语文教学的科学整合,为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分层练习和动画的内在感染力,所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发展前景和创新空间。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使我认识到: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共同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语文教学就会利用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科学整合,开创出一片崭新天地,语文教学的科学研究将跨入更广阔的领域.

参考资料:

1、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

3、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

3、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1。

     4、章剑卫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001年4月)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6、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