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研”、“究”、“秘”等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用列表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形式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勇于探索和发现的习惯,增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勇于探索和发现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 板书课题: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了解的么?
(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本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三:合作探讨,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并思考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在文中找出来。
(2)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吧 ,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3)指导有感情朗读最后一句。
过渡: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
2.学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齐读课文思考从第一、二自然段我们可以得出谁是人类的老师?
(蜻蜓和鲸鱼是人类的老师。)
(2)为什么蜻蜓和鲸鱼是人类的老师呢?请大家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
过渡:为什么说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不止蜻蜓、鲸鱼这两种呢?他们教会了人类什么?我们可以把关键的词句用“——”划出来。
(3)谁能说说什么事“流线型”?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最小。)
总结: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过渡:“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长颈鹿和抗荷飞行服、云杉、车前草、响尾蛇、建筑上的“薄壳结构”)
四、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五:议议为什么这篇课文既有课题又有小标题?
六:《人类的老师》和《“打扫”森林》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 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与规律。
不同点: 林务官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森林受到毁灭。
科学家发现和利用了生物自身规律,发明或改进了许多东西,使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七:总结全文
八:小练笔:你还知道那些人类的发明是从大自然中的到启示,然后发明的,写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