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教师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 学生作品 领导评课 课后反思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点评  
                                           丰宁实验小学    高越  

 

          

尊敬的各位老师:

听了王老师执教的《玲玲的画》一课,感觉这节课讲的很实。虽是一篇普普通通的小文章,但能看出老师非常认真地钻研教材,能挖掘出很多的训练点。

一、读中理解,感悟真情

王老师在教学时读的形式多,表演读(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时)、体会读(如读玲玲“哇”地哭了起来的句子时,凭借老师提供的句式劝玲玲,帮玲玲)、加提示语读(如读玲玲哭着说话的句子时)、抓重点词理解读(如理解“端详”一词时)、背诵爸爸意味深长的话等等,多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得自然,读得开心。

二、过渡语简洁适用

王老师的引导语言生动、形象,符合学生心里,又适合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王老师以设计巧妙、简洁、具体的板书给学生有条理的启迪。

三、教学设计新颍

王老师打破常规,找准了文章的切入点玲玲说的话“我的画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先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该用什么语气读。又从这句话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文中找、画、读,找出答案讨论汇报。大家纷纷举手发言。在这里,“疑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了引领学生积极探究的主要方式。真正把学生引入了解惑的探索中去。这也是使一堂课烁烁生辉的一大亮点。

建议: 在指导人物对话练习时,把人物说的话从文中这个大语言环境中抽出来单独练习,没有提示语,光靠老师这样一步一步引,好不好呢?如:“怎么了孩子?”没有提示语,没有了大的语言环境,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把握人物对话语气的,总让人感觉有些脱拐,像是无源之水。

 

                           2017年4月15日制作完成    制作人   丰宁实验小学  王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