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有主动探究的愿望。通过理解人物对话,抓住关键句子里的词语,感受人物形象,从中体会孔子和老子的优秀品质,获得更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通过小练笔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会;通过选词练习掌握近义词的不同用法,体会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鼓励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化情感;通过积累名言和拓展阅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写话练习创设情境,帮助体悟情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在路途中会碰到什么困难,他渴了、饿了、累了都怎么做,让学生写一写。让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感悟孔子孜孜以求的精神。在研读“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一句时,鼓励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孜孜以求的人,加深对“学无止境”的理解和感悟。以选词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拜访”、“拜见”这组近义词,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掌握词语的用法。
二、抓住主线来贯穿课堂。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段“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再回到全文,第一步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孔子言行的句子,然后抓住关键词体会他有什么品行,在分析关键词时进行品读,最后带着体会感情朗读。第二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老子的品行,实现一个学习方法的迁移。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就使教学现显得清晰、连贯。
三、重视朗读训练
本节课我采用自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品味语言,引导感悟,激发情感。比如:请用谦虚的语气读出孔子的话,男女分角色朗读孔子和老子的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朗读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体会。
课堂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还有不足,还需改进。结合大家的点评,我对自己的课堂中的不足做了下面几点概括:
一、句子品味不够深:课堂中虽然可以做到以语言训练为重,但是在谈论孔子的品行时,有些还是不够深入。如“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一句,可以先让学生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在语境中的含义,再进行品读,然后进入写话练习,这样学生能对当时孔子处境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
二、课堂评价性语言不到位
学生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离不开任课老师在堂上的语言引导和反馈。我在这堂课上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评价性的语言过于单调。如学生朗读和进行写话的反馈后,我只简单说“你读得真好”、“不错”、“很好”等,缺乏针对性。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丰富而具体,说到点子上,把学生的回答好在哪里,有待进步的是哪里说出来,这样既可以给到哪个学生真是有效的改进建议,有能令全班同学通过老师的评价,学习怎么去答好问题,以及怎么去评价别人。

  1. 板书不够全面

    本节课我设置的板书是总结性地列出孔子“谦虚好学”和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以及学无止境的道理。这样能帮助学生归纳,但不够全面,不妨换个思维,在从句子品味人物品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出孔子、老子的动作词等,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记,加深印象。

课堂中还需要我们去斟酌地地方很多。花更多时间去琢磨、思考、实践,让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