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课时中,提到文章的中心,学生自己就生发了这样的疑问:难道本文只是赞美紫藤萝花生命力之美吗?同时,学生也发现了与中心相关的难理解的语句。正是这些课堂生成的宝贵的资源,让我意识到学生需要拓展,需要通过拓展资源帮助理解课文中心。于是,我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
正所谓“知人论世”,要想理解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从作者的个人经历,作者生活的时代特点入手。毕竟,现在很多文章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家宗璞在文革时期及作品写作时期的经历是很重要的拓展方向。关于文革,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写文革的文字数不胜数,但怎样才能选出最有效的拓展资料呢?在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我对“跨越式发展”课题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果把阅读拓展资料当成“走出去”,也就是所谓的走出课文限制的内容,那么“走出去”并不是目的,而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走回来”,利用资源的科学整合,通过“走出”课本的方法,最终达到对课本内容有更深刻、更多角度的理解、体验的目的。最终,在选择拓展资料上,我并没有选择对宗璞一家在文革中的经历做概括性描述的文字,虽然那样显得精炼,但总觉得完全以第三人的立场去看待她一家的经历,那样太客观,读起来自然没有感同身受的感觉。我也没有选择对文革作介绍的文字,那些又显得太笼统,就表明当时的很多人经历了那样的遭遇,没有太大意义和价值。最终,我选择了作家本人的《一九六六年夏秋之交的第一天》和《哭小弟》的文章节选,作者的这两篇散文其一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宗璞的遭遇,另一篇则从情感上,让我们产生催人泪下的共鸣。这两篇拓展资料能让学生更切身地体会此情此景下作者的内心活动。学生阅读了这两篇文章节选,再去理解文中原本疑难的语句,就有了许多感触。一个孩子忽然有所发现地说:“从这几篇文章的写作时间的先后上看,作者写《紫藤萝瀑布》的时候,自己的小弟应该正是病重时期。而作者和小弟并不仅仅是一般的姐弟情,他们的情感是那么深刻,并全家把小弟当成依靠。这样的小弟的病重,才会让作者在看到如此美丽的花儿的时候,起初内心感到的是焦虑和悲痛。”而另一个孩子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作者并不仅仅是赞美紫藤萝花儿,而想说的是更多的是人,是人的一生总要经历波折,但人总要勇敢面对。”“是啊,作者加快了脚步也不是因为有急事,而是因为振作起精神了。”
就这样,对于文章的主旨情感的理解,终于自然而然的浮出水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