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以及专家点评:
刘小平老师:
上海余教师准备很认真,但是教师在上课前设计每一句话的问题时要抓住重点来设计,比如在处理这句话: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学生闲谈了对这句话的理解,紧接着老师出示两句话比较:①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②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教师问:读一读,体会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但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就要针对这点,继续设计有效的问题,通过一连串的追问引导学生回答出我们想要的回答。
师范附小主任:
上海针对主线问题设计的不合理、学生比较难于接受,课前已经参与到组内进行研究,但是在上完课之后,觉得老师这样改动有些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被“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给限制住了,可以将主线问题改为:读读课文,通过语句你能看出盲童安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这样问,学生就会发散他们的思维去想小女孩更多的品质。在对文本的主题点播上感觉还差那么一点点。在学习主线问题时,教师提出后如果能够及时在大屏幕上出示,同学们带着问题思考并标准的效果会更好,必竟孩子还较小,对于一些问题记忆不全,问题如果没有弄清楚,找起答案来就更是难上加难。
王友三组长:
上海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主要采取朗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走进作者的内心,感悟他对人生的思考。在整体朗读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谈出自己的感受;在体会到作者的惊叹之后,要求学生想象安静拢住蝴蝶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在理解“从未体验过的地方”时,让学生想象那个地方会有些什么,安静此时的心里会有怎么样的感受。这些想象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又能披文入情,展开心灵对话,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安静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合作者,在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时,通过启发、暗示、点评让学生进入到语言中,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在找出使自己惊叹的句子以后,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用词,在读思想议中体会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积累。例如,从“流畅”感受安静对花园的熟悉,联系上下文“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理解,感受她对春天的热爱,从“竟然”体会作者的不敢相信等等。在指导读句时,围绕“神奇的灵性”让学生联系课文谈出自己的理解,解决心中的疑问。这样,在文本中自由地进出,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培养了语感,训练了思维。不足之处是教学内容划分不准确。
段主任主任:
上海在学习单元主题时,教师能够采取先读后悟的方法非常好,但教师强调不够,有部分同学只是听听而已,印象不够深刻。单元主题的作用就是指导同学们有侧重点的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同学们的发言,适时把重点进行板书,在学习时同学们就能够参照板书来有重点地学习本课,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