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课。
  1. 教材内容分析:

古人写诗,往往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景寓理、借物寓理。
朱熹的《春日》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无边无际的春天的画卷,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坦露的是喜春的情怀。第一句写诗人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出门,到泗水河边寻找美丽的风光景物,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句写春回大地,万物焕然一新,既描写踏青中获得的初步印象,也表达诗人那种欣喜的心情。汪藻曾记:“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而诗人难得“胜日”,自然带着一份期盼之情,谁知“等闲识得东风面”,诗人“急寻芳”。最后倒是“易识得”,因“寻”而“识”,写得生动流畅而美丽,浅显明白。第四句“万紫千红”又承“光景一新”,正是那色彩缤纷、生意盎然的鲜花,使风景焕然一新,同时也写出了春天的特征。话说:想象是诗的翅膀。为此,要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整个预设,不管是课内外的整合,还是“诗”与“文”的整合,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文字的精妙,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1.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广州市东山区培正小学是一所广东省省一级的小学。学生是广州市东山区培正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五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喜欢语文课程的学习,具有的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善于运用多种办法识字,识字量大,喜欢阅读;思维活跃,善于评价,口语表达能力强;已掌握电脑基本操作,能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学习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课堂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比喻句的使用。
(二)方法与过程: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
5、继续练习四人小组学习的自学形式,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6、继续练习利用网络资源中学习,善于在网络资源中阅读、习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3、结合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1. 教学策略:

???


教学方法

特点

操作步骤

形象演示法

把“话”变“画”,学生愉悦

演示-观察-讨论-讲评

动手操作法

多器官参与

根据问题动手操作-讨论-总结

情境表演法

激发创造、趣味性强

根据教材学生自编-自排-自演

电教辅助法

形象、动态、快捷、趣味

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适时运用电教媒体突破重难点

内容吸引法

美中求乐、乐中求知

展开教材内在魅力,品味语言吸引学生

学生评读法

学生主动、全程参与

学生朗读-师生评读-学生展示读

  1.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8课。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网络环境下大量阅读,丰富课外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4、在网络环境下模仿课文进行自由创作,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
1、继续练习运用网络资源自主查阅资料,在学习中合作交流,练习获取信息的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会思考、理解、品赏,使情得到陶冶,语感得以增强,语言也得到积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作者通过事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体会作者想像之美。
2、感悟太阳的可爱,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在学习中养成善于提问、勇于表达的学习态度。

三、学习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想象之美,感悟小朋友的美好心愿。

四、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Web教室?? √

(2)局域网

(3)城域网

(4)校园网??? √

(5)Internet

(6)其他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多媒体课件

(2)网络课件?? √

(3)专题学习网站? √

(4)多媒体资源库

(5)网络课程

(6)其他

五、学习情境设计:

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情境

(2)问题情境??? √

(3)虚拟情境??? √

(4)其他

2、学习情境设计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文课外知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播放课文flash,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进入电脑资源,感悟诗文,拓展延伸。
(4)引导学生进入网络创作,当小作家,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作品。

六、学习活动组织形式选择(打√)

(1)自主学习? √

抛锚式 √??? 支架式 √???? 随机进入式????? 其他

(2)协作学习? √

竞争??? 伙伴 √???? 协同 √??? 辩论???? 角色 √?? 扮演√

七、教学过程:

一、知春:(激发兴趣、积累知识)
教师:出示春天图画,首先为各位同学送上一副图画,谁能用相应的词语或诗句来说说这副图画?
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色怡人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风和煦  春和日丽 春花怒放  春花烂漫 春水盈盈  春风轻拂? 春风拂面 春和景明 春风荡漾 春花似锦
佳句名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二、探春(品味诗句、体会意境)
(一)、解诗题:同学们,春天是一首小诗,清新雅致;春天是一幅画,绚丽多姿;春天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充满生机。今天我们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着春天在这两位诗人的眼中又是怎样的。齐读诗题《春日》,题目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日子)

(二)、品诗文:
1、自由朗读《春日》,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后评价。
2、学习诗文后就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了。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习提示,借助工具书、字典了解诗文的意思。
出示学习提示:
①诗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诗人找到了没有,从哪里看出?
③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3、汇报交流,寻访品味
①诗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教师板书:寻)
②诗人找到了没有,从哪里看出?(教师板书:识)
③同学们,诗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谁愿意作代表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其他同学思考:你能找出整首诗中最能概括春天特色的的一个词吗?
④那么春天为什么是万紫千红的呢?你能从诗句中找到原因吗?
⑤春天到了,哪些景物会焕然一新,换上色彩鲜艳的新装呢?谁愿意画下来?(学生板画)
4、惜春:(感悟诗文、拓展延伸)为什么诗人偏要在“泗水”这个地方“寻芳”呢?请再“资料城”阅读《泗水寻芳》这篇文章。
5、欣赏诗文《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人运用自然景物来比喻思想要保持清醒开阔而不陈腐,就应不断吸取新知识。而《春日》诗,同样采用比喻的手法,但意蕴更为深藏: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比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
全诗文解释: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6、指导背诵《春日》。

三、惜春:(感悟诗文、拓展延伸)
1、朱熹的《春日》、贺知章的《咏柳》让我们感受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现在请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唱出对春天的喜爱。(生:唱诗文)

2、拓展阅读:孩子们,春天无处不在,现在让我们到书海中求知,看看其他诗人、作家是怎样找到春天的。

四、咏春:(发挥想象、提升思维)
1、过渡语:春天就在小鸟动听的歌唱中,就在笋芽儿破土而出的劈啪声中,就在醉人的花香中,就在小朋友欢乐的笑脸上。朱熹从春风中体会到了春天,贺知章在柳树身上发现了春天。

2、听音乐,发挥想象: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和春姑娘一起去旅游吧!(音乐结束后)同学们快快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眼中的春天吧!让春天来到你的笔下,让春意走进字里行间。

3、总结:只要善于观察,善于体会,生活中美丽无处不在。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真诚的帮助,也会让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拉住春天的手,春天永远在我们心头。

八、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堂上提问?? √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他?? √

2、测试内容

  1. 在网上“创作园地”抒写春天的感受。

 

九、教学反思:
多媒体网络作为现代信息化的代表,以特有的信息量大、交互功能强、多重感官刺激、操作方便、声像同步、动画演示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使学生能随心所欲地看到想看到的各种数据媒体信息及现实实况,让他们在课堂上轻松、自主地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突破了教室空间与教学时间的局限,扩充了学生的信息量,简化了学习的复杂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情趣,成功地营造了一种乐学的氛围。学生们自己操作计算机有选择地进行探究学习,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在这样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创造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
针对学生新奇、好动,缺少丰富的人生体验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从听觉、视觉多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大脑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上课时,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培养,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更有利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先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欣赏春天的美景,再设计多种形式的朗读,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此外,我们还可利用网络媒体信息量大、交互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阅读,供学生根据个人能力、爱好进行选择性学习,从而积累语言。这节课我还注意创造环境,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学习时空,让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交流机会,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科的融合,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寓话于画,把视觉、想象、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寓话于画的学习方式,让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因为“画”和“唱”都是小学生乐于为之的,所以学生特别投入。读文、画画、唱歌有机结合,使语文的天空在孩子的眼里更广阔,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绘画、音乐的欣赏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美妙的音乐启迪孩子们的思维。这种学习方式使孩子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关注人性、关注亲情、关注自然,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