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主导地位必不可少
──《观察物体》教学片段反思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 吕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案例一:《观察物体》教学片断。
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设计了以下环节:
老师说:首先,让我们一起欣赏同学们课前收集回来的物体各个面的图片,边看边小声地和你的同位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物体的哪个面?请进入“图片欣赏”。
学生的活动:通过观察网络课件中第一部分内容“图片欣赏”,和同位互说看到什么物体的哪个面……
(分析:由于这是一节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课,全过程学生基本能从网络中获取大量的信息。)
生1:看到了前面。(师巡视时指导看到哪个物体的哪个面)
生2:看到了侧面。(师巡视时指导看到哪个物体的哪个面)
生3:我看到了饮水机的正面和反面。
生4:看到了老师的前面和侧面。
……
不止一两名学生在说的时候没有规范地说出看到哪个物体的哪个面,结果我在巡视的时候不断地个别纠正说法,但仍然导致在之后的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回答时还是不太规范。吸取这个教训后,我在别的班上课时,先板书“
( )物品(物体)的( ) 面”,让学生模仿着说,效果就明显多了。
案例二:《观察物体》教学片断。
为了让学生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我特意增加了“猜一猜”的环节:
老师说: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一次只看到物体的一个或者两个面,老师这里有一张照片(出示人物图后面),请说说看到的是一个人的哪个面,能猜出她是谁吗?
生1:刘老师!
生2:吕老师!
生3:我猜是张老师!
生4:我猜是6班的刘老师!
……
老师说:继续观察(出示人物图侧面),现在呢?猜是谁?
生1:刘老师!
生2:刘老师!
生3:就是6班的刘老师!
……
老师说:现在你能说说你能看到她的哪个面?
学生齐说“侧面”!
老师说:请看答案!(出示正面的人物图)是谁?
学生齐说“刘老师!”
老师说:同学们真了不起!还想猜吗?
学生齐说:想!
老师说:这是什么?(出示正方体FLASH)
生1:是正方形!
生2:是正方形!
生3:正方体!
生4:没错!是正方形!
……
老师说:有些同学猜它是个平面图形,有些同学猜它是一个立体图形,那么只看到这一个面,我们能不能马上猜出是什么图形呢?让我们继续观察。(老师用鼠标控制图形的旋转程度)现在你们猜它是什么?
生齐说:正方体!
老师小结:从刚才猜一猜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想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
(分析:这一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全神贯注地参与到学习中,并能让学生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会到要想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
案例三:《观察物体》教学片断。
整个拓展应用包括“热身赛”、“挑战赛”、“闯关赛”,其中“挑战赛”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
第二层:
订正第一层次时:
生1:淘气看到后面同学的那个面(用手指指着遥远的屏幕)。
生2:淘气看到旁边同学的第1个面(用手指指着遥远的屏幕)。
生2:淘气看到前面同学的后面。
由于没有判断功能,在完成时,我只是让学生汇报答案,结果学生的表达与题目的说法有所不同,导致有些同学仍然糊里糊涂。课后,我就把题目作了一些修改:上课时我看到前面同学的(
);上课时我看到旁边同学的( );上课时我看到后面同学的( ),并且在课件上作了修改:添加了“答案”图。
订正第二层次时,由于题目具备判断功能,因此我只是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都是同一本书,每个人看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来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会有所不同,这里的教学效果就明显比较好。
案例四:《观察物体》教学片断。
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读题后,我就让学生开始自由创作了,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举手问我“老师,什么意思啊?”又有部分学生在创作的时候,没有把自己喜欢的图形摆在上半个空位置里,以致下面的任务又没地方完成。当时,我就马上请了一位比较聪明的学生上讲台的教师机去完成这个创作,借此机会,供不会做的同学参考。课后,我改变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方法,先向学生示范创作,再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即使不会创作的学生也能对着我创作的图形照着摆一摆,因此在别的班再次教学这个环节的时候效果就有了质的变化。
反思:《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基本原则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在以主题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引导者,这两者应该做到缺一不可,达到有机的融合。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这种教学行为看上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也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知识水平仍然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使学生走向放任的另一个极端”,在这节课中,使我深刻感受到教师的主导地位必不可少,正确、适当的引导能让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