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跨越式教学的时效与方法
张岩
摘要:跨越式教学要让学生达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在课堂中教师要巧妙提问,巧中求准,准中求精由此使课堂有效,学生受益。重视拓展阅读的时间,不克扣,真正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结合起来,把阅读落到实处。写话训练的题目要精准,要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跨越式教学;巧问;拓展阅读;写话题目
跨越式教学改革在丰宁已经经历了近十年的风雨历程,在实践中,我们彷徨过、犹豫过、困惑过。然而时间证明我们更多的是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实践体会。
一、巧妙提问收益多。
跨越式语文课堂注重学生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设计好问题,找准切入点。低年级的跨越式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在20分钟内完成教材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提问要有效,讲科学性、艺术性,在对话中完成教学,以往的是不是、对不对流于形式的问题,不痛不痒的提问是坚决不能有的,问就问到要害,问就问的抓住学生的心。这样把时间用的有效了,课堂教学也有效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课标,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找准所学课文的最佳切入点,提出精准适度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中,教师问:小白兔、小灰兔他们收下了老山羊的礼物后又是怎么做的?这样让孩子在对比阅读中显而易见的懂得了,只有劳动才有收获,劳动很重要的道理。另外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一连串的问几个问题,或者炮轰式的问问题,这样都不能有很好的效果。记得我上的《司马光》一课时,为了挖深教材我这样问道:小朋友掉进水缸(教师板书)水缸那么高,小朋友怎么会掉到水缸里去呢?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什么心情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哪些危险呢?大家仔细看书,找一找。结果好孩子完成了两个问题,中等的一个,差一点的不知所措哪个也没想明白,时间白白过去了,学生的收获甚微,跨越式教学不是拔高教学模式,还是要“均衡发展”,让差生也能有所得。由此看来,在20分钟内巧提问才能既解决问题,又提高效率,既抓住重点还能减轻学生老师的负担,而且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的轻松,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二、用科技手段促理解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太短,长时间的讲解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但低年级的课文配备都是些生动有趣的内容,学生很喜欢。所以在多种方式的朗读理解的基础上再用上高科技电子白板,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文章变得好懂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得到提高而且也加深了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为了让孩子理解小壁虎失去尾巴后的伤心,借不到尾巴的焦急,我把课文插图做成动画,学生看到小壁虎艰难的爬着,眼泪不断的流呀流,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提升,此时在引导孩子读文中句子,这样一次次的借而不得,一次次的身心伤痛,在读中得到了体会,小壁虎的形象深深的印到了孩子的心上,这样读书才是有效的读书,因为它触动了孩子的内心。
三、拓展阅读不轻视
老师是以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在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等得到发展,知识得到再储备,其实这远远不够,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低年级学生阅读更是一大空白,他们阅读的随意性大,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能力低,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把与课文相关的阅读资料引进课堂,丰富教材内容,使之成为课文的拓展与延伸,使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结合起来。为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要严格遵守10分钟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另外,拓展阅读资料中编排的文章是有层次的,所以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阅读资料并进行筛选,使之为己所用,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也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学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
四、写话题目要精当
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要结合”,写作可以深化主题,表达情感。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在单元后有一综合的提出,学生半年下来也就八次的训练机会。跨越式教学给了学生展示自己、表达情感的时间和空间。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这样长久的练习,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在实践中我发现教师给出的题目很关键,太大学生不知如何下笔,太小,又没得可写,所以老师一定要在备课时精备写话题目。要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能有感而发。例如在学习《两只鸟蛋》一文时,在学生反复读“鸟妈妈一定焦急不安”后我让学生大胆想象,我们的鸟妈妈会飞到哪?会问谁?会说些什么?让他们写出来,结果孩子们创造出了一个个感人的的故事。在教学《雨点儿》一文时,我和学生充分朗读,感受到雨点给大地带来的无穷的变化后,为学生设计了下面的写话题目:你愿意做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你会去哪儿?做些什么?学生写出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奉献精神。这样既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训练。
总之跨越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我会继续走好跨越式教学改革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