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作机制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协作机制

    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引入“开放教育资源(OER)一词以来,越来越多的开放许可教育资源可用。出版的教育资源的版权问题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开放教育资源的创作者(或称为持有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滥用或修改不当,而合作者和普通用户则希望以简单甚至任意的方式获取和使用教育资源。因此,需要一种适当的权利控制机制来平衡三方的利益,最终导致教育资源的使用、共享和开发的优化方式。

    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资源的开发是由知识共享的需求驱动的。协作编辑是一种流行的资源开发方式,它涉及到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多个参与者。开放性使得资源内容的多样性得以实现。但是,教育资源的再利用、修改、再混合和语境化没有受到监督和限制,因此修改后的内容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引入了数字版权管理(DRM)方案来限制用户在协同编辑过程中的行为(Bhatt et al. 2009;Feng et al. 2010;Win et al. 2012)

    目前,知识共享(CC)许可协议(知识共享协议,2016)及其扩展协议CC0CCPLUS(CC+)被广泛用于开放教育资源。CC协议是OER平台最受欢迎的协议之一,通常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资源,包括照片、文本、音频文档和网站。具体来说,CC主要提供四种“基线权利”:Attribution (BY)Noncommercial (NC)No Derivative Works (ND)Share Alike (SA)。作品的创作者可以灵活地为人们选择权利。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BY-SA)许可证(Leinonen et al. 2010)已被提议用于在其协作创作平台上创建的教育资源内容。然而,产生了大量低质量的内容,而高质量的内容却不容易被识别。为了正确有效地选择高质量内容作为增强版本,研究人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将机器过滤与专家对内容质量评级相结合的方法(Aleahmad et al. 2008;2009)。然而,专家评级对于内容质量评估来说是一种代价高昂的方式,尤其是当提交量很大的时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贡献的开放环境协作方案(协同贡献机制)在协同贡献机制中,协作编辑的权利是部分向用户开放的,并且只授予那些可能做出高质量贡献的人。实验表明,COO从根本上降低了低质量投稿的可能性,提高了协作的有效性。

    协同贡献机制的特点包括:(1)将协同编辑的权利动态地授予有可能做出贡献的人(2)在这种“开放但受保护”的协作方案下,资源的质量在其演进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 标签: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