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高从宜 王小宁 著)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一、秦岭与华夏国家     二、周都的南山    三、秦人•秦地•秦岭      四、汉中•汉王•汉水

    五、秦岭命名的知识考古学     六、秦王和秦岭    七、百代始呼大秦岭

     

    第二章一、式微式微首阳山     二、神农迁徙《黑暗传》   三、茶马丝路帝女桑     四、骊山晚照烽火台   

    五、降龙日落白鹿原      六、商山四皓洛神赋

     

    第三章一、秦岭“山坡羊”   二、南山《卖炭翁》    三、国脉《千金方》     四、天都《阿房宫》

     

    中编      诗品秦岭

    第四章一、《帝京》御风荡      二、诗唐两重天     三、云横秦岭《南山诗》    四、谁人不起故园情

    五、汉水渭河唐诗源      六、子午《分水岭》诗唐《玄都观》

     

    第五章一、《诗经》唱南山    二、陶令见南山    三、秦岭桃源寻      四、凄美《商山行》《诗品》华山幽

     

    第六章一、诗唐终南山     二、诗唐太白山       三、诗唐太华山

     

    第七章一、秦川《观刈麦》南山《悟真寺》   二、诗仙太白风    三、诗圣江头哀    四、“空山人迹”辋川寻

     

    下编      道观秦岭

    第八章一、楼观•道观•玄都关   二、云台•金台•天台山   三、溶洞•岩洞•龙门洞    四、太白•太华•太乙道

    五、纯阳•丹阳•重阳宫

     

    第九章一、阿弥陀佛阿字观     二、莲开五瓣虚云心     三、水陆法会悟真寺     四、圭峰月照草堂寺   

    五、香巴拉:净业与净土

     

    第十章一、终南捷径:道的政治伦理    二、法门通国:佛的皇家殊缘     三、神农试毒:帝的舍身崖

    四、竹掩楼观寺花香      五、“上帝临女”终南山

     

    青山作伴好还乡——修订版后记

    抛砖引玉    以歌灵山——《华夏龙脉•秦岭书系》初版后记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 一、秦岭与华夏国家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国脉秦岭第一章一、秦岭与华夏国家  二、周都的南山  三、秦人•秦地•秦岭   

    四、汉中•汉王•汉水  五、秦岭命名的知识考古学    六、秦王和秦岭    七、百代始呼大秦岭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 一、秦岭与华夏国家

    《论语•子罕》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面对河流的历史感慨。《沁园春•雪》中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则是毛泽东面对历史的当代感慨。于是,老子面对终南山在《道德经》里发出的深沉悲慨——“上善若水”,其寓意就清楚了:尽管不乏黑暗和失望,历史的指向仍然是“上善”啊!正是在黑暗和失望的历史境遇,人类才最需要那些挺身而出的“上善”形象。比如杜甫,毕生艰辛,孩子饿死,还在京城《哀王孙》,还面对秦岭《哀江头》。并且在安史之乱的前夕,望着连绵起伏的终南山,登上大雁塔的杜甫,不啻是一个耶勒米亚悲哀先知:“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在诸如杜甫的先贤们不无哀鸣的“上善”召唤声中,我们走向秦岭,走向华夏国家那历史的深处。

    秦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秦岭,西起甘肃省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东至陕西与河南交界,引出崤山(北)、熊耳山(中)、伏牛山(南)诸众岭群山;全长1600千米,气势磅礴,连绵广阔,雄踞华夏中央。中国上古开国之夏商两朝,以广义秦岭的东段为祖地,山西省今有夏县,河南省今有禹州;有夏墟有殷墟,皆在河(黄河)洛(洛河)文明区域空间。《易经•系辞上》写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河洛流域文明的写照,即广义秦岭的人文概括。

    狭义的秦岭东起黄河潼关,西至渭水宝鸡峡,全长500多千米,即秦岭陕西省境的巍峨群山。陕西省境的秦岭的东西两端,皆闭合性北折以形成“关塞”:闻名天下的华山、潼关与关山、陇关。关中的北部,有黄土高原、黄河天险与万里长城。关中的南部便是巍峨峻峭的秦岭,便是“难于上青天”的南山。北阜南山、四面关塞的地理形势,使关中以自然的天堑之塞而为人文的政治中心。秦岭之功大矣,南山之恩深矣!对于华夏国家的文化心理、政治制度及疆域轮廓的形成与巩固,秦岭之恩与功大且深矣。周秦开辟,汉唐稳固,长安京畿的华夏国家,一度为世界最繁荣的东方文明中心。现代地质研究将中国地质划分为华北板块、秦岭板块与扬子板块三大构造带,并在陕南寻找到“略勉带”与“商丹带”的地质确证。秦岭板块居其间,对华夏大陆的形成,意义深刻而巨大。从地貌看,关中北部有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有万里长城,有天堑黄河。长城以北,嘉峪关以西,属于“塞外”——华夏区域之外。关中南部即秦岭,秦岭无论是地理形胜还是文化渊源,皆为华夏国家的中央山脉。华夏国家乃以黄河为主的二河(黄河、长江)文明,把秦岭南坡划归长江水系,北麓汇黄河水系。秦岭历史上的五大著名古道,将南方与北方统属于华夏国家。殷墟甲骨文(商朝)与周原甲骨文(周朝),对比皆有“蜀”“巴”的考古实证与发现。秦岭古道中的栈道,实为国道形制;秦岭栈道,联通南北,塑制华夏,举世无双,功莫大焉。四川省广汉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山西省丹凤县楚墓的考古发掘,都极大地提高了秦岭古道塑制华夏国家的地位与分量。秦岭古道,在华夏国家塑制形成中的独特地位与分量,应该被给予高度估价。近年来,有将秦岭誉为中华“父亲山”者,虽不乏情感因素,其历史地理上的根据也不难稽考。

    华夏国家的形成,许倬云先生的《西周史》、唐晓峰先生的《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论述》等著作,皆认为是在西周时代。2600年千,孔子《论语》中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对西周政治文化的崇高文明进行了高度礼赞。华夏国家建都“关中”,与秦岭的地理形势密不可分。周秦两朝从秦岭之西起家,在秦岭之东鏖战,最后在秦岭之中建都。离开五岳之中二选择秦岭之中建都,是华夏国家政治中心的巨大变迁河重要事件。上古夏商两代的“难守”,与中古宋明两朝的“易攻”,表明秦岭关中之国都较之嵩山中原之国有很大的合理性与优越性。这种合理性与优越性体现在关中之“关”上,体现在关中之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制上。周秦两朝的都城选择,离开了中岳嵩山区域,而坐落于秦岭之中与中秦岭,这至少有以下几个解释:

    ►1周秦从西秦岭出发,征战于东秦岭,对中秦岭有深刻真切的体认经验;

    ►2嵩山虽为中岳,但南北两岳(衡山与恒山)存在相当的漂移性;

    ►3夏商定都中岳,相继灭亡,促使周秦改变策略;

    ►4关中位居渭河平原,直通黄河中原。关中之“关”,是易守难攻的代名词,而“中”又符合华夏国家的立都传统。从周朝建都于关中开始,华夏国家的政治中心在秦岭北麓荣耀了1000多年。

    中国作为世界历史上的文明古国,“绵绵瓜瓞”五千年,一般称之为华夏文明。华夏者,简明而言,是由“华”和“夏”两者构成。“夏”,即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夏朝的“夏”。“华”,从中国历史记载的迪桑王朝——西周的国家文明而来;周朝建都华山之西,“华”称为西周的国家文明标记。夏商周,史称“三代文明”。华夏国家形成于西周,这已经是学界共识。从秦岭于华夏国家的关系角度,我们补充三点:

    ►1从历史哲学境界,老子言“道生于三”,黑格尔也以“正、反、合”表明“三”的综合真理性。华夏国家形成于西周,西周正是“三代文明”中的那个“三”啊!西周恰又建国都于秦岭北麓的丰镐两京,秦岭之于华夏国家的意义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2华夏国家形成于西周,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西周完成了“华”和“夏”的视野整合与文化综合。简明看,“华”对应华山以西,即陕西境内的狭义秦岭;“夏”对应华山以东,即广义秦岭的“两河”(黄河与洛河)。今日,必须扭转囿于省境眼光和利益,而进行的对华夏国家文明遗产的任意切割与掠夺,应该回到秦岭(广义)为中心的华夏国家的文明本位立场。

    ►3从秦岭与华夏国家的关系角度来分析,我们提出华夏国家的两重概念。华夏国家的广义概念,即大家经常使用的含义:从“三代”到今天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华夏国家的狭义概念,即与秦岭研究关系非常密切的,从西周到唐代的中国文化历史。从西周到唐代的中国文化历史,周秦汉唐皆定都于长安,秦岭南山毫无疑问是华夏国脉或中华“父亲山”。

    在华夏国家的狭义概念基础上,对于五千年中国文化的历史分期,我们愿意提出一个“三夏”的概念,即从西周到唐代的“华夏”,以汉民族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创造;从宋代到清代的“夷夏”,以汉民族和少数民族同胞为二重奏的历史时期;从清代到今日的“启夏”。广义的华夏国家,即包括“华夏”(狭义)、“夷夏”“启夏”在内的“三夏”国家历史文化的概念。“华夏”“夷夏”的概念名称,人们熟悉。“启夏”的概念,来自于夏代开国的夏启合唐代都城长安的“启夏门”,位于大雁塔稍南。陕西师范大学的外事活动中心,即命名“启夏苑”。堂弟啊长安的“启夏门”通往天坛和太乙宫,是祭天之门、超越之门、开放之门。因之,我们借用“启夏”概念,既和“华夏”“夷夏”对应,也指处于开放世界、面临挑战、走向未来的现代中国。

    清末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即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第二年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战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公“第一次”抖擞“,开创了尧舜禹到盛唐文明的华夏时代。”天公“的第二次”抖擞“,即诗人龚自珍祈祷的”重抖擞“,开始了九州志士振兴古国的”启夏“时代。”华夏“时代与”启夏“时代之间,则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二重奏的”夷夏“时代。从”华夏“时代到”启夏“时代,华夏文明,沧桑五千年,由长安时代到北平时代,国家首都从中南山下,移地换形到中南海内。70多年前,毛泽东主席写了一首著名的《沁园春•雪》。其词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带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闻名天下的《沁园春•雪》,中心内容是”北国风光“。其次,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咏唱的华夏中国文明的五位”风流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秦皇、汉武、唐宗皆立都并生活于关中长安,尤其是”唐宗“李世民,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大唐文明与华夏国家。”秦皇、汉武、唐宗“都属于我们所提出的”华夏“概念。”宋祖“赵匡胤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无疑属于我们所提出的”夷夏“概念。他们二王,正好象征了”夷“和”夏“二重奏的中国历史事情。《沁园春•雪》的结尾,毛主席无比豪迈和自信地给我们唱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百年春秋,谁为”启夏“时代的”风流人物“?每个人的名单可能有所不同。毛主席作为”启夏“时代——世界开放、面临挑战、走向未来的现代中国的伟大风流人物,则无疑矣!

    在秦岭众多的名称中,思想文化蕴涵最深的,还是终南山。从政治地理角度来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被概括为长安时代和北平时代。秦岭终南山,本来是中南山;意为”天之中,都之南,因而叫中南山“。中(终)南山是华夏文明长安时代的地理象征。今日华夏文明北平时代的地理象征,又是什么呢?答曰:”中南海!“毛主席是”启夏“时代的”风流人物“与象征。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华夏“时代的”风流人物“与象征。他们一个生活于唐代中南山下的长安,一个生活于现代北京城内的中南海。这是多么意味深长啊!

    ”华夏“时代,国都长安的汉唐文明,领先于九州和世界。”夷夏“时代,汉民族的文明在民族融合的曲折过程中仍然向前发展。”启夏“时代,我们的《国歌》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文明的政治中心,从”华夏“时代的长安,变化到了”夷夏“和”启夏“时代的北京。探讨”秦岭与华夏国家“,固然是回溯历史、梦里江山,更源自”启夏“时代”天公重抖擞“的深沉祈祷,源自《沁园春•雪》的伟大憧憬:”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至少对于秦岭中南山,我们必须憧憬,必须如此憧憬!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 二、周都的南山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国脉秦岭第一章一、秦岭与华夏国家  二、周都的南山  三、秦人•秦地•秦岭   

    四、汉中•汉王•汉水  五、秦岭命名的知识考古学    六、秦王和秦岭    七、百代始呼大秦岭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二、周都的南山

    秦岭在东汉班固《西京赋》”睎秦岭“之前,一直叫作南山或 中南山。南山来自于直观的视知地望:它位于西周国都丰镐两京之南。《诗经•文王有声》写道: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半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半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在《诗经•文王有声》中,来源于”丰水“的”丰“,出现了五次,分别是:”作邑于丰“”作丰伊匹“”维丰之垣“”丰水东注“”丰水有芑“。前四句,”作邑于丰“”作丰伊匹“”维丰之垣“写周朝建造丰京,从内城到外城。丰京”外城"(“维丰之垣")  ,  是一个“四方攸同”的京城啊!镐京“外城”(“皇王维辟”),也是一个“四方攸同”的京城啊!后两句,“丰水东注”写大禹对丰水流向的治理;”丰水有芑“,写周武王对沣峪物产的治理。最后几句写周朝京城由丰京改变到镐京:”镐京辟雍,自西向东“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周朝京城由丰京改变到镐京,方向是”自西向东“,目的是”实始剪商“,消灭殷商,统一天下。丰水即秦岭中南山的沣峪,渭河的南山支流。南山丰水和周朝丰京同姓,南山是周朝丰镐的国脉。

    《诗经•节南山》唱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诗经•信南山》唱云:”信彼南山,维禹甸之。“《诗经•天宝》,传为召公床创作,有”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由于西周和《诗经》,秦岭南山的自然风物得以丰富描写,并赋予南山气韵生动的诗歌灵魂,使南山与秦岭至今处于非此不可的文明关联。南山由于西周与《诗经》的描写,成为秦岭至今仍在运用的别名。   ”寿比南山“     ”终南捷径“     ”南山律宗“ 等词语概念,已是汉语的日常词汇与活的文明记忆。

    《文王之什•文王》是《诗经•大雅》的首篇,写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周虽旧邦“,意指西周是一个历史悠久,身世显赫的诸侯国家。   ”其命维新“,即”居岐之阳,实始剪商“ ,周从一个周侯国领纳宗主国的使命。从诸侯国到宗主国,从”居岐之阳“到迁都丰镐,秦岭(南山)一直都是周人的山神护法,周人对南山(秦岭)衷心赞美、一往情深。有周一朝,数百年春秋,南山成为早期开发的文明圣地。周人起步于周原,《诗经•绵》写道:”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父陶冗,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爱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周原,在很大程度上,即”周源“。周原为渭河泾水包裹,还有”沮河“   ”漆河“ (”自土沮漆“)。它们的上游即周人源头,即今日泾渭上游的陇东与关中之间区域。其一,这符合沿谷移动的文明迁徙原理;其二,这有大量古典文献记载;其三,这已有大量考古资料(尤其长武县碾子坡遗址)证实;其四,这符合起源的相对独立性原则;其五,”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周原是周人自我认同的故乡和圣地啊!周原即”周源“ ,本是传统的经典与主流观点。20世纪30年代,钱穆先生以后期文献地名”臆测“周人起源于晋南,在考古资料(碾子坡)面前,已被饶宗颐先生视作”皆出后代好事者之附会,了不足信“ ,”钱说纯出忖测……已无商榷之要“   ,并建议《西周史》作者许倬云删去山西一说。许氏未”删“   ,至为遗憾,究其缘由  ,是不谙周原与秦岭——尤其是西秦岭的关陇地望特征。

    西秦岭的三大地望特征,包含了周人兴起周原的秘密:其一,陇山与秦岭在泾渭形成十字形山脉骨架;峪口为平原农耕与山地牧猎两大文明的分界;渭水宝鸡峡、泾水五凤山即是此鲜明地望标志。其二,可耕可牧的西秦岭地望形势和忽耕忽牧的周人历史完全契合;多元优势(周•可耕可牧)面对单元文化(商•农耕)显示了以少胜多的历史胜利,这恰是《西周史》难以理解的 。其三,在夏、商、周三代的全部地望形胜中,最高点即在西秦岭。关中潼关以东——夏商二代的中心区域,根本没有秦岭这样东向横亘、浩然绵延的千里高山。而秦岭——周人的南山又是怎样深入了他们的感知、生命与灵魂了呢?

    诗经•信南山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畯畯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巍峨的南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最早的开拓,来自于夏初的帝禹。无论起伏的台塬,还是河畔的平原,都是肥沃的良田啊!我们的田园,我们耕作。一方方的南亩,一块块的东田,是我们富饶的田野。蓝天白云,一派风调的日子;雨雪飘洒,一派雨顺的景象。土壤湿润,生长茂盛的谷物;土壤肥沃,丰收在望的庄稼啊。

    这是对南山秦岭的农业经济赞美。

     

    诗经•渐渐之石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秦岭南山的岩石呀,既雄伟高峻又浩然连绵。悠远的山川下,是军人辛劳的行旅。日出迟迟的高山,掩护了东征的武人。

    这是对南山秦岭军事征战的描写。

     

    诗经•车舝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陟彼高冈,析其柞薪,其叶湑兮。

     

    酒虽不美,请你畅饮。食虽不美,请你饱餐。我虽无能,请一起欢歌跳舞。登上高坡柞树林,一起来砍柴。柞树作柴薪,其叶还是这么茂盛。

    这是对南山秦岭日常伦理的歌唱。

    从农业经济到军事政治,再到日常伦理,秦岭南山皆周人之国的基础与根本支撑。周人对秦岭终南山的感谢与赞美,用《诗经•民劳》的话总结,即:“惠此京师,惠此中国。”就京城地望而言,秦岭是周人的南山;就文明意义看,秦岭是周朝的国脉。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国脉秦岭 第一章 三、秦人•秦地•秦岭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国脉秦岭第一章一、秦岭与华夏国家  二、周都的南山  三、秦人•秦地•秦岭   

    四、汉中•汉王•汉水  五、秦岭命名的知识考古学    六、秦王和秦岭    七、百代始呼大秦岭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 三、秦人•秦地•秦岭

    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与(以下秦国皆指此)周朝一样,皆兴起于西秦岭关陇环境。两者的差别是,早期秦人更多活动于关中西南的渭水河畔,早期周人更多活动于关中西北的泾河两岸。就此而言,秦岭之于秦人的关系要更为紧密与根本。周人给南山留下了无限优美的《诗经》。秦人给自己的秦岭,的确没有留下什么“诗歌”。这种区别很容易理解:

    ►1周人与自己的政治对手相比,虽然弱小,但却历史悠久(“周岁旧邦,其命维新”),面对的也只是一个殷商。秦立国既短,政治对手又是六国。即便秦人对秦岭有着怎样的深情,政治年代的有限时空,也没有给秦岭留下深切的诗篇。

    ►2周人立国后,前后800年岁月;秦人却仅有15年!这种巨大的反差与对比,也许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安慰秦人的灵魂了——秦亡200多年后,南山以秦岭命名。秦人的“秦岭”,由此获得永恒的命名、指认和世界记忆。

    秦人未给秦岭留下文字世界的诗歌,秦国却以自己的功业留下了一部史诗。

    秦国与秦岭的史诗故事可分为三个阶段与乐章:

    ►1陇南阶段,即《史记•秦本纪》“在西戎,保西陲”时期。甘肃省陇南礼县的秦公大墓遗址,对此完全证实。

    ►2陈仓阶段,即《史记•秦本纪》“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时期。这期间的政治地理轨迹,秦人几乎重新复制了一次周朝的成功!

    ►3咸阳阶段,即“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时期。这是秦国与秦岭史诗故事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高阶段;荣耀的霸业与残酷的暴力同存,欢乐颂与送魂曲共奏。就前一方面看,出兵秦蜀古道统一西南巴蜀,出兵秦楚统一东南吴越。秦始皇出入秦驰道与秦岭商山武关,五番御游天下,可谓荣耀至极、威风至极、尊贵至极!还有阿房宫的阁道修到秦岭南山。就后一方面看,商山武关道本是秦征服楚国之路,却成了刘邦入关占领咸阳之路。商州本是商鞅的封地,却成了商鞅的葬地。情感与秦岭的史诗故事,富于无比的传奇性与悲剧色彩!

    秦穆公亲自为秦岭灞河命名,秦之后,人们用“秦岭”为南山命名。

    秦国未遑给秦岭留下诗篇。秦国与秦岭的史诗故事,促使人们写下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典籍。近年,500万字《大秦帝国》即是突出例证。

    秦始皇是古代中国最伟岸的秦人形象。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其对中国历史影响之深远重大,被明代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对秦岭文化地理的影响,秦始皇也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其一,秦岭北麓骊山的秦始皇陵,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据载,秦始皇陵从秦王登基起即开始,前后历时30余年,每年修饰用工70万人。现在留存的墓地从外围看,周长2000米,高达55米。内部装饰极其奢华,以铜铸顶,以水银为河流湖海,并且满布机关。仅看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就可看出当年修建这座陵墓的百姓负担之重。并且,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墓建成之后全部被活埋。唐中宗李显在《幸秦始皇陵》中写道:“眷言君失德,骊邑想秦馀。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阿房久已灭,阁道遂成墟。欲厌东南气,翻伤掩鲍车。”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中写道:“秦帝始求仙,骊山何遽卜。中年既无效,兹地所宜复。徒役如雷奔,真怪亦云蓄。黔首无寄命,赭衣相追逐。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土崩失天下,龙斗入函谷。国为项籍屠,君同华元戮。始掘既由楚,终焚乃因牧。上宰议扬贤,中阿感桓速。一闻过秦论,载怀空杼轴。”几千年来,文宗国士、先贤今人留下了无比丰富的辞赋诗篇。其二,为了“示疆威,服海内”,秦始皇先后五次巡视全国,足迹所至,北到今天的秦皇岛,南到江浙湖北湖南地区,东到山东沿海,并在邹峄山(在今山东邹城)、泰山、芝罘山、琅邪、会稽、碣石(在今河北昌黎)等地留下刻石,以彰显自己的功德。此外又依古代帝王惯例,于泰山祭告天地,以表示受命于天,谓之“封禅”。五次巡视全国,秦始皇二次取道蓝田——商洛道:既表明了蓝田——商洛道的国家驰道品级,也横穿东秦岭,仪仗庞大,御驾亲临,震动深山,是秦岭文化地理中的罕见盛事。尤其是秦始皇第五次巡视全国,取道蓝田——商洛道,归途驾崩;蓝田——商洛道不仅成了楚怀王的不归路,也成了秦始皇的不归路。

    与“秦人”信相比,“秦地"更是一个不断变化拓展、内涵复杂之历史地理概念。大体上,”秦地“有三个维度。其一,秦朝建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以皇帝相称,此时东至渤海,南到五岭,普天之下,莫非”秦地“。秦地即”天下“的含义,时间幅度上为二世十五年。其二,从周孝王把今天天水一带作为秦的封地给予秦非子开始,中经秦庄公被封为”西陲大夫“,到秦文公迁都之汧渭之会,这是秦的艰难创业期,在某种程度上”秦地即陇上“或”秦地即戎土“,历时约80年。其三,从定都汧渭之会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徙都咸阳,计400年,秦地大体上即陕西省区域。”秦地即陕西“,相比于”秦地即天下“和”秦地即陇上“而言,更为基本、稳定与根本。以至于秦亡之后,项羽三分秦地(相当于陕西)而有关中的三秦概念;以至于班固《西都赋》将横亘陕西的巨大南山,称之为秦岭;以至于陕西今日仍简称做”秦“。

    因有秦人而有秦地,因有秦地而有定都于咸阳的帝国秦王朝;因有威赫天下的帝国秦王朝,而有南山被名之曰秦岭。秦朝早逝,秦岭逶迤;秦人飘渺,秦岭高矗。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上编 国脉秦岭 四、汉中•汉王•汉水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国脉秦岭第一章一、秦岭与华夏国家  二、周都的南山  三、秦人•秦地•秦岭   

    四、汉中•汉王•汉水  五、秦岭命名的知识考古学    六、秦王和秦岭    七、百代始呼大秦岭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 四、汉中•汉王•汉水 

    汉中,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尚书•禹贡》中所谓”梁州“、《史记》中”褒国“皆是汉中地区的历史称呼。汉中南郑县之名,可上溯至公元前771年。《水经注》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秦朝设汉中郡,郡治南郑,在今汉中南郑县附近。”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对汉中的著名解释是:”语曰:‘天汉’,其称甚美。” "天汉"者,天上银河,人间汉江也。

    汉水发源于陕西西秦岭的玉皇山南坡和汉中宁强县城西边的米仓山。今日的宁强县城,以前就叫作汉源镇。汉水东南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汉水北过湖北十堰市,继续东南流,过襄樊、荆门等,在武汉市汇入长江。除了陕西省汉中,湖北省武汉之“汉”,亦取名自汉江。

    汉水,古代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淮河汉”。自然地理学,有赫赫闻名的江汉平原。汉水是褒国褒姒的稻香故园,是汉朝演义的经典舞台,是三国魏蜀的恢弘战场。三国张鲁的五斗米教,开原共产主义之先河;城固的张骞出使西域,诞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宦官蔡伦的造纸发明,改变了人类的文本世界。汉水文化,博大精深,魅力入胜又神秘莫测。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又让汉水一路欢歌,处处吟诵着源远流长的人文乐章。《诗经•汉广》唱道: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汉水东流,行进在巍峨的秦岭和连绵的大巴山之间。于两座古老的山脉之间,汉水九曲回肠,来到“秀挹西江”“雄临汉浒”的石泉。《尚书•禹贡》写道:“华阳黑水惟梁州。”梁州即陕南一带。“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汉水的源头嶓冢山,有夏禹治水的足迹,有今人难辨的《禹碑》。唐朝胡曾《咏史诗•嶓冢》云:“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陕西石泉县有禹王宫。汉水文化,“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楚”,集秦风、楚韵于一体。“汉中王”刘邦,正是集秦风、楚韵于一体的400年汉朝江山的开国之君。

    《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

    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 ,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

     

     

    公元前208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基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今天,王臣皆去,剑影暗淡,物是人非,境真意远!汉中市设有汉台区。汉台即汉王刘邦的拜将台。汉水之阳的拜将台,是汉中的标志象征。拜将台宽阔古朴,意境深奥,令人喟叹,这一拜,是汉王拜其臣!这一拜,拜出了汉家江山!这一拜,是汉水潜龙的文明经典!

    《周易》首卦的《乾卦》曰:“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周易》是周文王的圣典作品。《史记•周本纪》写道:“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拘河南省“羑里”时期的周文王,不仅是一个“潜龙”,且是危机四伏,瞬时遭斩的“屠龙”。汉王刘邦,乃汉水潜龙。今日的汉中古汉台,是汉水潜龙的深刻注解和永恒象征。宋代的秦观问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踏莎行》)他自己的回答是:“银汉迢迢暗度。”(《鹊桥仙》)古代文人知刘邦者,宋代秦观也!古汉台被拜的韩信、月下追韩信的萧何,以及力劝刘邦放弃关中的张良,史称“汉初三杰”。“汉初三杰”中,对刘邦汉水潜龙领悟最深的是张良。完成英雄伟业之后,张良来到秦岭南坡的深山,修炼起道家功法。如果说刘邦是汉水潜龙,那么张良就是秦山栖凤。陕西留坝县的紫柏山,就是张良在秦岭南坡“凤栖”的地方。

    陕西留坝县的紫柏山位于秦岭南麓,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传说,远古的九天玄女就在此隐居修炼。西汉初年,张良归隐于此,坐禅炼丹,修行深谷。这里便有了天下“英雄神仙第一庙”——张良庙。

    张良庙的古雅建筑,隐藏在松树海洋的深处,隐藏在竹林藤芎的浓荫,隐藏在白云飘逸的梦影。张良庙,若隐若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授书楼,它像一只高贵的天鹅静栖在幽静的碧山,有展翅欲飞的美。张良被称之为“英雄神仙”,实至名归,当之无愧,早年以韩国贵族的青年气概,追杀过秦始皇。高才妙举,纵横捭阖,张良入世成为汉相,封为留侯,尽显英雄本色。名为留侯,却为出尘留有时候。辟谷修性,纳气观天,接黄石公超逸之风,非神仙而何!其前的姜太公和其后的诸葛亮,也有“英雄神仙”之称,却似乎比不上张良的气概与风度。姜太公是“神仙”在先,“英雄”在后;张良却是“英雄”在先,“神仙”在后。老子云:“功成名遂身自退”,也只有张良合乎“道”啊!诸葛亮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与张良不必比了。张三丰真人指出:“人间无老庄,英雄无退路。”张良入世是大英雄,隐退为真神仙。欲知汉水文化,汉中之美和汉王潜龙的深沉魅力,走进“英雄神仙第一庙”——张良庙,事理明矣。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五、秦岭命名的知识考古学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国脉秦岭第一章一、秦岭与华夏国家  二、周都的南山  三、秦人•秦地•秦岭   

    四、汉中•汉王•汉水  五、秦岭命名的知识考古学    六、秦王和秦岭    七、百代始呼大秦岭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 五、秦岭命名的知识考古学

    秦岭巍峨岧峣,绵延千里,西雪东桃,南舟北车,横岭侧峰,华夏故国之龙脉。随着《秦岭探访》和《大秦岭》在中央电视台的连续播出,沉寂千年的秦岭终于开始走向大众、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秦岭在先秦典籍以“南山”  “终南”称之。《诗经》多篇唱云:“信比南山,维禹甸之”(《信南山》),“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尚书•禹贡》写道:“终南,惇物,至于鸟鼠。”“秦岭”之名,盖出两汉。唐人诗文偶有用之,却仍以“南山”“终南”最多。现在的问题是,“秦岭”作为秦王朝灭亡之后,对“南山”“终南”的又一个称呼命名,是出现在西汉还是东汉?究竟是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还是在东汉班固的《西都赋》中,出现了对南山的“秦岭”命名?

    《走进大秦岭》和《大秦岭》等著作认为,西汉司马迁《史记》中的“秦岭,天下之大阻”,是“秦岭”的最早出典。史念海先生《河山集》则认为,东汉班固的《两都赋》乃“秦岭名称”的最早出典。

    东汉班固的《西都赋》,用“秦岭”一语取代“南山”和“终南山”,是一个典型的政治语用事件,因而属于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案例。《西都赋》乃东汉时期著作,司马迁的《史记》为西汉著作。西汉国都为今之西安市,东汉国都为今之洛阳市。刘秀建都洛阳之后,把位于西边的长安称之为西都。班固正是在《西都赋》中,把周秦及西汉时期的“南山”“终南山”,首次以“秦岭”相称。班固的《西都赋》自序,自东汉建都洛阳后,“西土耆老”仍希望以长安为首都,因作此赋以驳之。班固的《西都赋》云: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秦岭九嵕,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溯洛,图书之渊?建章甘泉,馆御列仙,孰与灵台明堂,统和天人?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游侠逾侈,犯义侵礼。孰与同履法度,翼翼济济也?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识函谷之可关,而不知王者之无外也。”主人之辞未终,西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价,揲然意下,捧手欲辞。主人曰:“复位,今将授予以五篇之诗。”宾既卒业,乃称曰:“美哉乎斯子狂简,不知所栽,既闻正道,请终身而诵之。”

     

     

    "秦岭"在《两都赋》两度出场:分别是《西都赋》客人的“睎秦岭,睋北阜”,和《东都赋》主人的“秦岭九嵕,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溯洛,图书之渊?”“秦岭”在《两都赋》的出场命名,是一个典型的地理命名的政治语用事件,是一个经典的“王朝”支配“地理”的“知识考古学”对象。

    首先,在《两都赋》的主体结构中,西都长安是与前朝相连,东都洛阳是与今朝相连,并且与西都长安相连的这个前朝,并不是西汉,而是前代的秦朝。“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秦始皇与他的秦朝已经灭亡200多年了,《东都赋》主人的胜利,似乎是嘴巴赛苏秦,实质源自西楚霸王的怒火和战火。

    其二,《西都赋》的客人角色,直观表明了无论是个人心理还是历史地望,秦岭都被严重地边缘距离化了,无论个人心理还是政治地理,秦岭都不再是国都南山,而成为“秦朝之岭”与“远山的呼唤”了。基于前代秦朝的灭亡和东汉王朝的胜利,西都客人与东都主人之间,不会有平等真实的对话,而完全是东都主人对西都客人的“训话” !东都主人对西都客人,用了“子之惑志”,“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信识昭襄而知(秦)始皇”,“徒驰骋乎末流”诸评定语。西都客人呢,羞愧认同啊 !“宾既卒业,乃称曰:‘美哉乎斯诗 !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肉麻赞美啊 !”匪唯主人之好学,盖乃遭遇乎斯时也“,与时俱进啊 !”小子狂简,不知所裁。既闻正道,请终身而诵之“ !

    其三,借助对南山的态度评价,东都主人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开创了王朝地理学:”秦岭九嵕,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溯洛,图书之渊?“不用说,”秦岭、泾渭“与前朝(尤其秦朝)连在一起,”四渎五岳“则与今朝(东汉)连在一起。那位可怜的秦人同胞,其实大可不必”矍然失容“,除非面对着的就是当朝皇帝。秦岭、泾渭也罢,四渎五岳也好,乃王朝江山耳。王朝的政治权力是自然的终极与中心,是地理的实质和尺度。就东汉国都洛阳而言,虽然仍在广义秦岭区域,南山之地望毕竟是远了许多、弱了许多。就东都主人而言,谓南山是”秦岭“,固然是与东汉王朝拉开了距离,却拉近了秦王朝与南山的距离,既是秦王朝的幸运也是南山的幸运。就王朝的高度和影响而言,东汉与秦朝能比吗?这是王朝地理创立者——《两都赋》的作者班固完全始料不及的 !”《汉书•地理志》是王朝地理学的成熟的、代表性文本“(唐晓峰)。王朝是从秦开始的,王朝地理学是从《汉书》开始的,”秦岭“的命名则是王朝地理学的王牌军与第一仗。”秦岭“一名的出场,直接拉开了中国王朝地理学之序幕。”秦岭“的命名,直观就是”王朝“(秦)加”地理“(岭)的命名,直接就是王朝地理学的道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秦人开创了王朝国家,秦岭开始了王朝地理学。

    东汉班固的王朝地理学,站在当朝皇都洛阳的至尊立场,周秦汉(当然是前汉)的国脉南山,在”秦岭“的陪都河山背景与定性下,立即出现双重贬低:与前朝(秦)相连捆绑,政治地理与形象的大为矮小,”矍然失容“于当朝山河。在东汉王朝,”秦岭九嵕,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这是秦岭南山政治形象的巨大变化和沦落,此其一。其二,在王朝地理学中,政治权力是地理叙述的决定性与支配性的超越力量。政治地位决定地理形象。于是,气势浩阔、高峻雄伟的南山变成前朝之”岭“——”山“与”岭“的区别,和《说文解字》作者同朝的班固,当然清楚得很 !这是王朝地理学的需要,是大臣文人的工作。班固的问题是工作得并不高明,倒颇显笨拙。首先,将西周和西汉两朝抛开,把南山与”秦“完全捆绑,无论前提和结论,都陷《两都赋》的作章班固于困境。其三,将高峻雄伟的南山变成前(秦)朝之”岭“,深犯《说文解字》同朝小学之忌讳。最后,也是最严重的,班固为了王朝地理学的需要,在《两都赋》中竟然将西岳华山从秦岭断开挪走,即是莫大的荒谬之举 !殊不知,就自然地理看,中岳嵩山,也在广义秦岭之野。为了贬低秦岭”函谷之可关“,班固竟认为”王者之无外也“ !”王者之无外也“,班固本意是吹嘘”王者“之胸怀气魄,却陷自己于虚伪妄言。”王者之无外也“,轻者是对”夷夏之辨“的淡忘,重者是对”中国文明“的无知。

    《两都赋》的作者班固处于王朝地理学的逻辑需要,对南山进行了”秦岭“的历史命名。21世纪的今天,在秦岭下生活的学者们,居然数典忘祖,把《两都赋》作者班固的王朝地理学成果,歪戴帽子,弄成了司马迁的《史记》”秦岭,天下之大阻“的虚妄加冕。《说文解字》:”山上可行谓之岭。“用”秦岭“置换”南山“,用《汉书》东方朔的”南山,天下之大阻“,创造一个”秦岭,天下之大阻“——在这非常荒唐的创造,硬要强加给《史记》作者司马迁,问题就显得严重了 !

     

    远眺秦岭驿桥遗址景观图

     

     

    在自然地理学,秦岭属于褶皱——断块山系,是高耸云天的巍峨山脉。”山“者,作为陆地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实体,突出的是性对于平地的垂直隆升与方向。”岭“者,虽隶属于”山“,突出的却是”山上可行之道“,是大地的平行延伸与方向。因之,《汉书》东方朔的”南山,天下之大阻“,文从字顺,堪称名典。而时下杜撰的《史记》所谓的”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即便从小学(中国古代研究音韵、文字,训诂的学科)看,也是对司马迁的严重侮辱吧 !而就司马迁的人格精神高度看,命名南山为”秦岭“,就至少是将他降低到《两都赋》作者班固的水平线了。《两都赋》的作者班固,是王朝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史记》作者司马迁却是王朝地理学的伟大挑战者。

    《走进大秦岭》和《大秦岭》三番五次宣称:”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出典于司马迁的《史记》,却拿不出一个具体的文本语境。不过,它们尚不是”秦岭,天下之大阻也“这个结论的始作俑者。地质专家郭贤才先生的《秦岭一名的由来》(原载于《中国地质报》1984年11月12日),已经将”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归于《史记》的记载。

    作为地质专家,用”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宣传秦岭,居功至伟。莫说将南山称之为”秦岭“,现代科学将地球称之为”人类村“,也有合理性吧。可是,《走进大秦岭》和《大秦岭》,作为人文地理的文化作品,引经据典那么多,名儒宿将那么多,却在”秦岭“命名出典这种基本问题上,张冠李戴,郢书燕说,就完全是另外一种事情,另外一种意味。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 六、秦王和秦岭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国脉秦岭第一章一、秦岭与华夏国家  二、周都的南山  三、秦人•秦地•秦岭   

    四、汉中•汉王•汉水  五、秦岭命名的知识考古学    六、秦王和秦岭    七、百代始呼大秦岭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 六、秦王和秦岭 

    唐太宗李世民为盛唐第二位皇帝,文功武备,世称明君。在他在位的23年间,唐朝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经济与文化皆至为繁荣,史称”贞观盛世“。李世民称帝前,被封为秦王。秦王李世民在与太子(其兄李建成)和齐王(其弟李元吉)的激烈斗争中,最终胜出,开贞观盛世,是秦地之气的恩泽吗?是秦岭之魂的暗中相助吗?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李世民降生于渭河岸边的陕西省武功别馆,后称之庆善宫。唐贞观六年(632年)九月,天下升平繁荣,李世民带领文武百官回到了阔别17年的故乡,故地重游,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幸武功庆善馆》:

     

    寿丘惟旧迹,鄷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枇。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据古史记载,“寿丘惟旧迹”中的“寿丘”为皇帝诞生地。屈原《哀郢》有“狐死必首丘”。“寿丘”和“首丘”皆指故乡。《幸武功庆善宫》尾句,即“共乐还乡宴”。《幸武功庆善宫与秦岭终南山关系密切的几句是:“鄷邑乃前基”,指西周国都“丰邑”,位于终南山下的户县东北;“梯山入咸款”,写自己在秦岭南北的东征西讨;“端扆朝四岳”,是对西岳华山的巡视朝拜;“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写秦岭山下丘塬的地望和关中京畿的景象;“欢比大风诗”,指汉高祖刘邦的还乡歌。李世民的还乡歌比刘邦的《大风诗》,要真挚得多,深沉得多,也高雅得多。李世民第二次回武功,是贞观十一年(637年)十月,写有《重幸武功》。其中有“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厚重的关中平原,让唐太宗李世民“回舆访牧童”,显得是多么的清新与美好啊。

    在《帝京篇》之一中,李世民以“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从总体上描写了秦岭之于长安的雄壮与自然美感。在《帝京篇》之五中,又以“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具体表达了峰云相接、云横秦岭的壮丽气象。在《经破薛举战地》中还写了秦岭的“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细腻而深情,清晰而壮丽。除了这些对秦岭山水的咏叹赞美外,李世民还有一首以秦岭命名的《望终南山》。南朝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异常贴切地总结了山水对于人的心灵熏陶和审美影响。李世民生于秦岭脚下,又作《望终南山》歌咏秦岭,秦岭对他的影响可谓深远,他对秦岭的崇敬深沉而真挚。李世民的《望终南山》,无论诗词造诣还是意境风韵,也无论是专题着眼还是深远影响,其以帝王之身的特殊性与尊贵性,千余年来,也恐怕只有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与之媲美吧。

    事实上,李世民对秦岭终南山的咏叹赞美也许存在着个人情怀与故事,更为根本的是:秦岭以其绵延的气派,成为唐朝的国脉护法。唐代诗歌,秦岭南北,可谓比比皆是。论道谈玄的南山庙宇,可以说处处皆有。秦岭北麓,皇宫大宅,绿树掩映,鳞次栉比。台湾学者严耕望先生有《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专论,意者可参焉。

    就政治功能看,秦岭是盛唐的祖山与国脉;就经济资源看,秦岭是盛唐的宝山与靠山;就文化生活看,秦岭则是盛唐的灵山与诗山。圣堂文明与秦岭南山的关系,真谓密哉 !如果要选择一个人来代表盛唐与秦岭的鱼水关系,则非李世民莫属。秦王与秦岭,多么亲切、脉气相通啊 !在《重幸武功》中,李世民以“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从”和“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表达了深秋秦岭的冷峻萧瑟;在一派冷峻萧瑟的野望中,仍不忘给“遥山”抹上多情的“日红”。在自己的出生地武功,李世民与来犯的薛举、薛仁杲父子有过一次激动人心的鏖战。此战和潼关之外与对刘武周决战的胜利,奠定了李世民无可撼动的军事与政治资本是,甚至奠定了其皇帝形象。《经破薛举战地》诗云:“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李世民的确是卓越的军事战略家,“节”——马鞭频频入诗(“武功”“高节”“仗节”)。战争是残酷、冷峻、理性的,李世民选择“秋霜”“冰雪”“依朔吹”入战争画面。“山”,不是“层峦”“梯山”就是“登山”。数量意识与奋战意识宛然。“山”的意识是上下移动,“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请与”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比较一下吧。同样是面对”秋霜“,战争是”日高且朗“,和平是”日遥且红“。”孤屿含霜白“和”遥山带日红“对李世民来说,可以分别代表战争岁月与和平日子两种不同的秦岭印象与景观。和平日子让李世民享受,也让他慵懒。《赋得含峰云》写道:”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玉叶依岩聚,金枝触石分。横天结阵影,逐吹起罗文。非复阳台下,空将惑楚君。“皇帝生活,自然是”玉叶依岩聚,金枝触石分“。”玉叶“”金枝“缠绕中的秦王,”翠楼“即”莲峰“,”晓雾“即”晚云“。在《远山澄碧雾》中,李世民写道:”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仿佛分初月,飘飘度晓风。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享受帝王生活中的李世民,生命基本停止和凝滞,已经日月仿佛啦 !

    从”遥山带日红“的战士深情,到”金枝“”玉叶“陪伴下慢慢的”日光雾“,距离”夕云“”残日“当作”初月“的恍惚梦幻,应该是一步深似一步,理固宜然,情形宛然。青年雨果见到奢华享受的巴尔扎克,说了一句话:”荣耀了,也死了。“还是必须感谢李世民,毕竟是他表现出了帝王那种”荣耀了,也死了。“的尊贵生活。于是李世民的秦岭景观就有三个基本阶段与类型:圈1.”孤屿含霜白“,凄苍悲慨型;圈2.”遥山带日红“,绮丽深情型;圈3.”晓雾“作”晚云“,纤秾宫阁型。

    按说,”孤“与”遥“是两种类型,是相互排斥的,它们之所以在李世民的《重幸武功》并蒂而出,将战争记忆和平至尊融为一身,是战士深情与诗人胸襟的一次本真敞露。此种秦岭之美的描写是独特的,真实的,也仅仅属于”秦王“。这种美,可称之为战争与和平的双融性言说,这种双融性言说,构成秦岭对”秦王“的独特之美。李世民还有一首《冬狩》,也有这种双融之美: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

    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

    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

    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

    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滨游。

    禽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

     

     

    狩猎,并且是在皇家上林苑的狩猎,根本不同于和敌人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真实战争,与其说是人兽之战,毋宁说是人对兽的野性审美。审美的根本特点是自由性,李世民也就在《冬狩》中随意”戈回“ ”骑敛“。他说并不是自己”懒“(洛汭逸),而是想到”渭滨游“。为什么又不去了呢?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响在耳畔吗?肯定是由于一种”忧“,因为”抚辔更招忧“。《冬狩》将战争与和平的矛盾苦闷转换特征,以”秦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表现得很清楚。作为卓越的军事战略家,和平年代让他享受尊贵,也让他苦闷空虚。

    在和平年代对战争岁月的回忆,对李世民来说,是深沉、顽强与无限的。李世民不仅”抚辔“且有《吟饮马》,有昭陵六骏的世界传奇。秦岭也就有了《冬狩》这种战争与和平双融的”秦王“吟。秦岭,作为关中的山河象征,也是长安帝京的永恒背景。李世民的《帝京篇》里的秦岭,就正吹拂着这种”秦王“御风。由于战争与和平的双融身份,秦王对秦岭之美的吟咏也是双重性的:”孤屿含霜白“与”遥山带日红“。用李世民《赋得李》的总结即是:”暂顾晖章侧,还眺灵山林。“到了”晖章侧“的暮年残岁,还能把秦岭视作”灵山“,足见唐太宗李世民的伟大卓越,也足见秦王与秦岭之间的默契与胜缘。李世民作为千古明君,生于渭水河畔的武功馆,逝于秦岭南山的翠微寺。秦王与秦岭的殊胜因缘,似有定数于天。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七、百代始呼大秦岭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国脉秦岭第一章一、秦岭与华夏国家  二、周都的南山  三、秦人•秦地•秦岭   

    四、汉中•汉王•汉水  五、秦岭命名的知识考古学    六、秦王和秦岭    七、百代始呼大秦岭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一章 七、百代始呼大秦岭

    历史终于走到了现代。现代虽然包含时间性因素,但更决定于方法论与人文境界。秦岭的人文地理,其现代划分非常复杂。我们愿意提出三个要素作为参考:其一是科学性,现代人文地理必须吸纳现代科学成果;其二是现代人文的知识学立场;其三是多元的整合驾驭能力。现在看秦岭文化地理的当前语境:圈1.以张国伟《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为代表的秦岭地质学研究;圈2.以史念海《河山集》为代表的秦岭历史地理研究;圈3.以贾平凹《商州三录》、叶广岑《老县城》为代表的秦岭文学表达;圈4.以《秦岭探访》《大秦岭》为代表的秦岭影视作品;圈5.以《西安自然地理》《陕西农业地理》等为代表的自然地理著述。

    《大秦岭》是陕西省委和省政府主持的大型文化项目。它与终南山”入世“一起构成秦岭走向现代、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标志。在《秦岭探访》之后,《大秦岭》是一部影响广泛、高度成功的影视作品。《大秦岭》之”大“,不单指秦岭是一个巍峨广袤的”大“的自然地理实体,也不仅指秦岭是一个深邃悠久的”大“的历史文化载体,更为重要的是,它显示了三秦儿女的大决心、大精神、大期待。秦岭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水平,至为关键 !

    贾平凹的《商州三录》,十五万字。描绘了商州地理上的山明水秀,美丽富饶,表现了商州文化上的野情趣味,神秘传奇。贾平凹笔下的商州,从此走进了文学史,和沈从文的湘西、孙犁的荷花淀一样,把一个充满心灵寄托的故乡,推到了全国读者和秦岭人文地理的研究者面前。《商州初录》写得饱满又精彩丰富,引起了整个华人世界的关注。他不得不续写了第二篇《商州又录》,文字虽然灵气十足,但比起第一篇不论是工夫上还是耐心上,都减弱了很多。但是商州已经成为全国读者期待阅读的一个点。大概一年以后,他又一次重走了商州,又找到了写作题材,就写了《商州再录》。这一次和第一次一样,充满了新的准备,经历过最初的灵动,他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思考。《商州三录》起步于1983年,是迄今为止表述秦岭文学最好的作品。

    史念海先生的《河山集》现在出版了9卷。其中涉及秦岭的历史地理研究,精深厚博,内容丰富,和台湾严耕望先生的《唐代交通图考》第三卷《秦岭仇池地区》,为秦岭历史地理研究的双璧高峰。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秦岭现代人文地理继续前进的坚实基础和可靠驿站。

    《禹贡》《山海经》和《诗经》,是广义秦岭”历史地理“的三大经典和权威著作。广义秦岭,用去了《禹贡》三分之二的篇幅;狭义秦岭,也用去了《禹贡》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中的”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是对秦岭南坡的重要叙述和专题研究。”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是对秦岭北麓的重要叙述和专题研究。其中的”终南、惇物,至于鸟鼠“,是描述秦岭终南山的。”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是描述秦岭华山的。”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和”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是描述西秦岭的嶓冢山。从《禹贡》开端,中经《汉书•地理志》到近代众多的《读史方舆纪要》,属于秦岭的历史地理传统研究。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对于秦岭文化地理而言,《西山经》最为重要。其中的”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是研究华山的经典名篇。”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是研究终南山的经典名篇。对于秦岭文化地理,《山海经》最重要的是10多处对于昆仑山之丘的论述。"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自从汉武帝将《山海经》在的”昆仑之丘“钦定为西域新疆的昆仑山之后,古昆仑成为聚讼焦点。全国有接近20个地方,都被认做是古昆仑。但我们认为,古昆仑即西秦岭的宝鸡天台山。

    《禹贡》是狭义秦岭”历史地理“的经典权威著作,其后继者以《汉书•地理志》为开端代表,我们归到”国脉秦岭“。《山海经》是秦岭神性地理的经典权威著作,其后继者《道德经》为开端经典,我们归到”道观秦岭“《诗经》是秦岭人文地理的经典权威著作,其后继者以”诗唐南山“为经典代表,我们归到”诗品秦岭“。

    秦岭在周朝《诗经》里,被称之为”南山“和”终南山“。在汉唐时期,自班固的《西都赋》”睎秦岭“之后,则”秦岭“与”南山“”终南山“共同使用,仍以后者为多。宋元各代,与唐朝基本相同。宋代的苏轼任职凤翔府时,作诗云:”鸡岭云峡古,龙宫殿宇幽。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明朝”前七子“的何景明在《同王敬夫游至华阳谷闻歌妙曲》中写道:”名邑今重过,终南第一游。山中白云唱,天上彩云流。“到了清代,傅龙标的《牛首山怀古》写道:”南山高亘日苍苍,东流渭水时泱泱。“从汉唐到明清,大抵是”南山“  ”终南山“的名称使用占大多数,而”秦岭“一名居少数。在有唐一代的璀璨诗文中,”秦岭“一词不仅出现的次数少,且常常带有贬义、消极色彩。明清之后,近代以来,无论”秦岭“还是”南山“,更是在文本的文明世界里日趋式微,依稀渺茫;不多的涉猎者,多来自于科考性地理著述。正是在近代以来的科考地理著述中,”秦岭“的出现开始多于”南山“,成为这座巨大山脉的正式”学名“。

    ”秦岭“取代”南山“,历史用去了差不多三千年的沧桑岁月。《大秦岭》之”大“,乃是南山百代复兴之”梦“吧。”大“者,何谓?《孟子•尽心下》告知我们:”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秦岭之”大“,如欲梦想成真,就必须领悟南山的本真之美,就必须回到终南的原初之圣。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二章一、式微式微首阳山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二章一、式微式微首阳山   二、神农迁徙《黑暗传》  三、茶马丝路帝女桑     四、骊山晚照烽火台       五、降龙日落白鹿原      六、商山四皓洛神赋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第二章一、式微式微首阳山  

    ”式微“在古典文化中,是一种黄昏时分望着归巢倦鸟,微茫惆怅。愁容思家的诗韵意境。唐代崔璞有”作牧渐为政,思乡念式微“(《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因成六韵呈军事院》)。王维《渭川田家》的尾句吟道:”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是唐朝山水诗大家,《渭川田家》是山水诗的代表作,是”式微“情深和田园牧歌的审美绝唱。让我们一起欣赏《渭川田家》吧: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首句”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就点出黄昏时分、牛羊牧归的”式微“主体氛围。”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是黄昏时分,田家老翁等候自己的牧童啊。他口里念叨、倚仗等候,多么细腻逼真啊。也许是田家老翁有些焦急了吧,他漫步在绿秀麦田,走到饱蚕眠卧的稀落桑林。碰见锄地回来的乡亲,老翁立即与之聊起天来。聊天中,老翁有一句话是免不了的:”我家的娃,你可看见了吗?“老翁倚仗,田夫荷锄,桑林麦田畔,相见语依依。看到此情此景,诗人不免会想着他自己情感上的精神家园把。山水因田园而温暖与幸福,田园因山水而美丽与富足。田家”野老念牧童“,诗人自己不禁”怅然吟式微“。在《渭川田家》温暖幸福的田园牧歌中,羡慕不已、惆怅万分的诗人,终于经不住咏起《诗经•式微》来:”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黄昏了,黄昏了!晚霞将逝,晚霞将逝!我等待的人啊,为何还不回家。你在泛着夜色的白露中,还是在关中泥泞的路上?等待着,等待着,我等待着你呐!)

    今译将”关中“明确加入了诗的意境,是因为《式微》的发生地应该就是先秦时的《渭川田家》吧。《式微》属于《邶风》,即北部区域,《式微》前一首的《谷风》明确写道:”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清澈的泾河水呀,

             由于渭河 但它的上游——

    仍有澄亮的河湾。

    在你新婚的当日,

    高朋满座的喜宴,

    已经完结之后——

    你仍不屑理我啊!

    懒得撒网了,

    懒得捕鱼了,

    我已多余——

    遑论以后有人来怜恤!

     

     

    今译表明,《式微》与《谷风》一样,是一首爱情伤怀作品,是”家“遇到危机时的心灵悲唱。如果不如此理解,那就无法理解崔璞”“思念式式微,也无法理解王维的”怅然式式微“了。王维诗写得很明白,对“渭川田家”他是羡慕留恋的感情,面对先秦“渭川田家”的“式微不归”感到遗憾,对自己的归宿家园“怅然”。除这两重因素外,王维最“怅然”的,应该还是对“采薇”于首阳山的伯夷的感念。王维《偶然》写道:“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

    《偶然》中,王维认为接舆(楚狂人)击壤的激烈悲慨,完全没必要,《渭川田家》有的是美景幸福啊!在《渭川田家》的恬淡、和谐、幸福的山水中,甚至于伯夷、叔齐的“义举”也变得可笑。渭川田家是如此之美,完全可以“诗意地栖居”,何必要远离,一去不复返呢?在秦岭的田园风光之“美”中,举世高誉的“义人”之行(采薇)遭到质疑;“美”超越了“义”,河山高出了“社稷”啊。

    伯夷、叔齐的故事非常著名,异常感人。其超常之举已够使人迷惑,现在王维的超越之感又让人迷茫。

     

    诗经•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在《诗经•采苓》优美歌唱之后,《论语》和《庄子•让王》都记载了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上的采薇故事。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有《伯夷列传》,而且是列传第一: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於首阳山。

    l

     

    周武王,世之名君,在伯夷、叔齐兄弟俩的绝对尺度面前,仍然无法接受。相互“让王”,没有丝毫名利功名之心,尽管难能可贵,也非绝无仅有,佛陀是古代例子,现代有爱德华二世的例子。佛陀追求解脱,爱德华源于爱情,伯夷、叔齐兄弟因为什么呢?简单说,源于他们心中的“义”!史家认为伯夷、叔齐知“义”,而不知道“宜”,诗人王维认为不必要。分歧归分歧,伯夷、叔齐的故事已是华夏经典,文明美谈。李白作为诗人,明确认同王维的“无必要”观点,他的《行路难》写道:“有耳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伯夷、叔齐自己未必求名,他们采薇首阳山的历史故事却非常著名。现在,国内知名的首阳山有6个:河北迁安首阳山、甘肃渭源县首阳山、山西永济市首阳山、河南偃师市首阳山、山东昌乐县首阳山、陕西户县与周至交界的首阳山。陕西户县与周至交界的首阳山,即秦岭终南的首阳山。根据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比较而言,伯夷、叔齐兄弟采薇的首阳山,应该位于西伯地区秦岭终南首阳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里正是文王的京都沣邑之地。伯夷、叔齐闻文王贤明,来到沣邑,去距离20千米外的秦岭终南首阳山应该最大吧。《庄子•让王》记载的内容是:

     

    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试往观焉。”至于岐阳,武王闻之,使叔旦往见之,与盟曰:“加富二等,就官一列。……今周见殷之乱而遽为政,上谋而下行货,阻兵而保威,割牲而蒙盟以为信,扬行以说众,杀伐以要利,是推乱以易暴也。吾闻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如避之,以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饿死焉。

     

     

    与《史记•伯夷列传》比,《庄子•让王》的记载更加具体明确:伯夷、叔齐“至于岐阳”;“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几乎可以断定,伯夷、叔齐来到了秦岭终南的首阳山。

    秦岭终南首阳山,位于今西安市户县和周至交界,是两县边界白马河的发源地。其东是涝峪西汉高速公路,其西是道教楼观台。这里海拔2720米,北望是辽阔的关中平原,东边是低山丘陵。每天清晨,自然会迎来第一束朝阳,因之伯夷、叔齐叹曰:“奇哉美哉首阳山。”首阳山因而得名,这里又叫香山,香山居士白居易赋诗多首。这里也是佛教的观音山,还有白马河的美丽传说。伯夷、叔齐在首阳山去世后,儒家尊二人为圣贤,道家尊二人为大太白神和二太白神。首阳山庙宇林立,景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留下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其他各兄弟省份的首阳山,也有自己的来历吧,也都源于对伯夷、叔齐的由衷赞叹吧。果如此,伯夷、叔齐兄弟可谓幸矣,他们纯洁的灵魂可以安息了。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国脉秦岭 第二章二、神农迁徙《黑暗传》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二章一、式微式微首阳山   二、神农迁徙《黑暗传》  三、茶马丝路帝女桑     四、骊山晚照烽火台       五、降龙日落白鹿原      六、商山四皓洛神赋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第二章二、神农迁徙《黑暗传》

    在《道德经》里,老子有一句显得太过冷峻的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俗话说:“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其实,从“天人合一”的关系看,风云难测,可以导致人的祸福;天地不仁,也可以让百姓为刍狗。比起平原的风云,秦岭山中的风云,尤为难测,也更为直接地给人们带来祸与福、忧愁和喜乐,风调雨顺,山神保佑,秦岭的山民就会庄稼丰收,生活幸福。反之,非旱即涝,颗粒无收,就直接面对愁云密布的黑暗生活。先说秦岭山区之旱吧。

    2006年9月28日《新华纵横》中《直击安康旱灾》报道:“陕西省安康市位于秦岭南麓,它所辖的九县一区在今年6、7、8三个月连续出现了罕见的少雨干旱、持续高温天气,遭受了50年不遇的旱灾,而流经安康市的汉江更是出现了自1935年汉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低水位。全市112座水库、1.5万个堰塘和43万口水窖的蓄水基本耗完,其中有35万人饮水困难,预计今年秋粮将总体减产30%,受旱灾影响,部分困难家庭今年秋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与旱灾相对应的是涝灾。2010年7月中旬,陕南安康市出现了继1983年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三秦都市报》记者张毅伟、冀晖报道:”7月21日上午,经受山洪、泥石流侵袭之后的岚皋县四季乡再次遭到山体滑坡的威胁,百万平方米山体出现险情,住在山下的200余群众紧急撤离。据了解,木竹村失踪的20人中14人尸体已经找到,目前仍有6人失踪,搜寻工作仍在进行。“

    秦岭山区,历史上的旱涝灾害也许更为严重。与今日信息的方便发达比,秦岭山区历史上的旱涝灾害,更多存储于人们的黑暗记忆之中;自然界的旱涝灾害,无疑是山区人民历史上最深刻的黑暗记忆。战争和匪乱又是山区人民对历史的黑暗记忆。自然的黑暗记忆、历史的黑暗记忆,是山区带有普遍性的集体意识。就秦岭山区尤其秦岭东南的陕南地区和湖北神农架地区而言,除了自然的黑暗记忆和历史的黑暗记忆之外,他们还有一个文明传说的黑暗记忆:这就是围绕着炎帝神农的精神祭奠与追思。历史上的旱灾,有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历史上的洪灾,既有大禹治水的伟大文明,还有精卫填海的深刻寓言。精卫填海的寓言之所以深刻,就在于它是双重的黑暗记忆:一方面,它是对自然界洪灾的黑暗记忆;另一方面,它是对历史悲剧的黑暗记忆。精卫是炎帝神农的女儿,炎帝在与黄帝部落的阪泉之战中失败了。阪泉之战的具体位置,今日有集中说法。”阪泉之战“中的”泉“,已经透露了战争中的”水“的消息。作为炎帝神农的女儿,精卫填海无疑包括了”阪泉之战“中对”水“的黑暗记忆。阪泉之战的具体位置,尽管人们尚有分歧,阪泉之战发生于秦岭以北的关中和中原地区则毫无疑问。阪泉之战后,中原地区的炎帝与黄帝部落实行了大融合,构成炎黄文明。从秦岭北麓中原地区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秦岭东南角落的炎帝部落成员,生活于湖北省神农架地区,由于地理的独立封闭,仍然保持了对文明初期的黑暗记忆。这就是秦岭东南神农架地区,出现《黑暗传》的基本缘由和背景。

    《黑暗传》被誉为”汉民族第一部神话史诗“,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于湖北神农架山区。神农架,属于广义秦岭山系的东南部区域,丹江汉水之南岸,陕、豫、鄂三省交界之地;从纬度上看,处于北纬32°上下、与陕西安康东西平行。神农架的命名本身,即来自于炎帝部族的迁徙活动。

    《黑暗传》的内容风格由三个要素构成:圈1.北方平原的华夏神话;圈2.南方巴楚的巫术活动;圈3.山区民间的歌谣形式。

    其《开场歌》:”盘古分了天和地“  ”神农皇帝尝百草“和《天地玄黄》中的”昆仑之山产万物“  ”无极太极有两仪“  ”重整山河分九州“,其北方文明的华夏内容与框架非常清楚。而当北方华夏文化文明已走上”理性化“道路的时候,地处绝岭高山的巴楚仍保持”巫术化“。渭河北方的”理性化“特征,我们可以姜子牙和老子为例证。姜子牙在伐殷商之前,按照传统卜了一卦,结果是”凶“,姜子牙即将卜龟扔在地上,按照人的判断继续进行灭商的战争步伐。老子是春秋人,在终南山所著的《道德经》中已写道:”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也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这话说得多么清楚、深刻与沉痛啊!神话伤人、巫术伤人、政治伤人的理由和黑暗性,以道观之,应该告别历史了!”道“既是人的理性也是人的灵性。与姜子牙的政治军事理性和《道德经》的天地人理性态度相反,在秦岭的东南方,政治军事失败了的屈原,一方面写出对神话历史充满怀疑的《天问》,一方面仍创作来自于天堂的人间《九歌》:包括玉皇大帝的《东君太一》、云神的《云中君》、水神《河伯》与《山鬼》。李振华先生指出:”山鬼即山神,这首诗的山神指的是巫山神女。“”巫山“,所有巫术、巫女和巫活动的山啊 !所谓”理性“即已有个体判断的灵性之光。而巫术,即主体尚未走上理性化之道。尚未获得灵性之光,所面对便仍然是黑暗世界与世界黑暗:”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是主体世界黑暗;”杳冥冥兮羌昼晦“,是客体黑暗世界。与屈原个体高级的《山鬼》吟唱相比,《黑暗传》是巴楚民间的神话史诗:”黑水平天下“   ”天地玄黄“   ”阳间没有阴间强“……悲惨的苦难记忆、神话的黑暗美学如出一辙,符契若节。如果说《黑暗传》巫术民谣成分来自于深山绝岭中的巴山楚水,它的华夏内容则是神农氏迁徙带过去的。炎帝部落从秦岭西北宝鸡地区,迁徙至秦岭东南神农架地区的背景过程,唐群的《炎帝和炎帝陵》一书,所述甚详。

    《黑暗传》的出现,给秦岭的文化分水岭意义予以戏剧性对比。在秦岭西北方向的终南山,2000年前已经出现了《道德经》的超然的深湛灵性。在秦岭东南方向的神农架,2000多年来,民间一直传唱着浑然神话的《黑暗传》巫歌。这既可以视作秦岭西北终南山和东南神农架的太极对应,也可以看成《道德经》和《黑暗传》的山歌对唱。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二章三、茶马丝路帝女桑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二章一、式微式微首阳山   二、神农迁徙《黑暗传》  三、茶马丝路帝女桑     四、骊山晚照烽火台       五、降龙日落白鹿原      六、商山四皓洛神赋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第二章三、茶马丝路帝女桑   

     

    历史上有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中心城市是汉唐首都长安。丝路的开创者是秦岭汉中的张骞。丝绸之路,形成于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岔点就在楼兰。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贴切的名字。中国是最早开始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丝绸之路与秦岭南坡北麓的茂盛桑林直接相关。《诗经•南山有台》唱云:”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之君子,邦家之光。”《诗经•桑柔》唱云:“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采下民。“《诗经•桑扈》中的“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描写了秦岭桑林中的鸟儿翻飞和人文生活。《诗经•丝衣》中的“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则写的是源于桑蚕的丝绸衣饰和祭祀礼仪。而《易经•系辞》:“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写的又是在殷纣王迫害下,周文王在终南山茂密桑林中的逃亡生涯。在《诗经》之后,唐代诗歌更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王维《渭川田家》),“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把秦岭山下的农桑田园景象推进人类永远的文明世界。特别是,白居易在终南山下周至县任职时所作的《观刈麦》,“农桑”并提,可见桑林、养蚕、丝绸商业在秦岭一带的发达繁荣 !今日,秦岭终南山,仍然有桑镇、桑树园、乌桑峪和众多的桑树坪。汉唐两朝用丝绸、茶叶,换回西域民族的千万马匹,为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重要先声。茶马互市的最重要区域,即丝绸之路和秦岭古道。

    20世纪80年代,差不多与《丝路花雨》在“京畿”长安与北京相继盛演的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英语文章Lady   Silkworm(蚕花娘子),不仅将“蚕花娘子”的美丽给了杭州姑娘,并且将“桑林” “蚕茧”以及丝绸的起源,都从秦岭“南移”到了西湖两岸。《易经•系辞》:“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流失的秦岭古代文明,看来也得“系于苞桑”啊 !

    “桑林”  “蚕茧”以及丝绸的起源,从华夏文明的高度看,无疑是来自炎帝神农。《神农本草经》记载:“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具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之功效。”今日桑树科中,尚有神农桑。神农发明桑,属于《神农本草经》的众多发现之一。神农氏起步于西秦岭陈仓宝鸡,后迁徙于巴山高岭的湖北神农架。苏杭的丝绸文明,应该是神农氏部落抵达湖北神农架后,进一步沿着江汉水陆交通传播的。今日在西秦岭的宝鸡地区,不仅流传着众多的神农桑故事,还盛传着帝女桑的优美神话。

    《太平御览》引用《广异记》记载:“南方赤帝女学道得仙,居南阳愕山桑树上,正月一日衔柴做巢,至十五日成,或作白鹊,或女人。赤帝见之悲恸,诱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炎帝的二女儿向神仙赤松子学道,后修炼成仙,化为白鹊,在南阳愕山桑树上做巢。炎帝见爱女变成这般模样,心里很难过,叫她下树,她就是不肯。于是炎帝用火烧树,逼她下地,帝女在火中焚化升天。这棵大树就被命名为“帝女桑”。《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五十里曰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馀,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唐上官仪《春日》诗:“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亦省作“帝桑”。唐卢照邻《山林休日田家》诗:“径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帝女桑,来自于帝女之“丧”啊 !帝女桑的蔚盛美景,来自于炎帝女儿魂血的美丽升华。如果Lady  Silkworm 能参考一下《宝鸡炎帝传说》,尤其参考一下其中的“帝女桑”神话,那么,“蚕花娘子”的善良形象,一定会更为美丽感人。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第二章四、骊山晚照烽火台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二章一、式微式微首阳山   二、神农迁徙《黑暗传》  三、茶马丝路帝女桑     四、骊山晚照烽火台       五、降龙日落白鹿原      六、商山四皓洛神赋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第二章四、骊山晚照烽火台   

    在某种程度上,盛唐耐烧华夏文明的顶峰与绝唱,也是秦岭人文地理辉煌时期的挽歌和晚照。骊山晚照是一种超越象征意义的历史深沉启迪。

    唐朝之后,经过五代之乱,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北宋末,二帝被掳,发生了“靖康耻”和“臣子恨”。南宋退到长江流域,华夏文明的故乡黄河流域,已在今日少数民族同胞的祖先——先是女真族金国,后是蒙古族元朝的金戈铁马面前,换代易主。南宋偏安一隅的京都“临安”与汉唐闻名世界的“长安”,仅就名称而言,是怎样的一种鲜明的不同意味啊 !南宋之后,蒙古民族进驻中原,建立元朝。中经朱明一朝,又是满族的大清王朝。大清王朝覆灭,中国进入近代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华夏国家的文明江山,真正是风烛残年,苟延残喘,日暮穷途,金鼎半毁 !与此对应,唐朝之后,长安的国都历史宣告终结,秦地与京畿历史开始告别。

    周秦汉唐,定都于关中长安,不仅地理位置稳定,天下意识和图景也相对稳定明确。尤其汉唐两朝,既以盛世著称,亦显现出相当开放、宽容、大气的天下意识与图景。而其他非定都于关中长安的王朝,要么短命,要么动荡,要么孱弱,既无明确大气建设性的天下意识和图景,也无以天下为己任的风范与中心的首都的气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沙学浚等学者才说:“自唐以后,即西安丧失了首都位置价值以后,中国几乎不曾有过’首都‘。”

    盛唐之后,国力式微,华夏暗淡;骊山晚照,在文明的记忆和体味中,确是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骊山为关中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地,故名。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横亘25千米,南北宽约13.7千米,海拔1302米。自然景观秀美,文物景点驰名中外。远在上古时期,传说这里曾是女娲“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在此烽火戏诸侯;唐朝时,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出凄美的爱情故事。山下华清池内有唐玄宗和杨贵妃洗浴池遗址。稍远处有秦始皇陵墓、秦兵马俑坑。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骊山脚下。

    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却变本加厉地剥削贫苦民众,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他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周幽王为博取褒姒一笑,出重金下令群臣献计,虢石父献上了“烽火戏诸侯”的计策。大臣郑伯友劝阻,周幽王不听,在骊山上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烽火台上起了狼烟,以为犬戎进犯,赶快带领兵马来救。不料赶到时,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幽王烽火戏诸侯果然博得褒姒一笑,但也失信于诸侯。后来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镐京的消息,惊慌失措,连忙下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燃起来了,可是诸侯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攻打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犬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史称“烽火一笑失天下”。这是汉民族国家第一次遭到少数民族“教训”,也是骊山晚照烽火台的首次历史亮相。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它南依层峦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高大的墓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有人赞誉说: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的秦始皇帝陵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古风•秦王扫六合》)。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大诗人李白笔下,既讴歌了秦始皇的辉煌业绩,也描述了建造骊山陵墓工程的浩大气势。秦始皇13岁亲政,陵园营建工程也随之开始了。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大将军章邯负责监工。到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38年,时间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要长8年。前后共征集了72万人力,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秦始皇帝陵,建在骊山,也是这位“横扫六合,虎视何雄”的千古一帝的“骊山晚照烽火台”。毁掉秦始皇骊山陵墓和江山的,是项羽的心中怒火和手中烽火。

    “骊山晚照烽火台”的最后隆重演出便是在唐朝。唐朝的"骊山晚照烽火台",华清池替代烽火台,成为重要角色。华清池位于西安东约30千米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以资游幸。冬天利用温泉水在墙内循环制成暖气,每当雪花飘舞时,到了这里便落雪为霜,故名飞霜殿。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唐天宝六年(747年)扩建后,唐朝第七个皇帝唐玄宗每年偕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飞霜殿原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白居易《长恨歌》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安史之乱”使唐玄宗梦破碎、贵妃亡。唐朝的“骊山晚照烽火台”正式亮相。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后来,洛阳失守,潼关告破。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史思明军队占领长安都城。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省兴平市西北11.5千米),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唐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诗人白居易写下风情万千、令人欷歔不已的浪漫绝唱《长恨歌》。“安史之乱”的主力部队,是安禄山部队和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少数民族组成的15万联军。安禄山本人,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唐朝的“骊山晚照烽火台”和西周的“骊山晚照烽火台”有着惊人的相似:圈1.帝王因美人失去江山;圈2.少数民族的参与主乱。白居易《长恨歌》和后来南宋岳飞“臣子恨”的历史区别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恨歌虽长,仍有尽时;而岳飞的“臣子恨”,才真正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

    唐代之后,华夏民族国家不再以秦地为京畿,而“骊山晚照烽火台”的悲剧,变得更加让人窒息和绝望。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二章五、降龙日落白鹿原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二章一、式微式微首阳山   二、神农迁徙《黑暗传》  三、茶马丝路帝女桑     四、骊山晚照烽火台       五、降龙日落白鹿原      六、商山四皓洛神赋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第二章 五、降龙日落白鹿原 

    “塬”,是“台塬”的简称。地貌上,“台塬”低于崇山,高于平原,是崇山与平原、石质与土壤的结合部与混合区域。由于受高山流水的长年侵蚀切割,山前丘陵地带形成相对独立而隆起的“台子”,地貌学上称之为“台塬”。如关中文明历史上,就有著名的五丈原、乐游原、杜陵原和白鹿原。西安东南郊的白鹿原,东有灞河,西过浐水,北瞰关中平原,南望高兀秦岭,是长安古都台塬地貌的典型代表。与白鹿原隔浐河对峙相望的,是杜(少)陵原。杜陵原东边是浐河,西边是yu 河,比白鹿原低矮,王风御气,诗韵隽永,两者相若。从文化人类学眼光看,台塬地貌至少有三大人文意义:圈1.人类先民的摇篮;圈2.登高的节日审美性;圈3.降龙栖凤的皇家墓园区。白鹿原东边的蓝田猿人遗址,已是闻名世界的人类先民的永远纪念遗址。宝鸡的姜城堡,从地貌学上看,一眼望去就是夹在秦岭与河谷之间的丰美台塬,是炎帝神农氏的故乡。最为朴素地看,台塬成为先民们的摇篮乃与水有关:洪水暴发,登上塬顶可以避过洪流;干旱少雨,可下到谷底的河流汲水。和蓝田猿人先民遗址南北相望的,是闻名于世的半坡遗址。“半坡”,多么形象,直观而生动啊 !它的名称,多么传神地道出了“台塬”与人类摇篮的胞胎血缘 !

    说到台塬之于人类的登高审美节日意义,也许举出乐游原的名字就够了。“乐游”就表明了人类对“台塬”审美节日意义的自觉与发现。平原太低,不具备登高望远的节日审美诉求,崇山太高,又不具备节日审美的日常品格。相形之下,只有不高不低的台塬地貌,乃是人类节日审美理想的登高之地与“乐游”之所。王维脍炙人口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人”,即王维,当时也许就在长安的乐游原或少陵原上。

    李白《杜陵绝句》写道: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李商隐《乐游原》写道: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首唐诗,皆名家名诗,各有特色风格。比较而言,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佳。李白大气磅礴,只有太白山那样的崇山峻岭,或者太白山那样的峭拔绝岩,才能够激发出他的创作冲动,杜陵原显然未能激起李白的激情灵感。《杜陵绝句》也只是在写景中,流露出平静中的迷蒙。李商隐的《乐游原》,一向为人称道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妙处是:“驱车登古原”本来是为了排遣“意不适”的苦恼,“无限好”的夕阳美景似乎满足了诗人的初衷和愿望。夕阳是“无限好”,小小的“意不适”何足道 !刚刚打发走“向晚”的“意不适”,“近黄昏”的夕阳又引起新的惆怅。“只是近黄昏”的“只是”甚妙,“无限好”中的满足,“近黄昏”中的缺憾,审美心理的辩证法,由“只是”独扛。而只有在空间地貌上,登上乐游原,才能在时间上多留一会儿“无限好”的夕阳美景的道理,尽在其中了。与《乐游原》相比,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胜在审美文化学:其一,“九月九日”,是华夏重阳节,是“佳节”。节日是人类文化学的重要课题,有超越个体心理的普遍品格。其二,华夏文明的重阳节,有登高习俗。王维即在重阳节来到西安东南郊的乐游原。据说此诗是王维17岁所作。真如此,王维才情上不服李白,还是因为有资本吧。

    秦岭台塬地貌最为直观或壮观的历史功能,还是作为帝王们的日落墓地。陕西共有89座帝王陵。这一座座埋藏在地底下的“金字塔”,让中华文明发祥地和梦幻中心的陕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神秘莫测,辉煌大气。帝王陵墓崇尚厚葬,藏龙栖凤,堆金砌玉,大量奇珍异宝被埋藏在三秦大地。每一座帝王陵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西汉十一陵分布两地:一处为汉长安城北至西北的咸阳塬陵区;另一处即长安城东南陵区,包括白鹿原至杜陵原一带,分别有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诸陵中,以汉文帝霸陵和骊山秦皇帝陵,与秦岭北麓台塬的关系最为密切和典型。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本质,先是被风水方士弄得虚诞,后被历史学者搞得繁琐,既无“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古语洞悟,更乏明快阳刚的现代眼光。倒是吕思勉“风水之始,避风及水而已”,差不多天机道破。何以“避风及水”?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对诸葛亮在五丈原的描述:“孔明强支病体……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罗贯中的几句文学描述胜过千册的史书记录,揭示了皇陵风水避风及水的根源与本质。台塬地理,既避风也避水,还能兼顾看护墓园的方便程度。避风,台塬体制隆起高大;避水,台塬地累积层土层;“方便”指交通的易达与都城的近距。因之,围绕都城南北的台塬被誉之为“龙岗”,是降龙魂归之地,是凤栖落日之所。有意思的是,诸葛亮出身于南阳卧龙岗,身卧于龙岗地脉的五丈原,用他的话,也算“天意”吧。“万间宫阙都做了土”,皇陵台塬本属于土。真正让自己流芳百世的,还是各自事业的正义性与辉煌程度。就现代文化看,让三秦人民普遍对台塬文化感兴趣的还是陈忠实的《白鹿原》。白鹿在历史文化上,既是白鹿原的精灵与传奇,也是秦岭台塬文化的现代象征。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第二章六、商山四皓洛神赋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二章一、式微式微首阳山   二、神农迁徙《黑暗传》  三、茶马丝路帝女桑     四、骊山晚照烽火台       五、降龙日落白鹿原      六、商山四皓洛神赋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第二章 六、商山四皓洛神赋

    陕西东秦岭南坡是商洛地区,商洛市因商山洛水而得名。商山位于距丹凤县城西7.5千米的丹江南岸,诗情画意之地,古人以“势斗嵩(山)并华(山),名欺霍(山)与潜(山)”言其高峻;以“危石蹲虎脚,松老咤龙髯”言其奇秀;以“溪寂钟还度,林昏锡独鸣”言其静幽;以“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言其高洁,历来为人们所向往。唐代之前,山坳即建商山寺,至明、清时,其内有四皓庙3间、关帝庙3间及唐玄宗所封土地庙3间、佛殿3间、左右厢房20余间。

    龙飞凤舞乃华夏文明的精神图像,秦岭深深地烙上了龙凤文化的印记。秦岭就经常被比喻成华夏文明的一条龙脉,一条随国运摆动起伏的中央龙脉。秦岭之西的陇县为龙门洞,蓝田到秦岭南坡的商洛境内有黑龙口。尽管南五台有降龙寺,民间也流传各种屠龙术,仍然未能影响龙在秦岭云空的高飞远翔。汉中的刘邦被喻作潜龙,商山四皓被看成栖凤,商山就位于丹凤县,境内就有凤栖山,商山四皓真是飞翔深山林木、炼己自牧的凤凰吧。

    商山四皓是秦始皇时期的四位名学博士,即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人为躲避秦朝暴政,隐居商山。西汉初建,四皓谢绝刘邦扶政的要求,但皇权动荡危乱之时,四皓出山相助,功成而不居高官,重回商山隐居。因其出山时皆已年逾八十,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四皓隐居商山,葬于山脚,使商山名垂青史,誉满华夏。

    李白《商山四皓》写道:

    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

    偃卧松雪间,冥翳不可识。

    云窗拂青霭,石壁横翠色。

    龙虎方战争,于焉自休息。

    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

    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

    一行佐明圣,倏起生羽翼。

    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胸臆。

    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难测。

    飞声塞天衢,万古仰遗则。

     

    相比于商山,洛水可谓“上善若水,隐而不名”。其实,洛水在古时名气很大,经常与黄河同源异出,相提并论。《易经•系辞上》云:“河生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出图者”,黄河之谓也;“出书者”,洛水之谓也。以此为据,孔子对自己的命运深以为憾,在《论语•子罕》中叹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洛水发源于华山之阳(南坡),古有华阳之称。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十五《洛水》中写道:“洛水出京兆上洛县灌举山。”在洛水群山,阮籍作《大人先生传》。李泽厚、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对阮籍的《大人先生传》有深刻描述。李、刘敏锐地捕捉到了阮籍的思想风骨与特色,但言阮籍是靠“假想”塑造出一个“大人先生”,有待商榷。据《水经注》载,阮籍是遇到了“大人先生”。作为一个“思想史”的旁证,屈原《渔父》中的“渔父”、孔子《论语•微子》中的“隐者也”,皆是阮籍笔下的“大人先生”。屈原是碰见“渔父”,孔子是碰见“隐者也”,阮籍的大人先生也是碰见而非“假想”。阮籍记录的“大人先生”,不是商山四皓,但可能 是商山四皓的弟子们。在洛水高山,有正统入官者,如商鞅;有退避隐逸者,如四皓;更有男耕女织,“关关雎鸠”,托命于爱情世界者,如曹植的《洛神赋》。

    “洛神”者,即洛水的女神与爱神,美女由于爱的悲剧而升华,成为“洛神”。曹植的《洛神赋》,即是对美女爱神的深情颂歌。《洛神赋》是魏蜀吴三国时代的魏文帝登基的第三年,曹植“济洛川朝京师”。魏文帝曹丕是曹植的哥哥,已经做了三年皇帝。曹植在太子政治斗争中落败。著名的《七步诗》,是曹植曾经面临的黑暗与危机写照,《洛神赋》则是他内心的光明与希望表现。曹植借鉴宋玉楚辞,而作《洛神赋》。在这“祛魅”的昌明时代,我们无妨将曹植的“洛神”称之为“洛女”或“洛妃”。写洛女的整体之美,曹植云“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写其曼妙,则“太阳升霞,芙蓉出波”;写起丽质,则“延颈秀顶,皓质呈露”。曹植不吝其墨,大施其才,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洛水商山华贵曼妙的“爱”与“美”的女神。曹植的《洛神赋》,对我们理解秦岭人文地理的意义有两个:其一,在洛水商山,有巴楚文化的丰富遗存,借鉴宋玉即是明证。其二,除了主流仕途的商鞅与隐逸的四皓,人们的生活价值也可以寄托在“男耕女织”或“关关雎鸠”的个体爱情与家园之中。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一、秦岭“山坡羊”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一、秦岭“山坡羊”二、南山《卖炭翁》 

    三、国脉《千金方》      四、天都《阿房宫》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一、秦岭“山坡羊”

    跟盛世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比,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名气要小得多。然而,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却分量甚重,影响甚大。几年前,央视《秦岭探访》节目对《山坡羊•潼关怀古》做过介绍,作家张承志对《山坡羊•潼关怀古》更是推崇备至:“这是我推崇为第一的古诗。”《山坡羊•潼关怀古》唱云: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1270——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济南(今属山东)人。1329年关中大旱,应召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忙于赈灾事宜,积劳成疾,任职仅4个月,死于任所。诗人站在潼关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是黄河急流。潼关,雄伟险要的潼关,古来兵家必争的潼关啊 !华夏历史分界和象征的潼关啊 !那么,联系秦岭的文化地理背景,人们会问:《山坡羊•潼关怀古》的震撼性与魅力何其大,在秦岭文化地理中的独特性与位置何在呢?可以从三个角度说明:

    其一,从“节彼南山,维石岩岩”的《诗经》开始,中国诗学统治性的主张便是“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以中庸为仁,以中和为美。《诗》三百篇是孔子删节的,据说删订之前有三千多首。被删掉的诗歌中,可能就有“哀即伤” “怨而怒”的极端“愤怒”诗篇。从孔子确立“怨而不怒”诗学标准开始,中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庸为仁、中和为美的诗学从而成为官学。这种源自《诗经•大雅》的官方诗学,尽管在盛唐就遭到李白、杜甫的批判质疑,但有唐一代的秦岭南山诗,要么是“斜阳落墟里”的宁静田园雅致,要么是“秦川雄帝京”的锦上添花大颂,最多仍然是“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的“怨而不怒”讽诵。“哀而伤” “怨而怒”的诗风直接意味着对朝廷的政治权力不再抱有理想和希望,这是就诗人立场的主动选择而言;就消极方面看,“离经叛道”的“怨而怒”诗风,会招惹来自国家机器的暴力征伐和威胁。诗风的剑拔弩张,会引来剑拔弩张的后果。

    其二,唐朝之后,五代战乱,陈桥兵变,宋帝被虏……华夏中国的封建王朝与文化力量日薄西山,渐趋式微,腐朽沦落。尤其是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掳至北国井底之下,是对民族尊严的严重打击 !张养浩所处的元朝,是骁勇的蒙古民族的天下,对汉人的自信又是彻底否定 !黑暗逼出了激烈,痛苦逼出了决绝,失望逼出了愤怒。华夏底层的民间社会,本来就从未泯灭的朴实、血性和豪情……开始得到自由知识者的结晶、表达和提炼升华。在元代文学中,出现了关汉卿激烈正义的《窦娥冤》,出现了凌冽正派的“黑包公”以及瓦岗山与梁山的起义英雄。在一片正义愤怒的文化氛围中,诗人张养浩选择了“潼关怀古”与“山坡羊”,可谓深中肯綮,直奔华夏文明之命门 !

    其三,潼关之西的长安,是大唐京都与汉人辉煌的象征;潼关之东的开封,是北宋的都城与汉人耻辱的象征。潼关还是西周与东周、西汉与东汉的分水岭,是治与乱、盛与衰的分水岭。张养浩的“怀古”才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正义愤怒的他,一笔抹掉兴亡的轮回和区别意义。”王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西都即长安,关中让人伤心,帝王宫阙来自于”土“又还归于”土“。”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只有大地与秦岭才永恒存在。元朝之后,秦岭山下的潼关更是见证了慈禧的仓皇而逃,日本的浓烈炮火。全民族终于集体唱出了历史性的”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那么,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开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既恢复了被黑暗历史淹没了的”怨而怒“的国风传统,更是民族未来歌声的先知预见。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除”怀古“之内容让人惊心动魄,遐想无限之外,”山坡羊“的词牌选择,更是耐人回味咀嚼。王朝象征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那么,秦岭遍地的”山坡羊“呢?秦岭山坡上的羊群,有着怎样的历史与生活?几年前,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风靡全国。其实,元代官员诗人张养浩就在潼关怀古,以”山坡羊“的题目提出了秦岭的山坡羊问题——或曰他不仅提出了以朱鹮、羚羊、金丝猴为象征的秦岭大自然环境中的动物世界问题,尤其从与人文地理文化关系更为密切的羊、牛、犬等家畜,更为真实地追问了秦岭动物的历史与生活世界。就说秦岭的”“山坡羊吧。

    羊是中华文明的普遍属物,也是华夏文化的核心价值。人类文明的最高追求,即”真“  ”善“和  ”美“的世界。”善“   ”美“都来自于羊,都与羊密切相关 !汉语文化经典中,”亡羊补牢“  ”温顺如羊“   ”三羊开泰“   ”苏武牧羊“,皆日常熟词成语。《诗经》有《羔羊》篇:”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仅《羔裘》一题,《诗经》就有三篇。特别是《小雅•无羊》,在《节南山》之前,写的就是秦岭的山坡羊。诗中写道: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或糇。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谁说你没有羊?一群就是三百只。谁说你没有牛?七尺高的九十头。你的羊群到来时,只见羊角齐簇簇。你的牛群到来时,反刍时候把耳摇。

    有的奔跑下高丘,有的池边作小饮,有的睡着有的游逛。你到这里来放牧,披戴蓑衣与斗笠,有时背着干粮饼。牛羊毛色三十种,牺牲足够祀神灵。

    你到这里来放牧,边伐粗柴与细草,边猎雌雄天上禽。你的羊群到来时,羊儿小心紧随行,不走失也不散群。只要轻轻一挥手,全都跃登满坡顶。

     

    许许多多牛羊聚集在一起,该有何等气象?倘若运用”羊来如云“  ”牛来如潮“来比拟,也算得形象了。但此诗作者显然不满足于此类平庸的比喻,他巧妙地选择了牛羊上半身最富特征的耳、角,以”濈濈“  ”湿湿“稍以勾勒,那(羊)众角簇立、(牛)群耳耸动的奇妙景象,便逼真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这样一种全不借助比兴,而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梅尧臣语)的直赋笔墨,无疑是高超的 !

    第二、三章描摹放牧中牛羊的动静之态和牧人的娴熟技艺。”或降“三句写散布四近的牛羊何其自得:有的在山坡缓缓”散步“,有的在下水涧俯首饮水,有的躺卧草间似乎睡着了,但那耳朵的陡然耸动、嘴角的细咀慢嚼,不分明告诉你它们正醒着么?此刻的牧人又在干些什么?他正肩披蓑衣、头顶斗笠,或砍伐着柴薪,或猎取着飞禽 !一时间蓝天、绿树、青草、白云,山上、池边、羊牛、牧人,交织成了一幅多么清丽的放牧图景 !图景是色彩缤纷的,诗中用的却纯是白描,而且运笔变化多端:先分写牛羊、牧人,节奏舒缓,轻笔点染,变现着一种悠长的抒情韵味。(潘啸龙)

    这就是秦岭的山坡羊。

    《诗经》中这首著名的牧羊之歌,那位编订者竟然取名为《无羊》 !还是要感谢那位编订者,毕竟给我们留下了这篇宝贵的牧羊之歌。《无羊》属于《小雅》,《小雅》是京城雅歌。周朝的京城,就是秦岭终南山下的丰京和镐京。紧接着这首牧羊之歌——《无羊》及《节南山》,还有《信南山》,几乎可以肯定,《无羊》中的羊群,是描写来自秦岭的山坡羊。在周朝《诗经》牧羊之歌后,秦朝的祭祀之礼,动辄就是百头牛、千头羊。汉代羊群之多,今日画像砖也经常能见到羊的形象。

    在古代秦岭的广阔山村,七八只羊,两三头牛,再加上几亩玉米、土豆和油菜花,就是幸福美满的田园景象。权德舆的《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诗中的”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写到了秦岭遍野的羊肠小道。李白著名的《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写出了京城”得意人生“中的烹羊内容。是啊,羊群在古代秦岭的广阔山村,直接意味着幸福生活。王维的《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疏。“

    这就是秦岭的山坡羊。

    这种秦岭山坡的田园美景,来自大自然的丰沛吐露与眷顾,不仅以远离苛政为前提,也是超越历史的人与动物的天道公存,这也是自然的。就《渭川田家》的历史性而言,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说秦岭的”山坡羊“是”兴,百姓苦“,简单化绝对化了;就《渭川田家》的自然性而言,无论王朝”兴“也罢”亡“也罢,只要”官“不贪,也不乱,秦岭的牛羊世界是自给自足的,天然满足的。就此而言,王朝的历史真实本身对其一直是伤害、掠夺与负面的。首先是”国税“征讨和国家支出。成语”亡羊补牢“中的”牢“,指饲养牛养之圈。”牢“的另一含义即国家社会祭祀,直接与”羊“有关。《礼记•王制》指出:”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这里的”社稷“有专指含义,指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各神。太牢的祭祀活动中,牛羊猪三样俱全;少牢呢,则只有羊与猪。《诗经•旱麓》:”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骍牡“指赤公牛,按照《礼记》,羊也是少不了的。

    《诗经•生民》的祭祀,羊直接来到祭台:”诞我祀如何?……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这是盛大的节日,忙碌、热闹、庄严与神圣。取“羝”——大公羊作为祭品,既是国享也是人道世界。不要担心残酷与“牺牲”——从牛羊作祭品而来,需要关心的只是”牺牲“的性质、位置与意义。牛羊作为祭品的性质与意义十分明确:”以兴嗣岁“,”羊“以此进入永恒性的”善“的世界与”美“的世界。在《行苇》中,作者以”敦彼行苇,牛羊弗践履“,与牛羊亲切对话。在《我将》中,以”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表明牛羊与天道的联通途径与言说,甚至就在祭祀牛羊的《生民》篇,作者也写都:”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真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牛羊一字排开,庇护了刚出生的后稷——周人的祖先。秦岭的牛羊,与秦岭的”平林“  ”鸟“  ”隘巷“一样,在这里成为周人伟大祖先——后稷的出生环境,救命恩人,保护灵物—— 一句话,是”善“与”美“的世界。

    这就是秦岭的山坡羊。

    从周秦汉唐,至元明清近代,我们所消费的秦岭山坡羊不会比先人少,我们所牺牲的秦岭山坡羊只会比先人多。然而,2000年来,我们对秦岭山坡羊的诗与歌呢?甚少,更不要说对秦岭山坡羊的灵性描写了。秦岭山坡羊,不仅生命与意义,连其”美、善“的灵性也一并消逝于历史与王朝的黑暗中。这也许就是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选择秦岭山坡羊的基本缘由与背景。张养浩在”潼关怀古“,曲牌名”山坡羊“内容却无”山坡羊“字眼。几年前,美国电影《沉默的羔羊》夺得奥斯卡大奖,大获成功。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被誉为”古代第一首诗“,其根本原因与意义就在于:他以沉默的方式讲述了秦岭山坡羊的故事,那个沉默了千年的”美“与”善“的真实世界。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 二、南山《卖炭翁》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一、秦岭“山坡羊”二、南山《卖炭翁》 

     

    三、国脉《千金方》      四、天都《阿房宫》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二、南山《卖炭翁》 

    白居易的《卖炭瓮》,全诗写道:

     

    卖炭瓮,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的《卖炭瓮》是唐乐府诗名篇,平实晓畅,国人喜爱。然而,越是熟知,就越是难知;越是普通,就越显深奥。从秦岭文化地理角度来看,白居易在《卖炭瓮》中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很少人注意,更谈不上回答。

    其一,是“卖炭瓮”的社会身份,就颇晦蔽。从诗的题目来看,这几乎不成问题,分明已经告诉我们他的社会身份是“卖炭瓮”嘛。诗的首句“卖炭瓮,发行烧炭南山中”,就表明“卖炭瓮”只是作者对其的权宜称谓。社会身份,指一个人在社会中基本稳定的职业或劳动。如果“卖炭瓮”的稳定职业或劳动是在京城长安西市“卖炭”,他就属于“城市户口”的商贩;如果“卖炭瓮”的稳定职业或劳动是在秦岭终南山“伐薪烧炭”,他就属于“山区户口”的有专业技能的山民。从《卖炭瓮》中的“卖炭瓮”神情形象,尤其是他对城市环境的不熟悉来看,“卖炭瓮”其实是“伐薪烧炭南山中”的有专业技能的山民。相比于“卖炭”,他最基本与稳定的劳动乃是“伐薪烧炭”。其劳动地点也不在京城长安,而是秦岭南山。在京城长安的偶尔“卖炭”,怎么能作为他的“社会身份”呢?如果不是跟作者白居易一样,出于方便权宜,将之以“卖炭瓮”呼之,就表明我们对他尚完全无知:伐什么薪?炭如何烧?千余斤的“一车炭”,需要他在秦岭终南山劳作多长的时间呢?这直接牵涉诗的主题:朝廷“宫使”对南山“卖炭瓮”残酷的掠夺。

    其二,白居易的《卖炭瓮》,直接将秦岭的南山资源与京都长安的城市生活联系到了一起。唐太宗李世民教导太子时说的“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其实质并不关乎爱世济民的道德关怀,而来自于历史运行的真实洞察与政治智慧。因而,白居易的《卖炭瓮》,固然显示出一个封建官员对社会下层的关注与同情,然而,被诗人称之为“卖炭瓮”的南山劳动者,其与京城长安生活之间真实的关系,并未得到说明。或者说,白居易的《卖炭瓮》所反映的情景是否具有代表性、普遍性与典型性?如果不具有,那么,《卖炭瓮》就表明了白居易是一个优秀的诗人,而不是出色的官员;《卖炭瓮》就更多是审美真实,而非历史真实。

    其三,对秦岭北麓地理略微了解的人,都不难判断:在“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的其后环境下,赶着“一车炭,千余斤”牛车的“卖炭瓮”,无论如何是无法从“伐薪烧炭”的南山,来到京城长安卖炭的!从自然地理角度看,从卖炭瓮“伐薪烧炭”的“南山中”,要到达京城长安应该经过:圈1.从秦岭到峪口的”山中“路段,坡陡路滑,崎岖狭窄,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河谷;圈2.从峪口到白鹿原或者杜陵原前的朝北下坡路段;圈3.从白鹿原或者杜陵原脚下到塬顶的上坡路段;圈4.从白鹿原或者杜陵原塬顶的下坡路段。圈5.从白鹿原或者杜陵原北到京城长安的平原路段。站在京城长安,望着平原路段,白居易想象着”卖炭瓮“会从”南山中“来到长安城!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笔苍苍十指黑”,这样的“卖炭瓮”不仅炭烧得好,而且对南山的气象知识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可是“夜来城外一尺雪”,他居然还“晓驾炭车碾冰辙”!去问“雪拥蓝关马不前”的韩愈吧,去看韩愈的《南山诗》吧。在《南山诗》中,韩愈描写道:“初从蓝田人,顾盻劳颈脰。时天晦大雪,泪目苦矇瞀。峻涂拖长冰,直上若悬溜。褰衣步推马,颠蹶退且复。”雪天,韩愈不上南山路,气急之下的唐宪宗要杀他啊!这样的雪天,“褰衣步推马,颠蹶退且复”,何况“卖炭瓮”驾的是“千余斤炭“的牛车,他能出了秦岭吗?

    白居易的《卖炭瓮》的描写,的确生动晓畅,令人喜爱。《老子》指出:”美言不信“;就历史的真实性言,尤其出于南山的交通地理,白居易的”卖炭瓮“仅是新乐府演员,无法获得生活世界的支持。

    《卖炭瓮》20句,《悟真寺》260句,《长恨歌》130句,《琵琶行》连同”并序“在内150句左右。

    在上述三大长诗中,跟《卖炭瓮》底层题材最接近者,是《琵琶行》。在《琵琶行》前,白居易有序,说明时间地点,可谓亲历;有琵琶女身世、职业的详尽介绍;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遭际认同;最后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同情泪水。可是对”卖炭瓮“呢?无序,无身世,无背景,似是”新闻听说“,还可举出韩愈的《韩昌黎集》为证: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欧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次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上初登位,禁之。至大赦,又明禁。

     

     

    韩愈的文章与白居易的《卖炭瓮》,可以互照欣赏。韩愈文中”农夫……遂欧宦者。街吏擒以闻……“衡量,”卖炭瓮“之遭遇乃极端个别的恶劣事件,不带有普遍性、代表性。”驴负柴“与”一车炭“的价值是没法比的,农夫已”欧宦者“;”卖炭瓮“呢?其”伐薪“之力、”烧炭“之智,皆远在农夫之上,那位欺负他的”黄衣使者“,应该不会有好下场。可惜白居易未写。在充满阶级斗争的20世纪70年代,《卖炭瓮》给我们小学生的满足感,至今记忆犹新:”它反映了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卖炭瓮是千万农夫的写照“    ”白居易对抗皇帝特权“ 。南山”卖炭瓮“带给白居易的冠冕够多啦!

    然而,”卖炭瓮“首先就不是”农夫“,而是烧炭者,是在南山伐薪烧炭的”技术工人“,至少也是会烧炭的”技术农夫“。在千千万万的农夫中,这样的”职业记述者“,如果不是千里挑一,也至少是百里挑一。也许他不会直接”欧宦者“,他应该有更好的惩罚办法和反抗方式。我们不是苛求诗人白居易,而是不满意《卖炭瓮》所提供的内容方式:他没有把《琵琶行》写成《琵琶女》;而一个”伐薪烧炭南山中“的专业技术劳动者,何以《卖炭瓮》呼之呢?娱乐世界(《琵琶行》)、山水世界(《悟真寺》)和政治世界(《长恨歌》),白居易等士大夫官员更为熟悉,也更有兴趣,而恰恰构成封建社会文明基础的劳动世界(《卖炭瓮》)与农村生活,他们既无兴趣也不熟悉。国都城市生活(娱乐、政治中心)与山村生活(边缘)的鸿沟与因果关系,在21世纪的中国也仍然积重难返,二元对峙,讳莫如深。那么,白居易的《卖炭瓮》,有意或者无意地将山区劳动与京城生活联系在一起,尖锐对峙,形成对照,其历史消息和文学思想的贡献可谓大焉。

    秦岭终南山的太乙谷,又叫炭谷,为唐朝薪炭资源的基地。为方便薪炭运输,唐代修了漕运河道。《卖炭瓮》中的”卖炭瓮“,可是太乙谷来的老人吗?”一车炭,千余斤“,需要多少南山的青冈林材,”卖炭瓮“一定知晓啊。据龚胜生的《唐长安城薪炭供销的初步研究》,”从低估算,唐长安人口在80万左右,年耗新材40万吨左右“。唐朝很多宫殿的地下有火道。火道在地面有洞口,在外面烧火你,热气通过火道传到屋内,称为地龙。另外也可以通过屋内烧炭取暖。秦岭南山的森林,直接支撑着京城长安的生活世界。”伐薪烧炭南山中“的”卖炭瓮“,是京城长安冬季取暖木炭的直接供给者。葛剑雄教授写道:”但这个过程中,多少树木、多少柴火被烧掉了?‘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卖炭瓮》中的句子。卖炭瓮在秦岭里面伐树烧炭,然后卖给长安城里的达官显贵,供他们冬天取暖。唐朝2000多年烧了多少炭,砍了多少树啊,但是你能说这一定是退步吗?唐朝这样发达的文明,冬天就得靠炭来维持。“冬季取暖无疑是人类文明的进步,问题是多少人能够享受这样的文明温暖。另外就是现代国家,已经挂在”嘴边“的可持续发展眼光。苏辙的《买炭》诗写道:”西山古松栎,材大招斤斧。……我老或不及,预为子孙惧。“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三、国脉《千金方》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一、秦岭“山坡羊”二、南山《卖炭翁》 

     

    三、国脉《千金方》      四、天都《阿房宫》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三、国脉《千金方》

     

    班固的《西都赋》唱曰:”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在长安璀璨的历史星空中 ,既南之杜霸留影又北之五陵载名者,当首推药王孙思邈。《诗经•南山有台》写道:”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知君子,邦家之光。“在三秦的盛唐英雄中,既采桑于南山又拂杨于北山者,应首推真人孙思邈了。

    孙思邈,出生于西魏时代,至少是个百岁老人。孙思邈的年龄,现今有六种说法:最小的为101岁,最大的为106岁。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后世尊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州区)人。北周大成元年(579年),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

    太白山为秦岭的主峰,海拔3767.2米,位于陕西眉县、周至、佛坪之间,因山顶积雪时间长,加之石头为白色而得名。主峰巍峨磅礴,高入云端。峰间有三大水池,上下鼎列。池水清澈见底,鱼虾俯首可拾。孙思邈在太白山隐居,前后达40年之久。他固定的隐居处在汤峪河谷内23千米处的碓窝坪。碓窝坪在山谷中部,地处两个山谷的交合处。地势开阔,气候温和,风光宜人。这里现在还保留着许多孙思邈当年生活的遗迹。在进山20千米左右的绝壁上,有一段古代栈道,传说是孙思邈进山出山的通道,人称”药王栈道“。向前行进1千米左右,道边有一块大石,传说是孙思邈休息的地方,人称”神仙石“。再走1千米多,就是碓窝坪。碓窝坪是由于有一古代石臼得名的(当地人称石臼为碓窝)。传说这个石臼是孙思邈捣药用过的,人称”药王碓窝“。在原石臼的北面,当初有两孔石砌的窑洞,传说是孙思邈隐居的住所。

    在隐居太白山40年中,孙思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炼气养神。道家保真全生、治病去疴,所赖者,神气而已。故道医修持,旨在炼气养神,也就是炼制”内丹“。所谓”内丹“是以身体为炉鼎,体内精、气、神作为药物,经过一定的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成大丹的养生术。他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内丹四言古诗》,论述了自己内丹修炼的步骤和修炼过程中的感应及体会。

    隐居太白山40年,孙思邈做的第二件事,是服气采气。服气即吐故纳新之呼吸锻炼,它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服内气。道家认为人体生命之初,元气入胎;成人之后,藏于气海。服用之法,有意守、咽气、闭气和存想等具体方法。二是服外气。所谓外气,主要是指日月星辰云雾及草木山石之精华。采气,即采取天地日月之精气,以培补自身的生命元气。孙思邈在《卫生歌》中写道:“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保之,箕裘五福寿为最。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其真元气。”

    40年隐居太白山的,孙思邈做的第三件事是炼制外丹。《云笈七签》卷七十一收有孙思邈《太清丹经要诀》。这部丹诀记有“神仙大丹异名三十四种”   “神仙出世大丹异名十三种”和“非世所用诸丹等名有二十种”。隋大业年间,孙思邈几次炼制太一神精丹都因为缺少雄黄、曾青而失败。直到唐贞观年间,在蜀中遇到雄黄大贱,后又在玄武(今四川中江县)、飞鸟(今四川蓬莱镇)购得大量曾青,终于在蜀县(今四川成都东)魏家炼成太一神精丹。“以之治病,神验不可论,宿症风气,百日服者,皆得痊愈。”孙思邈用含砒霜的药物治疗疟疾的方法,较之欧洲18世纪末用“砒霜”治疗疟疾早了1000多年,在世界药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孙思邈40年隐居太白山,做的第四件事,也是他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救疾济危”。太白山可以说是一座“药山”。这里有植物1200余种,其中可入药的就有510多种,当地群众把部分重要药物归纳为:“太白山七十二样七。”   “七”是群众对重要药物的总称。孙思邈亲自涉步深山老林,采集药物,品味药性,探究种植技术。据传,一次在太白山深山采药时,他看到一条六尺来长的乌梢大毒蛇正在跟一只黄鼠狼模样的红脸小动物恶斗。这只小动物叫作獴,是毒蛇的天敌,趁着毒蛇垂头歇息的时候,獴突然闪电般地扑上去,一口咬住了蛇头。毒蛇毙命了,而獴在搏斗种被毒蛇咬伤了腿部,鲜血直流。孙思邈突然发现,这只獴钻进草丛,寻到一种小叶子野草,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接着用舌头舔了舔自己受伤的腿,又在草丛中打了几个滚,就活蹦乱跳地跑开了。看到这里,孙思邈又惊又喜,他双眼紧盯着獴吃过的那种小叶子草,径直奔过去,采集了一大捆。后来,他用这种草治活了不少被毒蛇咬伤的人,在总结医案时,他想起当时这种草是在毒蛇尾部的草丛中发现的,于是就给这种草起名叫“蛇根草”。

    《旧唐书•孙思邈传》载,唐太宗李世民原本以为孙思邈是个庞眉皓首的八旬老者,谁知见面他面色红润、耳聪目明,竟然如同三四十岁的精壮男子,大为惊讶,慨然叹曰:“我这才懂得了得道真人极可尊重的道理!传说中羡门子、广成子的仙迹,难道是子虚乌有的戏言吗?”长孙皇后身患沉疴,御医多方治疗,均无疗效。孙思邈被召入宫,引丝诊脉,几贴方剂,使皇后很快痊愈。唐太宗十分高兴,准备赐给他爵位,孙思邈婉言谢绝。孙思邈的博大胸怀,深得唐太宗敬佩,于是,拜封他为“真人”,并做了《赐真人颂》。孙思邈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在京城内外传为佳话,广泛流传。民间还有许多传说,传颂这位“药王”。

    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载,他“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全国著名的药王庙有二十几个。陕西耀州药王庙位于陕西耀州区城东的药王山上。药王山,也叫五台山或磬玉山。在药王山,孙思邈利用修炼的空隙、大量采集山间药材。现在药王山(磬玉山)上还有孙思邈“洗药池”和“晒药场”的遗址。在微斜的岩面上,凿有一圆形池和一半圆形池。上一龙头吐水,宜泻圆形之池,水满即顺槽流入半圆形池中,再满便随石流槽排入水道中流走。水流甘冽,夏不秽,冬不涸。这就是“洗药池”。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孙思邈一生最主要的著述,也是中医学的经典巨著。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靠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道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书中内容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主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

     

     

    秦岭关中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文人故乡,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宝地。西秦岭宝鸡,是炎帝神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医本草学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即是《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迄今为止最伟大,也最重要的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内容结构,是以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展开的:黄帝问,岐伯回答。岐伯者,就是西周发源地岐伯山的京都伯爵,就是来自于“西岐有凤,鸣于昆岗”的周原。《诗经•南山有台》写道:“南山有桑,北山有杨。”面对药王孙思邈,面对药王山和太白山,我们愿意学唱:“南山仙草,北山药王。”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 四、天都《阿房宫》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一、秦岭“山坡羊”二、南山《卖炭翁》 

     

    三、国脉《千金方》      四、天都《阿房宫》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上编 国脉秦岭 第三章  四、天都《阿房宫》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阁。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複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司马迁在《史记》里叙述阿房宫的内容,汉末的《三辅黄图》基本继承,并且补充了若干具体细节:圈1.《长安志》叙述阿房宫,引《三辅旧事》,与本文相同。“销锋镝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人,立于宫门。”《三辅旧事》云“铸金狄人,立阿房殿前”。秦始皇所铸造的“金人十二”,《史记》只说“置廷宫中”,《三辅黄图》明确为“铸金狄人,立阿房殿前”。   圈2.《三辅黄图》云:“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  “阿房宫,亦曰阿城。”  “阿城”者,山阿之城也,依偎着秦岭终南山的皇宫建筑!其后“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已是很清楚的“山城”景观描写了。  圈3.《水经注•渭水》云:阿房宫,“亦名阿城”。《<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中,引《括地志》云:“秦阿房宫亦曰阿城,在雍州长安县西北一十四里。” “宫在上林苑中,雍州郭城西南面,即阿房宫城东面也。”《长安志》云:“秦阿房宫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元和郡县图志》作‘县西北十四里’,与《括地志》同)。东西北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崇八尺,上阔四尺五寸,下阔一丈五尺,今悉为民田。“这是后来典籍对阿房宫作为”阿城“的进一步细究。其重要者,是明确指出了”东、西、北三面有墙,南面无墙“。   圈4.《文选•西京赋》云:”乃构阿房。“李善注引《三辅故事》云:”秦始皇上林苑中,作离宫别观一百四十六所,不足以大会群臣,二世胡亥起阿房殿,东西三里,南北三百步,下可以建五丈旗,在山之阿,故曰阿房也。“    圈5.”以木兰为梁,以磁石为门。磁石门,乃阿房北阙门也。门在阿房前,悉以磁石为之,故专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以示神。亦曰却胡门。“这里写到了阿房宫的建筑材料以”木兰为梁“   ”磁石为门“是出于安保考虑。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皇宫建筑,”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那么,阿房宫的特殊地位和意义在哪里呢?其一,从直观的自然地望看,阿房宫首先是一座山阿之城——一座依偎秦岭终南山的帝都建筑与皇宫象征。其二,其规模之阔大、长度之绵延、气势之宏伟、装修之讲究,皆非其他宫殿能望其项背。”以木兰为梁“是最好的木料吧。”磁石为门“是高新科技的应用吧。”立阿房殿前“的十二个金人,”“重各千石”即六万斤左右的重量。后来的魏明帝想把十二个金人,挪到他的东都洛阳,太重,徒唤奈何。其三,从阿房宫建筑面积的地形跨度看,它既不是单纯的平原建筑,也不是单纯的山地建筑,而是从北到南依次覆盖了关中平原、南山丘陵和秦岭主脊的连绵巍峨的建筑群落。其四,阿房宫“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是象征蓬莱三神山世界!这一点,前人已有觉察,只是无力把握。其五,肖爱玲的《隋唐长安城》记述隋唐长安城的城墙布局是:“皇城仅东、西、南三面筑有城墙,无北墙,与宫城之间以‘横街’相隔。”   “横街”即宽阔的大街与广场,意味着皇城的归宿和灵魂乃指向其北面的唐朝宫城。可是,宫城的归宿和灵魂又指向哪里呢?阿房宫的建筑设计可以帮我们寻找方向。阿房宫作为皇宫建筑,“东、西、北三面有墙,南面无墙”。这表明,南山是阿房宫的面朝方向,是阿房宫欲通达的地方,是主人精神憧憬的处所。这一点,其实《史记•秦始皇本纪》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抵营室也。”秦岭终南山,成为阿房宫“峭壁上的窗户”——地面“下帝”通往高空“上帝”的天阙。阿房宫以“南山之颠以为阙”表明,阿房宫乃是人间天都。
    岳飞著名的《满江红》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中的“天阙”,一般解释为朝廷。古代朝廷的京城建筑布局,以汉唐为例,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格局。皇帝“工作”的朝廷即位于宫城,宫城之南是皇城,皇城之南是外城,老百姓的生活区。汉代外城之南,即秦岭北麓一带,又司马相如的大赋《上林赋》,歌颂汉武帝的上林苑。汉代上林苑,是秦朝旧苑,象征天界仙境的蓬莱三神山。这也旁证:按照计划,阿房宫是一座围绕南山的人间天都。到了盛唐,修道成仙的学术问题,尽管托付给了楼观台和慈恩寺,唐长安城仍体现出浓郁的人间天都气象。唐皇们办公的朝廷,叫作太极宫。太极宫的正门,叫作承天门。皇城的南门叫作朱雀门,朱雀者,飞翔天空也。外城的南门是明德门,可眺望终南山。明德门的东边,修建了启夏门。启夏门的东南方向,表明了它的通天观念。
    在秦始皇的阿房宫那里,皇宫的通天功能,远不仅仅是观念世界的玩意,而是人间天都的庞大实践。作为秦始皇人间天都的地标建筑,即阿房宫以“南山之颠以为阙”!阿房宫,也以“南山之颠以为阙”的惊世建筑,成为秦始皇人间天都的永远见证。不消说,这种仙境天都的庞大建筑,不是一个人间国家能够承受的。汉代贾谊写完《过秦论》之后,唐代杜牧还要撰述《阿房宫赋》,道理即此。李白的《古风》写道:“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秦始皇的阿房宫,把秦朝的江山都花光了,还不知晓秦岭的“天阙”在哪里呢!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叹道: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中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说得多好!《阿房宫赋》虽然短,但比歌功颂德的两汉大赋价值更大。就凭“人亦念其家”这一句,《阿房宫赋》就以古代朴素人道主义的流露,远远超越了“吾皇万岁”式的《上林苑》  《玄都赋》 和《两京赋》。如果不是杜牧的《阿房宫赋》,随着“上林” “玄都”  “两京”的灰飞烟灭,“赋”这一文体本身,恐怕早已进入历史的博物馆了。李白的另一首《古风》对阿房宫修建的总结是:“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上采不死药,茫然使心衰。”秦始皇的阿房宫作为人间天都,都修建到了秦岭终南山的峰巅了,仍然不能“朝天阙”,在李白看来,无疑是这位“横扫六合,虎视雄哉”之帝的最大失败和悲哀。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中编 诗品秦岭第四章一、《帝京》御风荡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中编  诗品秦岭

    第四章   一、《帝京》御风荡     二、诗唐两重天    三、云横秦岭《南山诗》   四、谁人不起故园情    五、汉水渭河唐诗源         六、子午《分水岭》诗唐《玄都观》

    第五章   一、《诗经》唱南山   二、陶令见南山    三、秦岭桃源寻      四、凄美《商山行》《诗品》华山幽

    第六章   一、诗唐终南山     二、诗唐太白山       三、诗唐太华山

    第七章  一、秦川《观刈麦》南山《悟真寺》   二、诗仙太白风    三、诗圣江头哀    四、“空山人迹”辋川寻

     

    中编      诗品秦岭第四章一、《帝京》御风荡

     

    华夏上古有《尧典》有《禹贡》。秦汉以降,汉高祖刘邦曾唱《大风歌》,建安曹操父子有《观沧海》《洛神赋》与《典论》。盛唐诸君,更迈前朝帝王,唐中宗、唐玄宗、唐宣宗、武则天均留诗作于万世。其中最著名者,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历史上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文本领域他又豪情大赋《帝京篇十首》,显赫帝业与雅奥诗章交相辉映,万古流芳矣。

    中国古代帝王,史称天子。李世民作为天子,《帝京篇》的最大特点,即气派雄大的“天子”眼光。《帝京篇》之五,他写“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之三,他写“雕弓写明月,鞍马疑流电”;《帝京篇》之六,他写“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帝京篇》之就,李世民有最明确的天子宣言:“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且让我们欣赏《帝京篇》之一: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在这首《帝京篇》之一中,唐太宗用“雄”“壮”描写秦岭形胜对“帝宅”“皇居”的营构衬托与美感力量。这种力量是强大厚重的,李世民选择用“雄”“壮”表现,于自然审美上属崇高范畴。“连薨”“飞观”是“秦川”“函谷”雄壮,是“帝宅”“皇居”的具体延伸,着眼于“遥接汉”“迥凌虚”的无限空间幅度,及其与“天”的亲切对话。“遥接”“离宫”则是时间性的审美逗留;“千寻”“百雉”是数量化的绵延无限。

    近代美学将人类的审美现象分为优美、崇高、喜剧与悲剧四大范畴。李世民《帝京篇》应该属于崇高一类。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又将崇高分为力学与数学两大类型,《帝京篇》都有体现。末尾两句的“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又以“云日”寒景与“风烟”朦胧给全诗崇高之境以节制,予以“绮疏”化,意味绵长,得含蓄之美。这种诗学上的道理,在《帝京篇》之十也即最好一篇,李世民已经写清楚了:“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过分高危了,需要“隐于云日”;过分盈荡了,应该“入乎风烟”。李世民《帝京篇》,崇高与优美平衡的诗学风格,源自《易经》的“潜龙”智慧与“六五之道”——《帝京篇》末尾写道:“六五诚难继”啊!从《帝京篇》中人们可以窥见出李世民的精神境界与文字功底。在某种程度上,这首“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的秦岭终南山给予唐太宗的精神境界。诗唐有千余首诗歌吟过终南山,其中就有唐太宗李世民的《望终南山》。撇开诗人九五之尊贵、千古之王气,就诗艺本身而言,李世民的《望终南山》亦可圈可点。其亮点有三:其一,起句“重峦俯渭水”,就把关中宏观自然地理的一山(秦岭)一水(渭水)的社稷形象优先表达了出来。其二,“出红”到“疑全”,在对秦岭景色的描写中,“红日”“翠夜”与“朝”都融入其中了,秦岭的这首“帝王篇“,庶为南山的皇室绝唱。其三,李世民以”无劳访九仙“,给予秦岭以崇高精神地位——终南山在”九仙“之上!在《望终南山》中,李世民这样描写秦岭: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对唐太宗李世民而言,秦岭终南山那些”俯渭水的重峦“,那些”插遥天的碧嶂“,还有那些”朝若夜的叠松“与”阙疑全的复岫“,已经那么形象直观地道说了天道自然的”上“(”插遥天“)与”下“(”俯渭水“),已经那么深沉地呈现了人间世界的”永恒“(”朝若夜“)与”变易“(”阙疑全“)的奥妙道理,当然是”无劳访九仙“啊!或曰:秦岭终南山,它本身就是我们人世最好的高仙天师吧。否则,唐太宗李世民那样的”大忙君“,何以用眼”望终南山“之后,还要用笔”望终南山“呢。

    面对帝京,李世民一派御气;面对南山,李世民也是一派御气;就是面对”旧宅“,李世民仍是一派御气。围绕《过旧宅》,唐太宗李世民写了两首诗。《过旧宅》其一写道: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新丰“,在今天的西安市临潼区,有李世民的”旧宅“。尽管”径断园荒“   ”苔古街斜“,唐太宗仍发现了”旧宅“的生命力:”前池旧水“的”树发今花”,并在此生命力发现与延续的基础上,作出高昂乐观的结语:“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这“离别”的经历,唐太宗李世民写成了何等高昂乐观的主题!在“四海为家”的主人面前,“停翠辇”的新丰“旧宅”,分明吹拂着浓郁的御风啊!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中编  诗品秦岭 第四章二、诗唐两重天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中编  诗品秦岭

    第四章   一、《帝京》御风荡     二、诗唐两重天    三、云横秦岭《南山诗》   四、谁人不起故园情    五、汉水渭河唐诗源         六、子午《分水岭》诗唐《玄都观》

    第五章   一、《诗经》唱南山   二、陶令见南山    三、秦岭桃源寻      四、凄美《商山行》《诗品》华山幽

    第六章   一、诗唐终南山     二、诗唐太白山       三、诗唐太华山

    第七章  一、秦川《观刈麦》南山《悟真寺》   二、诗仙太白风    三、诗圣江头哀    四、“空山人迹”辋川寻

     

    中编      诗品秦岭第四章  二、诗唐两重天  

    中国素以诗国相称。有唐一朝,二百八十九个春秋,千余名骚人墨客,更是诗国文明中的绚烂华章与绝唱国风。基于此,盛唐又被称之为“诗唐”,即“诗的唐朝”与“诗的王国”。闻一多先生也说要认识唐诗,须先认识“诗唐”,即“诗的唐朝”,他说:“‘诗唐’的另一个含义,也可解释为唐人的生活是诗的生活,或者说他们的诗是生活化了的……唐人作诗之普遍,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阎琦《唐诗与长安》)

     

    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就诗歌文本看,秦朝与唐朝无法相比。秦岭简直是一座唐诗之山、诗唐之山,是一座人类诗歌创造的“诗山”和“灵山”。盛唐的诗歌创作,使秦岭成为诗唐之山,秦岭仍然未演变为“唐山”。我们对此并不以为憾,反之更觉到诗唐之大气与唐诗之意境美。唐诗中一般称秦岭为南山、终南山、太乙山,这一方面是文化传承上的周秦汉遗风,一方面来自于秦岭的地望审美。在唐诗中,最接近“唐山”的,是“秦山”名称。皇甫冉的《送孔党赴举》:“楚水通荥浦,秦山拥汉京。爱君方弱冠,为赋少年行。”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在皇甫冉的《送孔党赴举》中,“秦山拥汉京”与“楚水通荥浦”相对应,“秦山”呼应“楚水”。在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秦山忽破碎”,写家国之愁。“秦山”在诗唐的出现,或为纯粹文本上的对称修辞需要(皇甫冉),或因登高怀古的家国愁情(杜甫)。至于诗唐出现的“秦岭”,则直接意味一种悲剧之缘,韩愈著名的“云横秦岭”,是纯粹的个人悲剧与国家悲剧。在诗唐文化语境,一般而言,“秦岭”与南山(寿比南山)相比,总是一种否定性、悲剧性的命名呼叫。在诗唐世界,一个自然地理实体,呈现出“南山”和“秦岭”的两重天:一个乐观赞美,一个消极否定。再举数例,可知诗唐中的“秦岭”意境的否定性和悲剧色彩。

    白居易的《初贬官过望秦岭》:“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尚颜的《冬暮送人》:“长安冬欲尽,又送一遗贤。醉后情浑可,言休理不然。射衣秦岭雪,摇月汉江船。亦过春兼夏,回期信有蝉。”

    岑参的《登总持阁》:“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杜甫的《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如何碧鸡使,把诏紫薇天。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杜甫此诗,道出了“秦岭”意境否定性和悲剧色彩的三种因素:圈1.在“紫薇天”比照下的“低”。岑参的《登总持阁》中,是以“金仙”和“逼诸天”高阁,引出“槛外低秦岭”。杜甫此诗,是以“闻道王乔舄”的“紫薇天”,写“愁回马”的秦岭。  圈2.离开京畿长安的“悲”。杜甫的“吾舅意凄然”,源于“自京赴任青城”。  “初贬官”的白居易,是从长安去江州的“过望秦岭”。  圈3.在天涯漂泊的“醉”。尚颜的《冬暮送人》是在长安的“醉后情浑可”,杜甫是在四川的“涪江醉泛船”。

    与此相反,诗唐对于“南山”和终南山基本是赞美和歌颂的。王维的《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写终南山接近“天都”。李世民的《望终南山》:“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写终南山“恬千虑”的巨大作用,等于“访九仙”。

    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写“明主弃”  "故人疏",只有“南山敝庐”才是咱的家啊!

    杜甫的《曲江三章章五句》:“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面对南山,从《曲江三章章五句》开始,杜甫“自断此生休问天”。“南山桑田”才是咱的家啊!与王维的“天都”、李世民的“九仙”对照,孟浩然的“南山敝庐”和杜甫的“南山桑田”就是南山诗的两重天。杜甫的《曲江三章章五句》中的“自断此生休问天”,甚至于不想“问天”。尽管与天子(李世民)、骄子(王维)们的终南山无法比较,孟浩然的“南山敝庐”和杜甫的“南山桑田”表明:对于他们而言,南山还是陶渊明的“吾亦爱吾楼”啊!

    从诗唐大的范围看,秦岭南山诗创作可分为主体全景、背景特写和比兴喻指三个类型。主体全景类型是指诗作的内容全部是秦岭的山水描写,如王维的《渭川田家》、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常建的《梦太白西峰》和李世民的《望终南山》,以孟浩然的《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为例,其诗写道:“樵牧南山近,林闾北郭赊。先人留素业,老圃作邻家。不种千株橘,惟资五色瓜。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背景特写类型指秦岭的山水描述仅为整个诗境的一个自然要素,如李白的《黄葛篇》、杜甫的《昔游》、王维的《早秋山中》,以李白的《黄葛篇》为例,其诗写道“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冥。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闺人费素手,采辑作絺绤。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在《黄葛篇》中,李白固然写了秦岭山中的“黄葛”和“洛溪”,描写了秦岭山中的“黄葛”的“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但诗的主体乃是“闺人”的“素手”和“妙手”。通过“闺人费素手”,远方的那位“南客”获得了人间的温暖情感,百代的我们认知了秦岭的一件“国衣”。比兴喻指类型,即不同于主体全景类型,也不同于背景特写类型——前两种唐诗类型都落脚于自然景物及其生成延伸的生活环境,比兴喻指唐诗则落实于政治社会背景。在把秦岭山川仅仅作为诗歌的一个要素上,背景特写和比兴喻指是一致的;而在将秦岭山川作为自然描写方面,主体全景与背景特写又是相一致的。李白的《白马篇》、杜甫的《义鹘》、白居易的《秦中吟》系列,皆属于比兴喻指类型,我们以白居易的《草茫茫》为例 ,其诗写道:“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骊山脚下秦皇墓。墓中下涸二重泉,当时自以为深固。下流水银象江海,上缀珠光作乌兔。别为天地于其间,拟将富贵随身去。一朝盗掘坟陵破,龙椁神堂三月火。可怜宝玉归人间,暂借泉中买身祸。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任凭回首向南望,汉文葬在灞陵原。”《草茫茫》虽然也有“骊山” “秦皇墓” 和“灞陵原”,其旨趣根本上在社会政治内涵,更多内容是围绕王朝变迁的历史地理与秦岭的政治地理。以白居易、元稹为领袖的唐诗比兴喻指类型,其诗学无疑来源于《诗经》的比兴风格。

    唐代之后,秦岭终南山也并未因诗唐文化而改名叫作”唐山“,华夏国人阙被称呼为"唐人"。欧美许多国家有”唐人街“,美国旧金山有著名的”唐人街“。世界各地的”唐人街“,经常就有唐诗朗诵。唐诗,构成华夏伟大的历史文明,有九州的大好河山,”唐人“更多属于海外赤子,是华夏同胞的梦里江山。

     

     

     

     

     

     

    •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中编 诗品秦岭 第四章 三、云横秦岭《南山诗》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中编  诗品秦岭  

    第四章   一、《帝京》御风荡     二、诗唐两重天    三、云横秦岭《南山诗》   四、谁人不起故园情    五、汉水渭河唐诗源         六、子午《分水岭》诗唐《玄都观》

    第五章   一、《诗经》唱南山   二、陶令见南山    三、秦岭桃源寻      四、凄美《商山行》《诗品》华山幽

    第六章   一、诗唐终南山     二、诗唐太白山       三、诗唐太华山

    第七章  一、秦川《观刈麦》南山《悟真寺》   二、诗仙太白风    三、诗圣江头哀    四、“空山人迹”辋川寻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 中编  诗品秦岭 第四章 三、云横秦岭《南山诗

     

    有唐一代,围绕终南山的诗歌创作一千余首,其中不乏千古绝唱者。抛开诗家风格与审美趣味,从秦岭文化地理内容的丰富性看,当首推韩愈的《南山诗》。韩愈的《南山诗》,51韵,204句。就文本形式特征看,韩愈的《南山诗》有三个要点:圈1.全诗四句一韵,共51韵,和诗中的51个“或”句,皆来自韩愈51岁的“云横秦岭”事件。  圈2.全诗204句,基本上是前半部分写“山”,后半部分写“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韩愈的《南山诗》,就是一个围绕秦岭南山的仁智审美世界。从“仁者”道“智者”的过渡标志,仍然是“云横秦岭”事件。   圈3.儒家的智慧象征是《易经》。在《南山诗》中,韩愈力图运用“景象”结构表现南山的意象境界。

    从开句的“吾闻京城南”到“粗叙所经觏”10句,是《南山诗》的缘起背景:从秦岭地理文化看,“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山海经》和《地理志》让人无法满意;从韩愈个人角度看,“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欲休谅不能,粗叙所经觏”,尽管挂一漏万,他必须创作这首《南山诗》啊!

    从第11句“尝升崇丘望”到“脱险逾避臭”,韩愈用100句写山。从“昨来逢清霁”到结束,韩愈用94句写水,写昆明池,写水幻观。诗中的51个“或”句,即韩愈写昆明池和翠华湫的水幻观。香港大学的饶宗颐先生认为,韩愈《南山诗》中的51个“或”字连用,是受到了佛教文学的影响。昆明池的水幻观表明,“云横秦岭”事件之后,韩愈这位儒家仁者,的确在琢磨“人生如幻”诸佛道智慧。至少,韩愈在《南山诗》中表现出的细腻眼光,令人吃惊:“因缘窥其湫,凝湛閟阴兽。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争衔弯环飞,投弃急哺鷇。旋归道回睨,达枿壮复奏。吁嗟信奇怪,峙质能化贸。前年遭谴谪,探历得邂逅。”

    “因缘窥其湫”的“因缘”,即“前年遭谴谪,探历得邂逅”,指韩愈51岁时发生的那个“云横秦岭”事件。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脍炙人口,全诗写道: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全唐诗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也是唐代最好的一首秦岭南山诗。其一,“好收吾骨瘴江边”的尾句表明,这里不是普通的忧情愁感,而是突然降临的生死感叹。其二,“朝奏”“夕贬”的巨大灾难,无论影响与程度都空前绝后。其三,“欲为”的动机和“夕贬”的结果充满荒诞性和悲剧性。其四,“雪拥蓝关”的残酷自然环境,与残酷的专制环境浑然一体。其五,韩湘子为韩愈的“侄孙”,著名的八仙之一。韩愈将“收吾骨”之事托付给韩湘子表明:他的儒家世界观和价值观遭到毁灭,“家何在”绝不是看不见长安国都,而是精神上的失去信仰。从两年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道这首《南山诗》,韩愈的变化已经十分之大,《南山诗》就在于表现此种巨大变化。而写完这首《南山诗》后的第三年,韩愈就真的告别了这个世界!写《南山诗》时的韩愈,还正在专心欣赏昆明湖水以及水中游弋的鱼虾呢。

    “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一语双关,寓意仍在讽谏佛舍利的“云横秦岭”遭遇。“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争衔弯环飞,投弃急哺鷇”,就写实的景象而言,是一幅异常优美的秦岭终南山下的“飞鸟衔叶图”:秋天的终南山下,几片落叶从空中飘下。落叶快要堕到地面上了,一只山雀箭也似飞来,衔起落叶奋飞。当其他鸟儿争衔这片落叶的时候,山雀便“投弃”嘴里的落叶,到其他地方“哺鷇”去了。就寓意看,仍是讽谏佛舍利的“云横秦岭”,让韩愈观察到了这幅秦岭终南山的“飞鸟衔叶图”啊!看完秦岭终南山的“飞鸟衔叶图”,紧接着就是“云横秦岭”:“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横云时平凝,点点露数岫。天空浮修眉,浓绿画新就。孤撑有巉绝,海浴褰鹏噣。”寓意仍是讽谏佛舍利的“云横秦岭”,韩愈是“无风自飘簸”:作为刑部侍郎,完全可以不去讽谏唐宪宗的国家供养舍利啊。“融液煦柔茂”,就是他韩愈讽谏的动机啊。

    韩愈的《南山诗》,仍对讽谏佛舍利的“云横秦岭”回味无穷呐!“云横秦岭”,九死一生,虽然有水幻之观,韩愈仍心系正道人间:“旋归道回睨,达枿壮复奏。吁嗟信奇怪,峙质能化贸。”如果必要,韩愈还会正义凛然,悲壮劝谏(“达枿壮复奏”)!接着就是两年前“初从蓝田入”的正面追忆和叙述。

    韩愈的《南山诗》和杜甫的《北征诗》是唐五古中的绝制,历来多有文士进行比较,评判优劣。黄庭坚的《诗眼》记载:“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退之《南山》诗,王平甫以谓《南山》胜《北征》,终不相服,时山谷尚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为害也。’”就秦岭文化地理看,韩愈的《南山诗》恰恰不可少啊!黄庭坚“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我们也不去置辩,至少表明:韩愈的《南山诗》在诗艺方面也定有了得之处吧。我们且看《南山诗》的秦岭文化地理成就。

    首先,开篇三句的“吾闻京城南,兹为群山囿。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表明:华夏地理经典的《山海经》和《汉书•地理志》等,对于秦岭终南山的记述不能令人满意。于是他才“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欲休谅不能,粗叙所经觏”。至少就韩愈个人言,《南山诗》是欲罢不能啊!其中的“挂一念万漏”,是现代成语“挂一漏万”的出典。

    其二,“春阳潜沮洳,”

    • 标签:
    • 多样性
    • 精神
    • 文化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