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兰西崇文实验学校荆岐《小猴子下山》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图片复述故事。

      2、理解“掰、扛、摘、抱”等动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3、明白“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4、能续编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走到……看见……心情......做了什么”的句式复述故事。

      2、知道做事要有明确目标,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过程:

    一、以“所见”为线索,积累又( )又( )词语

    师:你看,小猴子下山,(师拿着小猴子走路线图)先来到了一片(玉米地),接着来到一棵(桃树下),然后来到一片(西瓜地)最后看到一只(小兔子),你看,小猴子可高兴了。因为他看到了许多好东西,它们都看到了什么呢?请你画出相关的词语。

    师:玉米结的又大又多  桃子又大又红    西瓜又大又圆    小兔子蹦蹦跳跳

    我们再来读一次。师引读,小猴子下山来可高兴了,他看见——,看见——

    师:你能用上“又(  )(  )”来说说吗?

    二、以“所做”为线索,体会动词

    1、学习第一段 、体会动词“掰,扛”

    师:哇,有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赶快出发吧。小猴子下山了,他来到了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玉米结的又大又多,他怎么做的?

    生:掰一个,扛着走。

    师:你做一个掰的动作。你怎么记住它呢?

    师:掰玉米,扛着走,多高兴啊,咱们也高高兴兴的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要是读的速度更快点就更好了。  

    师:请你做个的动作把扛换成拿行不行?为什么?

    师:这样简单的两个动词,准确地体现了小猴子的动作。这样的词文中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2、学习2—4自然段,找一找这样的动作,动笔圈一圈。

    (1)汇报找到的动词: 扛 扔 摘  捧  扔 抱  追

    (2)把动词放回文中,读一读。

    (3)送动词到路线图里

    (4)体会动词的准确运用。

      把“捧”和“抱”换一下可不可以?为什么?

      边读边做动作,体会用词的准确。

     师:你看,简单的几个动词,让我们看到了小猴子的所做!

    (5)师:现在整个故事都在黑板上了。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图片和这些词语来说说这个故事了吗?按“来到哪里,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的顺序。

    (6)生看图讲故事。

     三、体会小猴子当前所感,明白道理

    (1)学习最后一段,体会小猴子难过的心情。

    (2)指导朗读。

    (3)劝一劝,明道理。

    师:看着小猴子这么难过,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小猴子高兴起来吗?

    师:不错,你们的想法都很有见地。可你们想过没有,小猴子下山有目的吗?假如你是小猴子,下山的目的是什么?你打算怎么办?

    师:孩子,你们的回答太精彩了!(出示一幅高兴的猴子图)你们看,小猴子听了你们的话不再愁眉苦脸了,他笑得多甜呀!

    (5)小结:

    师: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我们在一次次的犯错中也不断的成长。小猴子从这次的教训中你学到了什么呢?

    生:懂得了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三心二意。板书: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四、拓展读

    四、拓展读

        资料城中为我们准备了许多这样的小故事呢,我们快去看看,从这些故事中又能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

    五、快乐打写

        小猴子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妈妈看见了会怎么说呢?第二天太阳又出来了,小猴子又可以高高兴兴地下山了。这次,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把故事接着写下去吧。

    • 标签:
  •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