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大磡小学 王娜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2. 学习了解提示语的不同位置,以及不同位置的提示语句子标点的变化,来感受对话描写的几种形式。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 学习了解提示语的不同位置,以及不同位置的提示语句子标点的变化,来感受对话描写的几种形式。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的语句,品悟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

    我们来看题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课题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仔细看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师生交流


    预设:(评价是完全相反的,可以说是极端的,一句是表扬,一句是批评。

     师:真好,你一定做了大量的预习,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句话是别人说的话。是对别人的批评和表扬。

     师:老师最喜欢发表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这是别人说的话,所以你看课题用了什么符号啊?

     生:(前引号和后引号。)

     师过渡:对了,看来大家都预习的很不错,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他“童年的故事”,和作者一道来分享他童年的喜怒哀乐吧!(ppt出示学习要求)

    二、品读“童年故事”,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1.出示学习要求:

    1. 自读1—14自然段,用“ ”画出母亲评价的话,用“ ”画出父亲评价的话。

    2. 品一品:巴迪听到不同的评价后,又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动作,情感,心理)(同学们可以边画,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3. 想一想:同一首诗父母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小组同学说一说。(读书交流,教师巡视)

    2.集体交流,汇报

    1. 母亲是怎样的评价和“我”的表现怎样?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请女生读,你读出了什么?)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指名说并出示灯片:“母亲一念完……”)(板书:母亲) 请女同学一起读读这句话: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母亲特别开心,赞美我的诗精彩极了)你能读出母亲兴奋地赞美我的语气来吗?(指名读)咱们学习语文也可以抓住一个字,一个词,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甚至可以抓住有些重要的语句,看看你能感悟到什么。来,自己再读读这句话。你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母亲的激动?(神态、动作)

    2)、听了母亲的赞美,“我”的表现怎样?(指名说并出示灯片: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腼腆”是什么意思?“得意扬扬”又是什么意思?)

    (减词对比读)

    过渡(你们可以用我们刚才习得的方法来学习其他对话描写……)谁来分享下父亲的评价和我当时的反应。

    3)、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指名说并出示灯片:“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请男同学读读这句话: )(板书:父亲)

    为什么不用“放”而用“扔”?这一“扔”,都扔掉了什么?

    4)、听了父亲的评价我当时有什么反应?(指名说并出示灯片: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伤心、难过……

    5)、对我写的第一首诗父母的评价竟截然相反,为此还发生了争吵,有关作者父母争吵的这部分对话我想请两组同学分角色来读读。(指名读对话)

    冲、跑、扑”换成“跑、走、躺可以么?为什么?此时巴迪会想些什么呢?(师生对比读,生读原文,师改后文)

    6)、作者听完母亲的赞美还有点腼腆呢,为什么听了父亲的话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谈谈你的理解。

    写法迁移:

    课文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物内心的变化,这种写法真不错,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听到要去大鹏军训的消息,我

    在路口等了妈妈半天,她还是没有出现,我

    过渡:对于我写的第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截然相反,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悟,分角色朗读父母的对话。(1.2大组,3.4大组)

    5.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同位合作读,仅以大组合作读为例)

    请孩子们观察我们文中的对话,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可以从提示语入手额……

    1. 学习对话描写:(可采用自读对比读,课件展示统一把提示语放在前面,和灵活多变的提示语,让学生体会好在哪里?注意标点的变换……)

    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也有变化了。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仔细看,说一说。

    第一组对话: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对话方式为:提示语+话)

    第二组对话: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对话方式为:话+提示语)

    第三组对话: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对话方式为:话+提示语+话)

    师:变换句中提示语的位置可以让我们的对话更灵活多变。

    男女生带着感情分别读提示语和对话,感悟对话的灵活多变

    (父母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让小巴迪陷入了迷茫,母亲是想……父亲是想……)

    三、注重语言积累,渗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师:巴迪一天天长大了,他对父母的评价有了新的认识……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两段,从中选出你喜欢的一句,批注你的理解和体会,试着背诵下来,好不好?(指名学生分享)

    在这两种爱的鼓舞下,巴迪的人生航船驶向了何方呢?

    生:巴德·舒尔伯格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在他68年生涯里,共创作了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剧本《在江边》获第27届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码头风云》赢得奥斯卡金像奖的8个奖项。

    师:成名以后的巴德·舒尔伯格,他的人生之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师:当巴德·舒尔伯格他的作品连连发表而且好评如潮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

      生:“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当他的作品受到读者的批评甚至遭到拒绝的时候,他的心里也知道——

      生:“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孩子们,让我们怀着对生活的感激,对父母的感恩,从心底里铭记——

      师生:“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父母的爱似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父母的爱如良药,虽然苦口但有利于我们成长,一首优美的小诗送给大家……(配乐诵读)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提示语的位置变化感受到了对话的灵活多变。在我们的跨越材料中已有一些体现父母之爱的作品,快去看看吧!

    四、主题阅读:

    必读篇目:《我的母亲》p91、《背影》p95、《严父慈母》p99

    选读篇目:《肚子里长西瓜》p88、《洗头发》p93

    五、小练笔拓展生活,深化理解

    联系自己生活,体会父母的教育方式

    师:确实如此,生活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母亲的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鼓励、赞扬、批评、训斥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真实故事,讲一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厉要求?

    小练笔: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想一想,再写下来。

    小练笔2:学习抓住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来表达对父亲或母亲的感谢。

    板书: 人物描写:神态,语言,动作

    提示语的位置

    • 标签: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