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工作者应经常拷问自己的内心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育工作者应经常拷问自己的内心

    教育工作者应经常拷问自己的内心

    我班女生小晴(化名),在班中成绩名列前茅,表现活跃大方,各方面表现都令老师们比较满意,可是我有一次无意中在一本掉在地上的本子上发现了这样几句话:“你觉得**怎么样?放学后陪我去买点东西好吗?”而字迹正是出自小晴之手。我很是讶异,真没想到她会有这样的想法,毕竟是初三学生了,毕竟正面临着紧张的中考。

    而她给我的解释是:“老师,我只是觉得**平时比较文静,别的男生脏话连篇,但他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我对他有一点好感。”唉!这个“好感”,我该怎么给它定性呢?早恋吗?似乎言之过早,但置之不理也不行,过分夸大也不行,只得发挥班主任“苦口婆心”的招数,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相信她能够自己处理好,老师家长暂不插手(给她一点暗示,暂时不告知家长)。

    小晴果然不负所望,两天后主动找到我,说已经处理好了,请老师放心。后来经过观察和暗访,确实因被发现在萌芽状态,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中考前两个星期,小晴在五楼走廊的西侧躲躲闪闪(西侧教室空着),大家都在教室紧张复习的时候,她一个人在那里干什么呢?我走过去,她似乎有些紧张,但面对我的疑惑,她应对有辞:“我的照片丢了,我在找照片。”我更加奇怪了,这个时候这个地点,说不通啊!她的裤兜鼓鼓囊囊的,我从里面掏出了她的照片和一部手机,一开始她还不愿说实话,但架不住我的追问,她说:“老师,我说实话吧,手机是我自己花钱买的,花的是零用钱。为了跟同学联系用的。”我实在很难消化这样的事实,在各科老师为他们“培优补偏”的时候,在最后几天冲刺中考的时候,在老师们对其满怀希望的时候……后来我在手机中发现她与人短信的最迟时间是凌晨,我当时真的无语了。

    后来在将近一节课的交谈过程中,我还发现,她对自己能否考进省扬高中极度没有自信,觉得她的亲戚们给她的压力很大,我才发现:原来老师们对她抱有信心,可她本人却没有自信心,那么,我们平时给学生的成功的暗示是不是不够呢?最后的中考中,她距离录取分数线仅两分之差,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案例分析)

    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就会承认,而且不会隐瞒自己的想法。分析小晴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我觉得是虚荣心在做怪。她希望别人有的她也能拥有,甚至于别人没有的她也想拥有,譬如早期的男女生交往事件。那么,引起学生这种虚荣心的原因在哪里呢?

    我想首先是来自家庭,因为小晴的家境不是很好,可能一些要求父母没有办法满足她,于是她会对一些能够满足她的小小的吃喝玩乐的要求的人抱有好感,却不能分辨这种暂时性的满足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危害;

    其次,是周围的环境。班级中的其他几个要好的同学要么有手机(但并不带来学校),要么家里有车,她在心理上产生了失衡,觉得不能在这方面输于他们,于是就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手机和承担话费,殊不知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承受能力。

    再者,就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是否经常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是否关心过他们的心理健康。我想,这样的一个案例也提醒我----应经常拷问自己的内心:我对于学生究竟了解多少,懂得多少,关爱多少。

    • 标签:
    • 初三
    • 早恋行为
    • 完整家庭
    • 低收入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