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种方式都不是万能的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哪种方式都不是万能的

    哪种方式都不是万能的

    在一个周一的早晨,早读课前我班小丁的家长打电话来问“小丁有没有到校?”我到班上一看真的没来。等到早读课快下课时仍然没来。这时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打电话给家长询问情况。得知周日下午出去后就没有回家过夜。家长焦急的寻找了一晚上,几乎找遍了三茅的所有网吧,都没找到。

    第二天一早家长又立即展开了寻找,最后还是在兴隆一网吧找到他。他当时正趴在电脑前睡着觉。听他母亲讲“当时看到他,是又气又恨,同时还有一点可怜。一个人蜷缩在电脑前,肯定是又冷又饿的”。后来我对家长说“今天让他在家休息一下,想好了再来上学。”当天晚上我就去了他家,和他谈了上网的危害和学习的重要性。

    他本人也保证今后要好好学习,不再进网吧。可让我们老师和家长万万没想到的是仅仅只隔了两天他又跑走了。那是在中午就餐时,他跟着班级队伍走到校门口,他没有去食堂,自己骑着停在校门外的自行车就溜走了。后来被父母找到时还在那家网吧。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行为不得不让人深思,到底问题出在哪个方面?他有怎样的想法与心结?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说教将不起到任何作用。

    案例分析:

    他有怎样的想法与心结?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说教将不起到任何作用。我想这有他家庭因素(父母离异)缺少家庭的温暖,长期以往造成他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缺乏学习的动力与激情。在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得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典型问题。

    我们知道造成学生上网的原因很多,心理学家把上网成瘾主要分成了五种类型:1、网络色情成瘾:指强迫性地从网上获取色情作品等。2、网络关系成瘾:把过度卷入网络关系中。3、网络强迫行为:指强迫性地进行网上赌博、网上购物或网上交易活动。4、信息超载:指强迫性地网上冲浪或资料搜索。5、计算机成瘾:指强迫性地玩计算机游戏或编制计算机程序。在中学生当中相当一部分人上网是进行网络游戏或者聊天,而且上网成瘾,这种现象是伴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分依赖的行为。正如赌博、酗酒、吸毒一样,上网成瘾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上网成瘾会对人的工作、学习、社交、身体、身心等方面有严重影响。对青少年来说,网络的可获得性强,许多学校和家庭都给他们提供了上网的条件。而且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上网。

    再者,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普遍存在发展性问题,有些具有社交恐惧倾向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便转向网络寻求网上友谊。也是一个与发展性相关的问题,即同一性的建立。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已经开始注意自己的价值、人生目标、生活方式、需要及其他相关因素的能力。有的学生可能利用网络来建立一种积极的自豪感,在虚拟现实中,他们把自己定位得更加积极,他们甚至相信这些虚拟的东西会变成现实。



    鉴于以上原因,青少年很容易卷入网络中。一旦他们上网成瘾,必将影响他们的学习,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严重的还会导致抑郁、焦虑、肩膀颈椎疼痛、头痛、视力下降等心理和生理疾病。为了避免使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情况都有所了解,不给学生提供教育的真空地带,完全可以避免学生在校期间的上网行为。并且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就是讨论网络,鼓励大家发言,了解大家的心态,引导大家正确对待网络,通过对他们的发言进行分析,我总结出了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喜欢新鲜的东西,喜欢到虚拟世界中满足他们的需要,倾诉他们的烦恼,了解校园以外的多彩世界,这点是很正常的,老师不能强制,不能采用高压政策,学校或班级如果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满足他们在这个成长阶段特有的自多表现欲强的心理,则可减轻学生对网上世界迷恋情结。

    在平时,给学生提供正确的上网引导,使学生真正认识互联网的作用,不要把上网当作休闲娱乐的工具。由于学校在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方面做得少,学生不能认识到学习的方法资料以及其他很多知识都可以在网上查到,所以形成了一种误区,许多学生把上网当作违纪行为,当作很神秘很过瘾的行为,教师可以提供教育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供学生参考,引导正面行为。

    案例反思:

    学生上网聊天打游戏,如何做好思想工作,这是每一个班主任都思考过的问题。有的如暴风骤雨,一阵狠批,然后上报学校,纪律处分;有的耐心教育,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的软硬兼施,用尽心机。

    其实,无论用哪种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因为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但很重要的一点是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关键问题,让学生感觉到你是真正想帮助他改正他自己也认为是错误的做法,本人对小丁同学的教育之所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原因就在这,学生和家长都明白我的做法的良苦用心,教育的结果不是处分某个人,而是让他改过,向上,向善。在思想教育中,灵活地选择教育的方法,尽量地换位思考,给学生申辩的机会,给他们多一些信任与改过的机会,也许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 标签:
    • 违反课外纪律行为
    • 沉迷行为
    • 单亲家庭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