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谐动车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和谐动车

    和谐动车


    曾经

    第一眼见到小曾,我心里就隐约预感:这孩子估计比较难缠——他走在前头,双手插在口袋里,观察校园环境的眼睛不断流露出不屑;为他提行李的姐姐跟在后头,满头大汗。

    之后,他的言行举止慢慢证实了我的想法。

    开学一个多月了,他的书本费迟迟不交,我催促了几次,得到的回答竟然是他不懂去银行的路怎么走;曾经在广东贵族学校就读的他对住宿条件极度不满,隔三岔五因为纪律、卫生问题与生管发生争吵,每天把“破学校”挂在嘴边;还有“破老师”,一个科任老师在午休时没有接到他的电话,他倍感委屈,并得出结论:这里的老师实在太没素质了。从科任老师处了解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上课迟到、玩手机、睡觉、讲话、起哄,有时躲到洗手间里抽烟,甚至还有拉帮结派的倾向。班里个别男生孩子觉得他的言行举止另类大胆,竟纷纷效仿他。

    我将小曾的表现一一告知他的家长,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教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多次找小曾谈话,希望他遵守纪律,然而收效甚微。我当时真是头痛极了,但我很清楚意识到,如果不能在开学初及时采取有效方式处理好“小曾现象”,将来的班风将很难往我期待的方向发展,更可怕的是,很有可能出现第二个、第三个“更新换代”级别的小曾。

    爆发

    然而正面冲突还是爆发了。

    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他电话,他像领导宣布行程一般对我说,老师,今晚我不回宿舍了,我现在和文昌维炜一起在逛学生街。我很明确地告诉他:“寄宿生请假需要学生预先告知家长,家长同意后班主任才能批假。所以请先跟你的家长联系。”他又是一顿“破学校”的理论。我想起下午英语老师反映小曾缺席,我又问道:你为什么没有去上英语课呢?没想到他像受了强烈刺激一样在电话那头说英语老师污蔑他,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还骂了脏话。我被他放肆的话语激怒了,用比他高八度的声音斩钉截铁地回敬他:“小曾,请你弄清楚你现在是对谁在说话!难道你18年来受到的教育这么失败以至于你对长辈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吗?就算英语老师误会了你,你有必要说脏话吗?!这是你没修养还是我不分青红皂白?”大概是见一向对他采取怀柔手段的我突然变得强硬,他的态度也软了下来,在电话那头竟跟我道歉,并表示晚上会按时回宿舍。挂完小曾的电话,我打电话给晓山老师求助,我们一起分析了小曾的情况。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两个姐姐。父母一心都在广东的生意上,对小曾疏于管教。小曾在广东的学校里已养成“少爷式”坏习惯。不过小曾身上也有一些闪光点,那就是他头脑灵活,愿意表现自己。晓山老师建议:或许可以改变对小曾的看法,多欣赏他的优点,让他成为我的助手。

    转折

    第二天在我的课上,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小曾,我称赞他是个知错就改的男生,希望同学们能向他学习。他脸上出现了尴尬的笑容,不过可以看出他挺开心的。接着,我将事情的原委告诉大家,又批评了小曾对长辈讲话的不良态度。他不好意思地笑着低头。我又单独找小曾聊天,我表示很欣赏他的见识、人际交往能力,希望他在班级中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事后,我联系科任老师,特别是公关、市场营销、音乐教师,希望他们能为小曾提供更多表现机会,例如上台演讲、课堂发言,当然也要有更高的要求,还经常向小曾透露其他老师对他的好评;在和他家长联系的时候,我侧重说明小曾的进步,希望家长能给他更多的肯定和鼓励;每次他犯错误批评他之前我总会问他: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要找你吗?这中间是否有什么误会?讲完道理后我再问:老师为什么对你要求特别严格?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最后还强调: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你不要让我失望哦。

    改变

    慢慢地,再也没有听到他“破学校”、“破老师”的论调了。课堂上他开始积极发言,参与讨论,甚至成为班级“学生讲坛”的主讲人之一,向同学们讲述了他在广东的见闻。一天他慎重其事来找我,主动要求担任班长,他认为原有班长能力不足,他可以更好胜任。他的主动让我感到惊喜,不过考虑到小曾坚持力不足,原有班长虽能力欠缺但虚心好学,我最终决定“一山容二虎”,让小曾和原来的班长一同任职。两个不同类型的班长可以相互竞争,共同进步。

    2009年,我校以歌舞节目《踏浪》获得“建国六十周年福建省文艺汇演”一等奖,小曾正是其中一名演员。很难想象舞台上那个笑容满面的阳光的少年曾经几乎令我束手无策。我也明白,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小曾会出现新的状况,但一定是可以被解决的状况。

    感想:

    班主任的工作多而繁杂,他是班级的指挥者和建造者,如同旧式火车的车头一样带动整个班级前进。但火车头的压力未免太重。班主任应该将自己升级为动车。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动车组的动力是分散的,它的动力分散在每节车厢里,这样大大降低了车头的负重量。

    所以我们应该——

    一、把有瑕疵的孩子们从阻力变成动力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是众人眼中的失败者。他们带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对老师抱有莫名的敌意,因此他们的自尊心尤为强烈。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教师如果再加以苛责,势必会拉远师生距离,不利于德育工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不仅是“事发”后的班主任,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德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必须贯穿于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正因为我要在平时生活中关系小曾,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处理问题时应该多倾听小曾的心声,理解认同他,欣赏他,恩威并施,他才愿意走上转变的道路。

    另外,班主任应该要让学生认识到:老师批评我是为了我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人,是为了让我将来更成功,是为了我好。这样,就算是调皮捣蛋的孩子也能成为班级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二、联系所有可利用的力量,用爱包围学生。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在这种体验当中包含着热爱、理解、尊重、关心、信赖、爱护以及较高的人际期望。当我多想家长称赞小曾的进步,科任老师给小曾更多的表现机会时,小曾感受到无数的期望,他不再看清自己,不轻易做出违反纪律的事情。因此,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不应该孤军奋战,科任老师、优秀学生、家长都应该成为我们坚定的盟友。这些力量可以联合起来,针对学生的问题共同展开攻势,或批评教育,或赞赏鼓励,让学生知道,他被重视、被期待、被爱包围。

    三 运用球拍效应,多给学生找有意义的事情做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人生来具有各种能力如观察、感觉、思维、语言等。人的天性中潜藏着渴求发展的特性,即自动性,它是个人发展和教育活动的主观条件。但是,自动性没有明确的方向,内容空洞,人可以自动地趋向于善,也可以自动地趋向于恶。班主任的作用正是使学生自动性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自动性得到充分体现。而拍球效应(拍篮球时,用的力越大,篮球就跳得越高。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潜能的发挥就越充分。

    )也启示我们:给学生多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让他们将精力投入到班级建设,投入到各项比赛、活动,从中获得成就感、自信心,这样,不仅锻炼学生能力,还减少学生“做坏事”的可能性。小曾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总之,用心浇灌,必然收获。让我们乘坐“和谐动车”,一同享受沿途美妙的风景吧。

    • 标签:
    • 高一
    • 言语攻击行为
    • 违反课外纪律行为
    • 隐蔽性违反课堂纪律行为
    • 扰乱课堂秩序行为
    • 完整家庭
    • 忽视型教养方式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