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知识支架及其应用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资源介绍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各种窘境,支架式设计以学生的言语实践为核心,设计成环环相扣的“活动链”,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习得技能,学语文,用语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本资源主要介绍了知识支架及其应用。
-
学习目标
教师能够理解知识支架的概念,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计知识支架。
-
资源学习:什么是知识支架
知识支架是指为学生习得技能,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而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有效指导。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与“访问”活动相关的程序性知识。“访问”的程序性知识如下:
第一步:确定访问对象。了解访问对象的工作性质、工作作风、兴趣爱好和忌讳等。
第二步:设计问题。问题设计的要求:
问题的设计应围绕对方的专业或感兴趣的,让对方侃侃而谈。
每个问题要附带几个追问的小问题。
第三步:进行访问。
访问前要先自我介绍或出示介绍信,使被访者感到真实可信。
访问时应做到态度谦和礼貌,与被访者保持眼神与肢体语言的交流非常重要,最好能脱稿。脱稿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准备充分,把稿子背得滚瓜烂熟;二是使用访问名片(提供一种访问名片供学生参考)。
做好记录(如果有同伴,最好由同伴记录)。记录要做到跟上被访者的节奏,可以记些关键词或用记号、图案等替代。
第四步:访问之后,参与其他同学的访问,写下你的反思:
你觉得自己的访问达到预期目的了吗?
访问过程中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访问之前所有的准备有用吗?
以上活动呈现的程序性知识有访问程序的知识、与被访者保持良好交流的知识、设计问题的知识、做好记录的知识。 除了提供程序性知识之外,还提供了一些反省性知识。
-
拓展延伸:教学支架在小学语文写作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
-
- 标签:
- 支架
- 写作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