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教育好倔强的学生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怎样教育好倔强的学生
怎样教育好倔强的学生
【情况介绍】
小顾,个性倔强,看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看似较一般同学来得成熟,但在初中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较多地接触到社会上的阴暗面,逐渐滋生了对人生、对社会特别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情绪,进入初三以来,因学习任务的加重,成绩不如人意,思想就越来越偏激,老师、家长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疏导在他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他个性的压制,以至与学校、老师、家长的对立情绪愈演愈烈,上课似听非听,经常上课睡觉,下课与同学打闹,作业爱做不做,时常迟到。
进入初三后,小顾的情绪一直不太稳定,想法偏执。老师、家长多次联手,耐心做工作,但始终收效甚微。今年开学不久,他内心更加压抑。在犯错的检查中写到:“我看某某不顺眼....某老师冤枉我....凭什么?”就这样的学生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学校、老师、家长身上,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受害者。上课时一个字也听不进;课后,虽然仍和同学讲话、玩乐,但这时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这时在课间与同学玩乐已成为支撑他上学的主要动力。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过着日子。
有一天早读课时,朱爱文同学从教室外进来,他在里面拼命抵死了门,这样一推一抵他把同学的手指压骨折了,朱爱文哭着告诉老师,当我找到他时,我还没说什么,他立即跳起来:“有什么,大不了付给他医药费,我又不是故意的?!”当时他的情绪非常激动,觉得再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于是一下课,向班主任讲了一声就离开了学校。我立即与他父亲联系,告知了情况。第二天,他父亲拽着他来到学校,让他继续上课。但他死活不肯,且态度、言辞非常激烈,就在办公室里与父亲大吵大闹,差点动手。
在他父亲说出气话“要断绝父子关系”时,他竟然说:“断绝就断绝。你们给我的钱,我都记着,以后一定会还给你们的!”一旁的主任当即驳斥道:“经济帐暂不算,你父母养育你十几年的感情,你还得清吗?”他不吭声了,但仍执意退学,说要去打工挣钱,并转身就走。
【教育过程】
本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信念,会同老师、家长一起分析研讨对策,决定:第一,暂时满足他的要求,让他自己去找工作;第二,家长跟亲朋好友讲好,若去他们处找工作,要他拿出高中毕业文凭来;第三,这期间,不再逼他,给他时间、空间自己去想、去做。
一段时间后,在外面碰壁了,又想复学,考虑到他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再看看他的决心有多大,毅力有多强,便严肃地告诉他:学校不是任他随意进出的,不能想走就走,想来就来。若他真心悔过,再给他一个机会——用一周时间深刻反省,写一份思想认识;将开学以来的各科作业补起来,交给任课老师,等所有老师都认可了,才能进教室。
这些经历对他触动很大,他的思绪不再平静,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想反复思量,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下决心要改正。趁着补作业的间隙,想着同学们在学校里认真听讲,老师们辛勤耕耘,更重要的是,想到自己舍本逐末,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最适宜学习的时刻,却做出了如此愚蠢、幼稚可笑的行为……至此已深深忏悔,对于老师、家长,无以回报,只有发奋努力,刻苦钻研,争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案例反思】
信息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影响、教育可能比书本知识、老师的说教来得更直接、更生动、更丰富。小顾因受到社会上过多的不良影响而使自己的人生出现了偏差,但同样是现实生活教育了他、纠正了他,令他回到了正常的人生轨道。
因而,我们现时期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要建构基于生活、社会的开放型活动德育模式,借鉴、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社会,拓展教育时空,以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构筑校内外相互沟通、结合的“大教育”格局,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
- 标签:
- 男
- 初三
- 身体攻击行为
- 违反课外纪律行为
- 隐蔽性违反课堂纪律行为
- 执拗型问题
- 自私型问题
- 学习态度问题
- 完整家庭
- 网络媒体影响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