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课-作业3-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张媛媛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一、说"咬文嚼字"

    《湖心亭看雪》是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相对来说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作品,欲深入理解此文,王君老师定位在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让学生细细品味文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和韵味,这也奠定了本文的赏析途径,要“咬”要“嚼”。

    通过王君老师的细致精妙的引导,孩子们嚼出来的文言蕴意与教师用书有所出入。我们在教学环节具体来分析,另外,在写作手法的解读上也没有生硬加入,而是巧妙地溶解在对词句篇章的品读上,比如教师用书中提到的景色描写的白描手法,在这节课中没有明确指出。

    • 二、教学环节分析

    总体来说,王君老师的这节课分为5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整体阅读把握全篇、咬文嚼字论“痴行”、咬文嚼字论“痴景”、总结提升,教学过程有众多精妙的教师提问、追问、学生的反馈以及丰富的相关可用资源的适时引入。

     

    1、导入

     

    导入环节,我想用“精”“巧”二字来形容。这节课,王老师上来就问“王老师的儿子叫——”,此时学生们异口同声脱口而出“王犀墨”(其实这里我对为什么不是“王惜墨”有疑问),说明王老师向同学们讲过儿子的故事,至于王老师为什么提出该问题,学生们内心深处应该会有诧异之感,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点,让他们对后文有所期待。从而引出“惜墨如金”,进而指出《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惜墨如金,短小精悍的文章,它值得精读,值得字斟句酌咬文嚼字细细品味。在导入环节巧妙运用了小技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并且目标是要“走进三百多年前的古人张岱的心灵深处”。因此,王老师精准地定位了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巧妙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整体阅读把握全篇

     

    在这一环节,王老师采取的是听录音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们感知全文,接着认读字词并进行一词多义的抢答。这些字词之前已经攻克了是吗?接着让学生们带着两个关键问题集体朗读全文。这两个问题分别是:1、都说这篇短文里有一个地方是前后矛盾,你能找出来吗?2、请在文中找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来评价作者张岱。学生们读完文章后对两个问题反馈非常好:1、“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人数上矛盾。2、用“痴”来形容张岱。

    而对于两个问题:王君老师都对学生们的回答给了及时的反馈和肯定——非常敏锐、聪明等。另外,也对这两个问题有进一步幽默犀利的追问:对于问题1:是否张岱数学没学好呢?为后面的解析买下了伏笔,同时引发了学生的思考。2、舟子说话的时候用的是“喃喃”,你能感受到舟子是什么样的神态吗?学生给予反馈(大惑不解)后,让学生们通过朗读亲自感受体验这种神态。

    舟子不解张岱的“痴”,那么王老师在此又追问了一个问题:“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呢?(傻、笨、另类、行为举止不同常人等)就这学生们对该问题的反馈,王老师指出作者张岱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而呆人必有呆行,接下来就来“观其痴行”。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咬文嚼字论“痴行”。

    质疑:针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真的能够反馈都那么好吗?这个过程中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了吗?

     

    3、咬文嚼字论"痴行"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痴行

    针对这一段王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下:

    问题1:从这三句你看出张岱有什么异常行为吗?

    问题2:“湖中人鸟声俱绝”,什么意思?请用一个成语来替换。

    学生反馈:问题1:大雪三日之后的晚上跑去看雪。(指导朗读,学生稍微夸张读“大”“三”“绝”)。问题2:万籁俱寂。针对学生的反馈,王老师进一步指出,不仅声音消失了,色彩消失了,温暖也消失了。学生接着又说:人的活动也消失了;所有的生机和活力也消失了。

    接着巧妙追问: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里干什么?学生反馈:各种烤火、缩在被窝里、烤着火玩游戏等。那么张岱做了什么?他冷不冷?让学生咬文嚼字解释为什么张岱觉得冷。对比“拥”和“穿”或者“披”的差异。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张岱的感觉同于正常人,而在湖心亭上却有一点温暖和亮色——另外的两人,自然过渡到与其他游人相遇的情节。

    到第二自然段的行为,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亭中另外两人的欣喜和自豪。同时让学生变换句式表达“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说为“湖中居然有此 人”或“我们都是 人”。学生的反馈中不乏亮点和才情,如:我等皆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全然在乎冰天雪地间也!金陵客是欣喜的,那么张岱是否也如此呢?继续引导学生们咬文嚼字找根据。

    与教师用书相比,新解读

    问:张岱巧遇金陵客,他也和金陵客一样满心欢喜吗?

    此时,学生们给出了不同的反馈:一方说是欢喜;另一方说是勉强。双方同学各有说法,王老师没有立即定论,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品“拉”“强”等关键信息。如果说欢喜是否有悖常理,按照正常来说:酒逢知己三杯少,会须一饮三百杯,而张岱则是被拉着强饮了三杯就辞别了。接着有学生发现张岱和金陵客根本是不同的性格,追问:怎么会认为他们性格不同呢?1、张岱:一个人来的;金陵客:约了朋友,带了酒,烧着火,把湖心亭搞得热气腾腾。金陵客:豪爽;张岱忧郁。2、分别时答非所问“问其姓氏,乃金陵人。”接着是迁移证明:不愿透露姓名如《还珠格格》中的桥段:问小燕子哥哥姓名,他不答,只说:一笑一剑走江湖……。如果是知己:分别时则会留下电话、地址、QQ等……通过品词品句,体会文章含义,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比解读文章含义。

    王老师这里引导学生品出的金陵人与张岱之间的情谊并非知己,与教师用书是有出入的。在其后她是否有证明呢?通过对上文金陵人与张岱之间强饮三杯、答非所问等细节处理得出双方非知己,而且张岱不追究,是张岱太孤僻了吗?是与不是,从景语中寻找答案。过渡到论“痴景”。

     

    4、咬文嚼字赏"痴景"

     

    PPT显示“一切景语皆情语”,并举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三个例证,让学生品读,感受景中传递的情。

    品读第一自然段的景语:问题1、这样一幅雪景,你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学生反馈与教师预设有出入时,教师指出有问题的地方(特别之一):“天与云与山与水”,其中的“与”是否多余,引导学生注意这一特别的表达,并体会解释这一表达是否多余拖沓等。引导学生去掉“与”对比体会感受,读出“四个景物融为一体的境界和浩大气象”。再次朗读句子,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特别之二)学生通过朗读反馈出量词不寻常。老师把量词换成正常的量词朗读,你觉得如何?让学生比较评价两者的差异,读出“顺序、特别量词的味道”——融入自然,天人合一。(在教师用书中说是白描手法)另外,对比品读虚词“而已”——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点破痴人心中有痴景——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

    基于“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追问:他是怎么定位自己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和世俗的关系的?他不想见人,也不希望被人见到。基于此,他和金陵人的不和谐即顺理成章。(而真的是希望天人合一就与世俗之人不和谐了吗?这样理解是否恰当呢?)进而解释最初问题的矛盾点:“独”和“舟中人三两粒”的“矛盾”——不是矛盾,而是他“眼中无人”,只有自然。

    总结过渡:张岱笔下的西湖如此清冷、浩大、朦胧、孤独、纯洁、为什么呢?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这篇文章的。自然过渡揭示文章的背景。

     

    5、总结提升

     

    展示作者背景和文章写作背景——明末清初,国破家亡后的悲哀的挽歌。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唯有哀怨,唯有梦忆。将家国之叹、故园之叹、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学生感悟出张岱一定是忧郁、孤独的,还是坚定的,还有说是逃避的心理。

    接着教师从张岱的个案拔高为古代不少文人的命运及信仰,无奈不愿折腰,寄情于自然。这样的痴人痴梦还有很多,过渡到相关阅读材料《江雪》《记承天寺夜游》《归隐》。总结提升“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精神。

    在《湖心亭看雪》的写景句中结束。

    • 三、总体评价

    针对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这节课的视角(痴行、痴景)选取独到,设计巧妙,体现了王老师一贯的作风,不会为教材所累,循规蹈矩地按照一般课堂上的段落分解文章,而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灵活把握教材;

    2、提问环环相扣,追问及时,教学过程的预设和生成能够灵活处理,同时不放过每一个生成性问题的及时引导和反馈;

    3、过渡极其自然,因此给人的感觉是整节课流畅自然,不会让人觉得为了阅读相关文章而阅读,每一次的扩展读都是信手拈来,用得恰到好处;

    4、能够做到联系实际寻找依据,比如常人若是遇到知己会如何做,而张岱是如何做的,通过对比支撑观点——张岱并未因遇同路人而欣喜。这样做,不会让学生感觉古人离我们很遥远,他们跟我们也是有着许许多多共同之处的;

    5、敢于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创新解读文章和教材,有理有据,说服力极强;

     

    质疑与思考

    另外,我感觉整节课下来都是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对话,教师是否关注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呢?这个是我要打问号的地方。

    关于金陵人和张岱的关系,王君老师给出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也有一定的支撑依据,但这恰当与否,个人认为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 四、提炼文言文教学建议

    都说读诗三步走:读懂诗歌,读懂诗人,读懂社会,那么从王君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课上我们也可以总结出:读懂文章——读懂作者——读懂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直面那个时代的脉搏。

    另外,关于文言文教学,我从王君老师的几篇课堂实录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1、把握文本解读时自己设计的线索与思路,而不是被文本牵着走;

    2、知识内容的联系、转化、阐释,包括句式的转化,文言文与成语的互换,以及相关知识和内容的联系,一次多义的,不同情境中同义的等;

    3、有价值的问题提出,这是教师引导的核心,同时要抓住课堂上生成性问题,进行恰到好处的追问,核心问题的提出不是停留在读懂文章的层次,甚至能上升到读懂作者的层次;

    4、不管导入、文本解读、总结提升等阶段若是联系现实生活和情节,则对于文章理解大有裨益,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有感同身受(有一个学校的老师在讲《口技》的时候,也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口技,让学生从听现代洛桑的口技,引到古代的口技。学生听完洛桑的口技后,不自觉地鼓起掌来,提起了学生对口技的兴趣,这一例子也体现了古今联系的价值);

    5、文言文要品读,朗读,包括虚词运用意图等都要通过品读才能解其中味。王君老师的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岳阳楼记》朗诵课也别有洞天,值得借鉴和思考,从中我们看出朗诵古文的意义和价值,朗诵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主体体验;

    6、整合同类文章,寻找文章之间、作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桃花源记》和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前两课)中刘禹锡更像周敦颐还是陶渊明。让学生对同类课文,有整体把握,进而综合提升;

    7、社会背景的适时恰当融入,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作者,提升作品的理解层次。

    • 五、自我体会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如何让学生们对国学产生兴趣,体会到它们的价值,这个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王君老师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但是我觉得好策略好方法因人而异,还需要继续丰富完善文言文的教学建议。

    • 标签:
    • 文言文
    • 反馈
    • 学生
    • 王老师
    • 教师
    • 教学建议
    • 文章
    • 金陵
    • 问题
    • 老师
    • 湖心亭看雪
    • 自然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