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景小学-王琼-《爱迪生救妈妈》-2012年6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教材分析

       《爱迪生救妈妈》是本单元的第2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在切除阑尾炎手术时,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聪明的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救了妈妈的命。读了文章,我们都会为小爱迪生的聪明和智慧赞叹,同时也看到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肯动脑筋,善于观察生活,一定会有所收获。

    • 设计理念: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经验,自主的建构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的动态的生成过程,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注意联系生活学语文、用语文。
     

    •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炎、团、检查”这5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重点关键词句朗读感悟爱迪生的聪明、多动手、善发现,并注意积累。通过读找划圈体会妈妈病情之急,时间之急,大家之急。

    3.感知爱迪生的聪明可爱。了解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镜子聚光的原理,激发孩子生活中爱动脑筋,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朗读中感悟领会爱迪生的机智,并积累词句。

    难点:理解爱迪生救妈妈的方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读读课文,圈出生字。

    •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易被调动与牵引;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发现部分学生不爱动脑筋,遇到难题,依赖性强,总奢望得到老师及家长的帮助。这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课文,我们可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怀着对爱迪生的崇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孩子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并进而培养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 课时安排

     两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2. 板题,学习“迪”。你能简单来讲讲爱迪生吗?
       爱迪生多了不起啊!,他的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我们说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就是因为:出示(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能想出一些好主意。) 引读。
      (由于课文介绍了一个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人物,所以教师抓住这个线索,引导学生观察,谈话,拉近学生与文中人物和课文内容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增加了学生的体验。)

     二、初步感知 学习字词 

     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注意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利用生字词语卡片,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4.出示难读句子:
                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一检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a生字 “阑”,猜字谜。b“捡”“检”句子辨析。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实效。)

     朗读

      1、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4、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少,而且书写上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集中一课时指导的做法。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

     三、拓展阅读

     读121面“读一读”、《爱迪生简介》、《电灯的诞生》

     四、拓展写话

      利用本课新词编一段故事。

    •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是谁?(板书:爱迪生)

    2、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吗?(板书:救妈妈)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从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入手,实现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回顾旧知,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留下来的两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问题一:他在什么情况下救妈妈?

                          问题二:他想了什么办法救妈妈?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我们有了问题,能自己解决吗?现在就请你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读完以后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把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词语在下面划横线。

       1、学生默读课文。

       2、同桌合作讨论

    (默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低年段语文教学要学习默读。只有心静下来,我们的思考才能深入,我们的思维才能在广阔的海洋上远航。而默读恰巧能为学生思维的深入打造一个宁静的“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3、反馈

      (1)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他在什么情况下救的妈妈?(第2、3自然段)

      (2)找出相关的句子。(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妈妈病重、光线太暗)

      (3)以表演的方式理解“直打滚、迟疑、团团转”等词语,并练习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4)抓住关键词(直打滚、迟疑、团团转等)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形式读,  让学生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

    4、当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爱迪生是怎么做的?

        (1)     学生自由说。课件出示: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huǎng)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理解并积累“一溜烟”及“明晃晃”两个词语。说明:晃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huàng,一个读huǎng,在这里读huǎng。

            以你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说一说你知道的像“明晃晃”这样ABB式的词语还有哪一些?(光秃秃、亮晶晶、红润润等)

           指导朗读这个句子。

      (2)“爸爸见到这一情景,会有什么反应呢?”

        课件出示爱迪生和爸爸的对话: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①师范读,学生在语境中体会“斥责、委屈”两个词语的意思。

         ②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

         ③请同学表演读。

      (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读书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5、“爱迪生是在胡闹吗?他想出什么办法呢?请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6、师总结:爱迪生用镜子把光聚到了一起,使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救了妈妈。

    板书:镜子聚光

     (三)感悟方法

    1.课件出示镜子聚光实验和无影灯的对比图片。 

       师:爱迪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开动脑筋,用镜子把光聚在了一起,让医生顺利动了手术,救了自己的妈妈。

    2.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当今在医院里,利用什么照明设备来为病人做手术的吧!

    师介绍“无影灯”。很多知识光靠书本,学生是难以领会的,给学生演示此实验,直观形象,学生易于接受,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更让他们领略到了其中的神奇及爱迪生的聪明过人之处,从而激发出自己在生活中也要像爱迪生一样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做个聪明的孩子。

     (四)再入课文,发现问题。

    1、感悟爸爸前后态度的变化(斥责——恍然大悟)

    过渡:爱迪生确实很聪明,当大家都想不到办法的时候,他急中生智想到了办法,此时的爸爸有什么变化?

    (1) 结合图片及语境理解“恍然大悟”。

    (2) 练习用“恍然大悟”说一句话。

    2、体会医生手术前后的态度(迟疑、摇头——夸奖)

        师:妈妈得救了吗?齐读第5自然段。

    (1) 齐读第5自然段后回答。(板书:手术成功)

    (2)着重指导读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

     

     三、拓展阅读

    走进“阅读天地”,读《处变不惊事例二则》、《她用裙子救了五个男生》、《是谁救了小姑娘》。

     四、拓展写话

      1.用句中的角色,用“夸奖”一词练习说话。

    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爸爸夸奖爱迪生说:“————————————————。”

     小伙伴夸奖爱迪生说:“————————————————。”

     妈妈知道事情的经过后,夸奖爱迪生说:“—————————————。”

      2. 别人想不出的办法,爱迪生为什么能想出来呢?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像他一样遇到事情沉着冷静,靠自己的聪明智慧解决问题的人吗?

     3.选择写一写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和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 板书设计:

    30 爱迪生救妈妈                        

                              

                             妈妈病重     ——      镜子聚光

                              光线太暗    ——      手术成功

                                      爱动脑 多动手 善发现

     

    • 标签:
    • 词语
    • 学习
    • 2012年
    • 学生
    • 理解
    • 生字
    • 爱迪生
    • 课文
    • 出示
    • 妈妈
    • 聪明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