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1014922韩琬之人教版第5册第17课《孔子拜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 教材分析

         《孔子拜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开篇讲读课文,是引领学生打开中国传 

    统文化大门的金钥匙,主要是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 

    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 

    事时,线索非常清楚。课文内容蕴含丰富,但并不深奥,只是有几个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对于一个刚升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课堂教学时要创设情景,读 

    词语想画面、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有机渗透,才能更好地体会孔子的求学精神,从而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 

    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朗读论语:通过创设一个古人清晨读论语的情景,让同学们朗读几句著名的论语句子,体会孔子的渊博的知 

    识和高尚的人格。

    ②介绍孔子和老子:通过教师的描述,让同学们去猜一猜这个人是谁,随着图片的渐渐清晰,揭开谜底,给同 

    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孔子作为课文的重点介绍人物,还要通过介绍孔庙,孔林等来进一步介绍孔子。

    ③引入:通过一段FLASH视频,让同学们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

    识字学词

    ①重点字词:通过flash视频学习“闻”“尘”“仆”“纳”“闷”“丘”“迎”“等”“止”“境”“授”“ 

    品”这12个重点字词的比划,朗读。组词。

    ②组词造句:学习12个重点词时先让同学们组词,然后再造句,最后老师补充一些重要的词组。

    ③多义字:重点介绍“闻”这个多义字,多个意思也可以划分为4类:听见和听见的事是同一意思,只不过一 

    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出名和名声同理。请同学们对每个词造句,其中闻鸡起舞这是个成语,点击小图片出现 

    大图片和成语解释,老师讲解其中的故事,然后请同学们造句,再次点击小图片则推出大图,老师继续讲解“ 

    闻”的其他意思。

    ④成语学习:含有“闻”的成语很多,教师先举几个例子,向同学们讲解成语的故事、由来,还有成语的意义 

    ,并引导学生用成语造句。

    作业

    搜集含有“闻”的成语,下节课向同学们展示成语的故事、意义和遣词造句的用法。

    •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介绍成语:学生们向全班同学讲解课下查到的成语故事,并造句来说明它的意义和用法。

    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注意“远近闻名”“渊博”“曲阜”“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老聃”“风尘仆仆 

    ”“孔丘”“仲尼”“迎候”“止境”“请教”“传授”“佩服”“敬重”“品行”的字音字形。

    ②总结出课文的基本脉络,各段的文章大意。

    ③展示读课文,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体会升华

    ①词语理解:通过做射箭游戏,来考察同学们对于“渊博”“远近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词语的 

    意思的理解情况,通过这几个词向同学们教授通过字面的意思来推测词语的意思的方法,而且通过词语的意思 

    是如何反映孔子的学识和不畏艰苦的品质。

    ②情景想象:请同学们想象孔子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读文归纳:厨师课文中孔子的礼貌用语等,让同学们从中总结体会出孔子的态度和品质。

    ④总结课文:总结出孔子的品质,并引导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努力向孔子学习。

    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 说明

    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课件的制作也参考了很多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由于不清楚实际的学情,课程的设计和课件中存在大量的不合理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 修改意见

    结合陈老师上课时的点评和肥西王银芝老师反馈给我的评价,我对《孔子拜师》的教案设计和PPT作品都做了相应的修改。

    教师的建议我的修改思考
    生字的教授中可以适当加一些组词,更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插入一个FLASH动画,详细讲解了每一个重点生字的相应组词,并引导学生自己来组词造句,增加对字词的记忆和理解。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字词的学习,所以字词的学习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强化,不能单单讲字本身。
    如能在用课件介绍完孔子后,接着出示课文朗读的视频,学生思考写了一件什么事,在请学生回答。增加了课文的FLASH动画,介绍完孔子和老子之后就出示动画,让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动画的呈现对于故事性的课文来说既可以增加课文的趣味性,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
    11~23页,第二课时的教学PPT,其中第十九张,把第一项要求放在最后。这才合乎情理。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调整,第一课时主要讲解课文的大意和字词,第二课时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思想为主。设计一堂课不只是内容的堆砌,更是要符合逻辑,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整合。

    • 标签:
    • 活动
    • 老子
    • 词语
    • 成语
    • 学生
    • 同学们
    • 造句
    • 孔子
    • 课文
    • 介绍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