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第一课时 马兰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在德国看到的是一种怎样的奇丽景色
-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有关德国的风景资料或图片。
-
三、【课时】第一课时
-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交流资料。
1、引入
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有许多美的东西,有让我们祖国引以为荣的锦绣河山;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放眼世界,还有我们不太了解的异域文化。今天,我们同作者一起到德国,看看那里的风景。
2、同学们,大家对德国的自然风光有哪些了解呢?
3、老师也找了资料,也给大家介绍一下。(放多媒体)
4、看了这一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交流感受)
5、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板书:奇丽景色)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季老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6、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小结:我们养花的目的主要是自家欣赏,人们通常把花摆放在客厅里,案桌上,阳台上……可是德国人种花为什么是让别人看,我们从文中去了解。
【设计理念】引入环节把学生的视野引入广阔的世界中,体会到异域风情,不同的美。通过身边人与德国人养花的不同目的及摆放花的地点的对比,为引入中心作铺垫,直接切入课文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2、出示生字词语,纠正读音,指名读、齐读。重点分析“嫣”(分部件记)“脊”(以形记,人的背每边两根肋骨)的字形。
3、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指导读通顺,读断句。
4、文中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简单的学生相互释疑)
5、默读课文: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景色?找出课文中有关语段读一读,初步感知这奇丽的景色。
【设计理念】本环节是通过学生自学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是阅读的最基本要求,接着让学生思考课后二题要求,初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奇丽景色,这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前提。
三、理解内容,读出情感。
1、文中说“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时,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德国人养花是怎样的呢?读读课文,把相关语段画出来,文中有一个多次出现的词最能说明德国人爱花,请找出来,打上“·”号。
2、四人组交流勾画情况,交流找出的相关语段,说说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小组汇报自学情况,课件随机出示句子,师生共同探讨。
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花的脊梁。”
①读这段话。思考:“脊梁”指什么,在文中指什么?
②请用“家家户户都……都……都……”将这几句话变成一句话,从中体会到什么?
过渡:可见他们将花栽在临街的窗外,是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这种做法令人感到惊叹,可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
而德国人看来却是如此平常,你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借助图片理解)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③我们来读读,感受这奇丽的景色,应怎样读才能表达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种景色的感受呢?(重读“家家户户”三个“都”)
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①读句。
②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借助图片理解)“应接不暇”
③老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现象一下这是什么样的景象,是怎样汇成了花的海洋?
④口头练习:假如我来到德国,走在街上,看到 ,想到 。
⑤人们走在这样的街道上,看到自己种的花被别人欣赏,同时又能欣赏别人的花,心中不由会产生许多感受。这是多么美妙、多么值得人回味的情景啊!
我们称之为“耐人寻味”。
⑥我们同作者一道走在街上,欣赏着这奇丽的景色,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多美啊) 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赞美)?
出示⑶“我走在街上……奇特的民族!”
①读句,为什么用“又”?(联系前面第二小节)
②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③感情朗读这几句话。(学生读,说说为什么那样读)
【设计理念】通过默读,了解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景色及文章主要内容;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体会德国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及美好心灵。
四、拓展阅读:跨越式资料
五、打写:读了这篇课文,你收到了什么启示?
六、板书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美丽
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
-
- 标签:
- 25
- 作者
- 别人
- 多么
- 德国人
- 课时
- 德国
- 景色
- 学生
- 交流
- 感受
- 自己
- 课文
- 第一
- 奇丽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