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产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作物经济产量主要靠光合作用转化光能得来,决定作物经济产量的有五大光合性能——光合面积、光合能力、光合时间、光合产物消耗和经济系统,因此,提高光能利用率也就有五条途径(见图1)。

    • 提高光合能力

    作物光合能力受作物本身光合特性和外界光、温、水、肥、气等因素的影响,合理调控这些因素才能提高光合速率。生产上提高光合效率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选育高光效品种

    选育高光效品种是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根本途径。。

    高光效品种的特点是:生育期比较短,矮杆抗倒伏,叶片分布合理,叶片较短且直立,耐阴性强且适合密植,光呼吸较弱。

    2.改善作物光合条件

    首先要适地适作,选择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良好小气候和土壤条件。其次要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保证株间通风透光,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病虫防治,预防自然灾害等。另外,早春采用塑料薄膜育苗或大棚栽培,可使温度提高,促进作物生长和光合作用进行。再者,果园内地面覆盖反光薄膜(银白),可促进果树下部叶片对反射光的吸收利用,提高光能利用率。

    3.提高CO2浓度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气中的CO2浓度只有330μl·L-1左右,与光合作用最适CO2浓度(约1000μl·L-1)相差甚远,因此,增加空气中的CO2浓度,光合速率就会提高。

    大田CO2浓度虽然难以有效控制,但可改善田间通风状况、深施碳酸氢铵肥料(含50% CO2)、增施有机肥料、实施秸秆还田、促进土壤微生物分解发酵等措施,来增加作物冠层中的CO2浓度。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内,则可通过CO2发生装置,直接施放CO2

    • 增加光合面积

         光合面积,即植物的绿色面积,主要是叶面积,它是对产量影响最大,同时又是最容易控制的一个因子。通过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或改变株型等措施,可增大光合面积。

         1.合理密植

         所谓合理密植,就是使作物群体得到合理发展,使之有最适的光合面积,最高的光能利用率,并获得最高收获量的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过小,虽然个体发育好,但群体叶面积不足,光能利用率低。种植过密,则致使下层叶片光照不足、作物冠层通风不良和CO2浓度过低而影响光合速率。只有合理密植,才能协调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扬长避短,有效利用光能,达到最高的产量。

         合理密植指标有多种,例如播种量、基本苗、总茎蘖数、叶面积系数等,其中以叶面积系数较为科学。所谓叶面积系数,是指作物的总叶面积和土地面积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作物叶面积系数越大,光合产物积累越多,产量越高,但也并非越大越好。生产实践表明,在目前生产水平下,水稻最大在7 左右,小麦6 左右,玉米6~7 左右,可能获得较高产量。

         当前果树生产上普遍推广的矮化密植、计划密植和园内间作适宜作物,都是为了尽快扩大群体叶面积系数、增加早期产量和提高光能利用率。

         2.改变株型

         近年来国内外培育出的水稻、小麦、玉米等高产新品种,多为矮秆或半矮秆、叶片挺厚、分蘖密集、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的类型。种植此类品种可适当增加密度,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果树生产上,通过整枝修剪,培育矮小而开放的树体结构,也可达到改善株型、减少或消除无效空间、增大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目的。

    • 延长光合时间

    延长光合时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时间,可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延长生育期或人工补充光照等措施来适当延长光合时间。

    1.提高复种指数

    复种指数就是全年内农作物的收获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提高复种指数就相当于增加收获面积,延长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合时间。

    通过轮种、间种、套种等传统措施以及温室栽培、育苗移栽等现代技术,都可有效提高复种指数,缩短土地空闲时间,增加收获面积,减少漏光率,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能。如麦套棉、豆套薯、粮菜果蔬间混套种等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再者,改一年一熟制为一年两熟制或三熟制、林粮间作、开发立体农业及园林绿化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等,也都是通过提高复种指数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2.延长生育期

    在不影响耕作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延长生育期能提高产量。例如前期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根系发育,使叶片早生快发,较早就有较大的光合面积,后期防止叶片早衰,特别是防止作物功能叶的早衰,是延长叶片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适时早播、早栽或采用铺地膜、温室、塑料棚或阳畦等保护地栽培措施,都可以延长生育期,增加光合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对于叶用植物,采叶时在不影响采叶品质的前提下,可适当晚采,并且切忌采叶过度。

    3.补充人工光照

    在小面积栽培试验、加速重要材料与品种繁殖时,可采用生物灯或日光灯作人工光源,以延长照光时间。

    • 降低有机物质消耗

    正常的呼吸消耗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产上应注意提高呼吸效率,尽量减少浪费型呼吸。如C3植物的光呼吸消耗光合作用同化碳素的1/4 左右,是一种浪费型呼吸,应加以限制。

    目前降低光呼吸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光呼吸抑制剂去抑制光呼吸。例如乙醇酸氧化酶的抑制剂α-羟基磺酸盐类化合物,可抑制乙醇酸氧化为乙醛酸。用100mg·L-1NaHSO3喷洒大豆,可抑制光呼吸32.2%,平均提高光合速率15.6%,2,3-环氧丙酸也有类似效果。二是增加CO2浓度,提高CO2/O2比值,抑制光呼吸,提高光能利用率。此外,及时防除病虫草害,也是减少有机物消耗的重要方面。

     

    生产上也可通过合理密植和整形修剪,减少树冠无效体积和器官;通过疏花疏果、病虫防治和减少由于农药、叶面施肥不当等叶片伤害而造成的叶片坏死、脱落等现象,减少无效消耗,增加营养积累。

    • 提高经济系数

    生产上,可通过整形修剪、化学调控等人工调节措施,调节养分在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间分配的矛盾,促进花芽形成和提高坐果率,使光合产物定向分配流动,增加向果实等经济器官的养分供应,从而提高经济系数,以提高经济产量。

    • 标签: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