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研究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研究

    负责人姓名

    杜文莉

    性别

    年龄

    44

    民族

    工作单位

    福田区众孚小学

    职务

    校长

    研究专长

    英语、教育管理

    学历

    双本科

    职称

    中高

    通讯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南路3018号

    邮编

    518036

    电子信箱

    316505451@qq.com

    办公电话

    83828735

    手机

    13670120142

     

     

     

     

    姓 名

    性别

    电子邮件

    职务职称

    电话

    邓志飞

     男

     

     教科主任

    83826400

    郭勇

     女

     

     小高教师

     

    陈艳霞

     

    小高教师

     

    张咏梅

     

    小高教师

     

    杨始基

     

    小高教师

     

    陈立佳

     

    小高教师

     

     

     

     

     

     

     

     

     

     

     

     

     

     

     

     

     

     

     

     

     

     

     

     

     

     

     

     

     

     

     

     

     

     

     

     

    预期的主要成果

    A.专著类 B.论文类 C.研究报告 D.工具书 E.其它

     

    BCE

    预期完成时间

    2014 年 7月

                      
    • 二、课题论证

    本项目总目标是:紧密结合福田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腾飞的实际需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核心,立足本地,放眼国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应用、和谐发展。着重整合软件系统,促进应用系统建设与集成;建立以“实用”为本的教学资源库,完备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管理信息的三方面内容库,动态开放、共建共享;大力推进I管理、I教学、I教研和I学生服务四大应用,创设良好的网上教学教研数字化环境,通过数字挖掘提升教学教研质量,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教育科研、师资培训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推进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服务、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五个现代化。

    說明:以下請針對貴校將進行的課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進行說明。

    理论价值:

     

    实践价值: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发展的需要

    21世纪,世界进入网络时代,教育教学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为我们小学语文教育走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福田区在“转变教与学方式,构建有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达到高效低耗,夯实基础,突出人文,彰显个性的目标,就成了一线老师们着力思考的方向。山东省的赵宏老师提出了“主题学习”课题,让学生从一期一本教材里面走向更广阔的阅读世界,以一种提供特定拓展式文本,有序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极大丰厚语文积淀奠定了基础。在此更前一点,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八岁能读会写”实验课题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广泛阅读的范例。上述两个实验,均以班级为建制展开阅读教学与实践,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校目前学生明显存在的现状是学生大部分为外地来深打工子弟,父母的文化素质偏低,家庭藏书几乎为零,学生阅读习惯远未建立,由此导致学生阅读量极小,除了教材和一些漫画型的娱乐消遣类图书,对于文学类、传记类、科普类等图书阅读极少;阅读能力偏低,理解和感悟不到位,语感欠缺。为此,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积淀学生语文素养,成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

    现在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纸质阅读之外,数字化网络阅读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大中城市,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了时下人们阅读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超过70%的市民有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进行网络阅读的习惯。为此,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融入信息化社会,让他们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合格“居民”,特提出构建“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学习共同体”这一新的命题。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說明:此部分請說明課題整體目標與對探討問題的內容進行說明。

    本项目研究目标是:紧密结合福田区“转变教与学方式,构建有效课堂”实验的推进,以教育理念创新为核心,立足本校,放眼国内外,积极探索网路环境下主题阅读的推进,组织构建学习共同体,并研究在学习共同体的架构之上进行主题阅读的教与学方式,进行实践总结和理论提升,以期实现学生阅读视野的开阔,阅读能力的提升,人文素养的彰显,最终形成我校阅读教学的新特色,推动学校语文教学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研究内容:1、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的教学方式研究。在传统的阅读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阅读学习需要的情况下,需探索如何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适应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性阅读。

    2、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的阅读方式研究。传统的纸质阅读不可缺少,然而如何低耗高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开展阅读实践和研究,需要我们深入地进行试验,寻找到合适的阅读方式,从阅读时间、阅读笔记、阅读指导、阅读反思、阅读交流等方面进行研究。

    3、网络环境下教师及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及激励机制研究。随着学习内容的海量化,学习门类的专业化,如何利用伙伴的力量,构建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的教研与学习共同体,是面临的首要考验。这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4、网络环境下学习共同体的运作方式研究。学习共同体绝不仅仅是几个人凑在一起来读书那么简单。对于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和运行方式,需要进行详细的实践和研究。

    5、从个人阅读、班级共同阅读向学习共同体阅读的转变研究。这是一种习惯的转变,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反思,学会总结,学会共享,是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些具体而必须的方面,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阅读成效的检测、反馈、激励的方法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性阅读一定不同于以往的个人阅读或班级阅读,那么他的检测、反馈、激励的方法自然有其特殊性,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7、网络环境下主题性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成效研究。了解与传统阅读方式的成效区别,以便做出更进一层次的研究。

    8、网络环境下可持续阅读研究。阅读应该是可持续的,应该是让孩子兴趣盎然的,应该是有成效的,应该是逐步深入的,应该是积累式上升的。

    9、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与身体保健研究。网络环境阅读对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对于孩子的眼睛保健有没有影响,如何确保孩子在阅读同时不至于对身体造成损害,是我们必须研究的内容。

    3.对课题实施步骤设计

    說明:此部分請填寫課題預計实施步骤、方法,包含時程規劃。

    本课题首先针对国内外网络环境下阅读模式、国内外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经验、案例进行广泛的文献调研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一系列的基础理论,如信息技术和语文阅读整合的内涵和本质、学习共同体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然后就研究内容中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在现有的学校软硬件条件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开发相应的资源库,聘请专家全程跟踪指导,定期培训实验教师,开展相应的检测和论证,集中力量,逐步展开这一专项课题。

    本课题拟采用文献调研、行动研究、比较研究、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调查访谈、理论建模、演绎归纳等研究方法。在项目的初期,需要以大量的文献调研和调查访谈为基础,构建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然后确定实验班级,进行具体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和阅读实验研究。

    为了确保试验顺利有序的进行,本课题拟采取的措施如下:1. 对试验班级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正式开展试验前进行水平测试以用于效果对照,并帮助试验班级配备相应的平板电脑设备,建立课题试验网站;2. 对试验教师进行先期教育技术培训,并通过优秀课例观摩、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现场授课指导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培训,协助教师设计、开发、优化主题性阅读指导案和课件的制作;3. 定期检查、指导教学设计方案,定期举行听课、评课或公开研讨课活动,定期进行专家讲座与报告,组织试验教师进行学校内部或区域研讨,加强专业研讨与交流;4.开展类似学校之间的联系和整合,确保对先进学校、区域的类似实验的跟踪和吸收。

     

    • 三、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說明:本課題期中預期達到的目標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1

    2012 年2月

    ------------

    2012年4月

    课题实施方案

     

    2

    2012 年4月

    ------------

    2013年4月

    建立初步的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习共同体

     

    3

    2012 年4月

    ------------

    2014年4月

    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的系列读物选编

     

    4

    2013 年4月

    ------------

    2013年12月

    网络环境下学习共同体方式进行主题阅读系列课例及中期小结

     

    5

    2014年 4月

    ------------

    2014年 7月

    信息技术与主题阅读深层次整合及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理论和实践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6

    2013年4 月

    ------------

    2014年6  月

    网络环境下的主题阅读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理论和实践

     

    7

    2012年 9  月

    ------------

    2014年 4  月

    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材料选编

     


     

       

    • 四、最终研究成果

     

     

     

     

    打造特色课程和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并在参与实验的学科中建立相应的资源库,为以后的教学研究开发奠定基础。以下介紹一個案例。

    综合案例是指在如每位学生均拥有一台平板电脑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利用网络工具和软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完整反映一个优秀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资源包,通过网页集成为一个结构化的专题网站,其基本结构如下:

    图 2 综合案例样例

    1)教学设计。提供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分析、具体的教学流程图和教学设计的方法,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加以设计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图。

    2)教学课例中指导思想的理论化描述——论文。可以是对本示范课设计的基本理念的理论化阐述,可以是教学过程的具体进程的描述和阶段的介绍,也可以是教师对教学的感受和体会;既可以是对教学模式的概括、总结和提炼,也可以是试验老师实施教学中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总结出的教学模式的推广性和实用性的自我评价。

    3)教学录像。典型示范课的录像(如果是时间较长的活动课程,则只需要几个关键环节的视频录像的剪辑)及其解释说明,是将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实施的最终体现,各教学环节在课例中最好有字幕说明设计意图,以便对其它学校的老师能起到启发和示范的作用。

    4)教学资源。不仅包括帮助教师讲授的教学PPT以及供老师教学备课用的资源,还包括能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课件与资源可以由教师自己制作,也可以是商品化软件,制作的软件不一定很精美,但一定要符合教学的需要,符合学习学习者的特征,具有教育性和科学性及较强的实用性。

    5)学生作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各种作品,如PPT、讨论发言、各种表格、文章等,是学生思维外化表现。

    6)教学效果的评价。在课堂上采用的评价方法,比如评价学生作品的量表、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学生活动记录等、小红花奖励的情况等,这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7)学科领域专家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示范课需要聘请学科教学专家听课,需要学科教学专家评课的录像资料或者书面的评语,评价涉及教学的优点以及相应的局限和改进之处。

    說明:本課題最終預期達到的教學改進效果,成果至少一個完整的綜合案例。

     

     

     

     

     

     

     

    • 标签:
    • 进行
    • 教学
    • 学生
    • 教师
    • 阅读
    • 网络环境
    • 主题
    • 学习共同体
    • 课题
    • 研究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