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恐龙的灭绝》(肥光-柏堰-小庙)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一、教材分析
 《恐龙的灭绝》是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推测恐龙灭绝原因的科学知识小品文。全文以科学家们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本文图文并茂,恐龙形象生动逼真,内容层次清晰,集中反映了在中生代遍布恐龙的神秘世界。 -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5个字,2个词语。理解“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其他的种种说法”这类词,有条理地说话。 3、对恐龙灭绝之谜产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渴望。 - 
													三、教学策略
 1、自主阅读法,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进行选择性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自主探究法,自己查阅资料,探索恐龙灭绝的种种谜团。 3、问题导向法,本课以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为线索,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期待,从而很好地学习课文。 - 
													四、教学资源准备
 1、跨越式课题组提供的拓展资源。 2、ppt。 3、教学环境——网络环境。 4、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包括图片、玩具模型、故事等)。 说明:学生的知识也是教学资源。让学生搜集资料既能培养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又为学生了解、交流恐龙知识打下基础。 - 
													五、教学流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
 1、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中生代时期,漫游在遍布恐龙的世界里。看,不同种类的恐龙,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看到这般景象,人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变冷,使它们耐不住寒冷,还是行星的撞击破坏了它们的食物链?是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切断了恐龙的繁衍之根,还是流行的传染病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都是至今尚未揭开的谜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吧! 2、学生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识记“恐”。同时,结合恐龙图理解“庞大”。 3、揭题“恐龙的灭绝”,读读课题。 - 
													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边读一边把含有生字的词语画下来,借助课后拼音提示把它们读准确。 (2)交流朗读中的难点(字音或长句),师生共同练读。设计很好,如果把句子出示出来,指导学生进行练读,会达到熟读的目的。 2、同桌互读,读通句子。 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随意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次认识。 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随机的引导。 师:刚才有些小朋友了解到了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都很好。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 问: 你今年多大? 8 
 人类的寿命大约 80——100
 我们人类的历史有多长?
 三四百万年换成阿拉伯数字 3000000——4000000
 人类的历史长吗?与恐龙的历史相比怎样?通过和人类的历史作比较,使学生在直观上初步感知恐龙的历史有多久远。 (课件):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 分享:在感知课文内容时,通过课外搜集的资料来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恐龙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给了孩子们一个初步的印象,做得好。 感受:用数字让学生感受到了恐龙时代的久远,很有说服力。 - 
													三、识字指导。
 本课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较多。除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外,主要要把生活识字与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 如,“遮住、偷吃、书籍、躲避、死亡、孵出”等都是二年级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词语。要通过反复朗读词语,认识词语中生字的读音和意义。如何让孩子反复朗读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环节。 (1)开火车读。 (2)找朋友。找几个学生拿着这几个词,再让几个学生表演这几个词,让拿着词语的学生找到表演这个词语的学生。 “枯萎、尘埃、耐不住、庞大、哺乳、或者” 等带有生字的词语不容易感悟,则需要学生自己结合上下文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字义、词义,教师也可作一些简单的解释。这里应该说得具体些,如怎样结合上下文,结合哪些句子或段落。 “枯萎、尘埃、庞大、哺乳”等词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用直观图片帮助孩子理解词义,“耐不住、或者”可以让学生练习说说句子来理解。 - 
													四、写字指导。
 (1)写正确。(1)、指名说说哪些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 (2)、教师范写“染”、“谜”、“寒”等字,强调“谜”的笔顺。 (3)、学生先描红再临写生字。(请几位同学上黑板和座位上同学赛着写,效果可能更好) “染”九缸水放在木架上,“九”别写成“丸”。谜:先写言字旁,再写“米”,最后写走之。“寒”字下边是两点。 (2)写美观。 长横要突出:亡、染、类。 短横宜收敛:“谜”字右边的短横,“传”字上边的短横,“类”字上边的短横,“严”字的上下两横,“寒”字中间的三横。书写“寒”字要特别注意,三个横都不能太长,以不超出宝盖为准。 撇捺应伸展:“染、类、寒”三字下面的撇、捺。 结合“类”字的书写,再次强调“一般情况下,一个字中不要写两个捺;如果出现,就将其中的一个捺变成点”。 (写正确和美观这两点突出了写字教学的重点) - 
													五、拓展阅读。
 读阅读天地的内容。 - 
													六、写话。
 用 “恐龙、灭绝、枯萎、尘埃、哺乳、死亡、躲避、耐不住、或者、谜团”等词语编一个故事 - 
													第二课时
 - 
													一、导入
 1、交流小朋友们在课下了解到的有关恐龙的资料。 2、那我们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灭绝的说法? 1.问题抢答,激活思维。 同学们,我听说你们课外知识可掌握了不少,现在我就要考考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请同学们快速抢答出这是什么动物的骨骼模型?(出示恐龙骨骼模型) 2.激活原有体验,开放学习空间。 既然同学们跟恐龙这么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一步谈谈“恐龙”怎么样? 关于恐龙,你都知道什么,都说出来吧。 - 
													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
 (1)朗读指导,练习。 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学生就能读好“两亿年”、“短多了”等词、句。 (2)教师引读,读好问句。“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呢?” - 
													三、以读代答,理解词句
 1、再次自由读课文,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2、朗读反馈,以读代答: (1)教师引读: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请一名学生: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借冬眠来躲避寒冷耐不住严寒) 师继续引读:另一种说法是什么?请一组学生读:另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长句: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师引读:还有其他的说法吗?请全体学生读: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 (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的点。先由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获取直觉信息;再让学生带着“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这个问题朗读,边读边思考;最后,教师以问引读,学生以读代答,既反馈检查了学生的朗读情况,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有关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而且形式新,学生兴趣高。) - 
													四、读中促悟,悟中积累词句
 师: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 “一种说法” 1、自由读,有几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充分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教师起好引导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词。说明恐龙还来不及反应。 第二句了解“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 第三句了解“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 师:因为以上的几点原因,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严寒”。 2、连起来说说“恐龙为什么耐不住严寒?” 3、出示本段出现的词语,借助词语介绍恐龙灭绝的说法。(词语: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严寒、消失)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能进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为了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教,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提供与本小节相关的词语,进行语言的内化和表述。既进行了隐性的识字教学,又积累运用了词句,了解了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 1、读读“另一种说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节有几句话,再读读,说说这些句子前后有联系吗? 学生自由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3、师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这种说法中恐龙灭绝的过程。(可以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事物之间的联系)(我认为老师可以先绘制简略图,再引导学生看简略图用“因为……所以……”的形式练习说话。这样直观一些,学生可能会了解的更清楚。) 4、小研究。 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 课件出示: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食肉恐龙渐渐灭绝 读一读,请四人小组合作研究,该如何排序?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此时可用上陈玲老师告诉我们的分组竞赛法,刺激学生的自学、交流、竞争的意识) 用“以读导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在反复而渐进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分析各种说法的合理性 (新课标指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研究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是营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的单一而又乏味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一研究,既能理清与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平时在课堂上很少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 研究,这个环节以后要多在课堂上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好,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有时对探究的要求不明确,往往效果不理想,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 
													五、其他说法
 1、自由读读第4小节,说说介绍了几种说法。(学生可能产生分歧) 2、根据学生回答,再次认识“分号”。 3、分别请3位学生读读三种说法。 4、说说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龙灭绝的说法。 (1)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 (2)突然流行传染病 (3)全球气温下降,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4)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课文中有关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 - 
													六、拓展知识
 1、除了课文介绍的几种说法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省略号”知道还有很多说法。 2、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说法。 3、教师提供四种其他说法(详见资料袋),请学生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这几种说法。 4、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采访:XX博士,听说您对恐龙很有研究,请您谈谈,目前,人类对恐龙灭绝之谜都有哪些说法?您认为这些说法有道理吗?您打算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吗? 5、介绍相关网站、资料。 (将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及恐龙灭绝的知识,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我们在努力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所以,这样的设计是想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 
													七、拓展阅读
 读资料袋 (一)恐龙灭绝的其他说法: 1、恐龙放出的屁造成恐龙的灭绝。恐龙种类众多、体形庞大,每天不断放屁,污染空气,最后使自己灭绝。 2、恐龙食用的植物有毒。庞大的恐龙吃入大量植物中的毒素,终于被毒死了。 3、有一段时间,可能下过酸雨,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亡。 4、海底火山爆发,使地球气温发生变化,造成恐龙的灭绝。 (二)恐龙能复活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研究活动越来越深入,有些人就幻想让恐龙复活。这可能吗?科学家告诉我们,这并非绝无可能,但希望只能寄托于珍贵的琥珀。我们知道,有些生物,它们在生活过程中落入了松树一类植物所分泌的树脂中,这些树脂包裹着它们经历了几百万几千万年的变化后,形成了琥珀。由于生物被密封后产生了脱水,而树脂具有很强的抗生素作用,因此,琥珀中的化石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保存生物的一部分结构组成。这就是恐龙复活的希望所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只中生代的蚊子,它刚刚吸完恐龙身上的血液,就恰巧被树上滴下的树脂包住了。过了几千万年,我们又碰巧发现了这样一枚琥珀,那么,机会来了。如果我们能够从那只倒霉的蚊子身上获取恐龙血液的一点点DNA片段,就可以得到恐龙的遗传密码,然后一步步获得整个恐龙的全部遗传基因,从而为克隆出一个恐龙打下基础。这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美丽的蓝图。 读阅读材料前两篇短文。 - 
													八、写话
 正是因为文中介绍的这些说法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所以才留给我们更多遐想的空间。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大胆想象恐龙灭绝的原因。也许你的设想会成为科学家们打开恐龙灭绝之谜的金钥匙呢!请你把自己的设想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 
													
- 
							- 标签:
- 说法
- 协同备课
- 学生
- 恐龙
- 二年级
- 灭绝
 
- 
				
				加入的知识群:
 
			 
		 
	.jpg) 
								.jpg) 
								 
								 
								.jpg)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