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农二师36团周咏梅二年级《泉水》教学设计及反思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泉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泉水》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以优美活泼、富有儿童特色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泉水的多、清、甜、美的特点。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加深了儿童对泉水活泼、友好、无私奉献精神的理解、感悟。这是一篇训练阅读能力、提高朗读水平、感悟奉献精神的佳作。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借助拼音、字典正确认读生字,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但由于知识积累有限,理解感悟能力有限,对文章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故教学中应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鲜明直观的画面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具体的情境带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深入感悟文本的内涵。

    三、设计理念和教法:
      本课教学,灵活地整合教材资源及多媒体信息资源,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这节课的语文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采用“情景、自主、互动、拓展”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充分朗读课文,自悟课文,体会感情的教学方法,通过文本与学生情感的碰撞,进一步激发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向。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主动积累优美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自读自悟为主,抓住文中对泉水的四次语言描写重点品读,体会泉水的特点和奉献精神。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泉水还会去哪儿奉献爱心?

        3.培养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写话中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泉水还会去哪儿奉献爱心。

    课前准备:

    1.课外查找有关泉水的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3.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大自然有许多天然的音乐家,他们演奏的乐曲使人陶醉。你留意听过这些乐声吗?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你都知道哪些天然的音乐家吗?

    2.听,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

    3.板书:泉水。读题。

    4.谁知道什么是泉水呢?指名说查找的有关泉水的资料。

    5.课文中的泉水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图文结合,展开联想,整体感知全文。

    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自主说话,小组交流。

    三、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泉水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

    3.出示生词认读。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一股清泉  石缝  瓦罐  水塔  杜鹃  清脆

    4.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5.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课件: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6.过渡:泉水从漆黑的地下来到这明亮的世界,可高兴了,他决定来一次旅行。小朋友想和他一起旅行吗?自己轻声地阅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鹃、股、脆: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塔:右下是合,中间的横短不能少。

      泉: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五、拓展阅读:打开语文阅读材料,阅读以下几篇文章。《读一读》、《儿歌》、《小溪跌了一跤》、《瀑布》。

    六、写话训练:

    1.扩词。鹃、股、脆   塔

        2.用以下的词语写几句话或一段话。

        石缝  瓦罐  水塔  杜鹃  清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首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生字、词语。

    (1)弹琴   杜鹃   结出   瓦罐   伴奏   清脆   石缝   阳光灿烂   天然水塔

    (2)一股清泉   一座水塔    一面镜子

    (3)很多很多   很清很清   很甜很甜   很美很美  大口大口

    2.看得出同学们对生字词掌握得很好。(出示图)瞧,一股清泉正从石缝里冲出来,他们到了哪里,都遇见了谁呢?

    二、回顾课文,重现画面。

    1.小声自读课文,用“----”画出她们去了哪儿,用“ ~~~  ”勾出她们遇见了谁。

    2.教师板书。

    三、品析词句,感情朗读。

    1.泉水姑娘一路欢歌,在他奔跑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自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读一读,和同桌说一说,并互相读一读有关的语句。

    2.汇报朗读感受。

    (1)出示课件:泉水对山里的姐姐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指名读)

    你知道什么是“天然水塔“吗?是呀,有了这天然的水塔,从此姐姐不用因为没有水而烦恼了。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奉献的品质呀。

    (2)出示课件:泉水对杜鹃花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指名读)

    过渡:给杜鹃花当镜子,不仅让杜鹃看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更让杜鹃花把美丽的身影留给了大家。

    想一想,当杜鹃花照见自己美丽身影的时候,她会对泉水说什么?

    (3)出示课件:泉水对果树说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指名读)

    过渡:让果树喝饱,使果树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这是多么慷慨无私、乐于助人的泉水姑娘呀!吃着又大又甜的果子,人们会怎样称赞果树呢?果树又会怎样回答?

    (4)出示课件:泉水对画眉鸟说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指名读)

    过渡:为画眉鸟伴奏,是为了令画眉鸟的歌声更加动听。

    3.听了大家的感受,谁能说说,这是一股怎样的泉水呢?

    4.孩子,如果你就是那一股慷慨无私、乐于助人的泉水,你在做这些事,说这些话时,心情会怎样呢?

    (1)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自己说一说、读一读这些句子吧。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

    (2)生自读。

    (3)抽读。及时点拨。

    (4)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那一股清泉,咱们一起来读读吧。

    四、激趣说话,丰富画面。

    1.师:欢乐的泉水弹着琴,播撒着爱心,一路奔跑着,她还会去哪儿?把爱心带给谁呢?你能学着课文中的样子来说一说吗?

    2.出示提示:泉水流到了……,遇到了……。泉水说:“……。 ”

    3.生自说。

    4.学生交流,师对于学生的用词错误,及时指出。(对照板书)

    师小结:丁冬,丁冬,清清的泉水不停地向前奔去……愿同学们也能像泉水一样,把快乐、活力和爱心带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拓展阅读:打开语文阅读材料,阅读以下几篇文章。《趵突泉》、《小熊和小兔》、《风的故事》、《换书》。

    六、写话训练。

    1.师过渡:你们刚才说得真精彩,如果能写下来就更好了,愿意试一试吗?

    2.仿照课文3 至6自然段的样子写一写。

    (写话要求:(1)把句子写完整,词语准确,不写错别字,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2)写完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板书设计:

        5 泉水

      山腰  姐姐  多

       平地  杜鹃花 清

      果园  果树  甜

    山谷  画眉鸟 美

    教后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学生合作读、指名读、品读等)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 标签:
    • 学生
    • 阅读
    • 泉水
    • 课文
    • 出示
    • 2.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