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化“差生”重在心育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转化“差生”重在心育

    转化“差生”重在心育


      20075月的一天,班长来告诉我小王在教室里与几个同学开玩笑,又打破了一扇玻璃窗。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生事,前几天才和别的同学打架,真让人头痛。

      [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难道差生就不求上进吗?众所周知差生的思想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感到头痛的问题。这个“教育”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教育层面。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往往是以成绩为中心。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成绩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因此,学生的心灵和个性需要必然会被忽视,甚至遭到压抑扭曲。再者,此刻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大人的百般呵护下成长,娇生惯养。因此任性、心胸狭窄、意志薄弱在大多数学生身上都能看到。在我们学校所在集镇的单亲家庭又较多。家长只顾赚钱,不关心孩子的感情需要的大有人在。因此,无论学生在学校,还是家里常常缺乏相应的感情沟通,让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少而又少。如果稍遇到挫折就会难以承受。因此,学生情绪波动大,甚至难以控制。他们会变得不相信自己的老师,不相信自己的父母,只要有机会就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以表痛快。小王同学个性好玩,又是独子,家中父母过于溺爱,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方式。家庭比较富裕,生活条件较好,但他对自己的家庭成员很尊重,对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无论老师对他怎样教育、谈心,他就是没有办法专心读书。

      [对策]学生自身要自尊、自重、自强、自立。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己。教育者也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恰当。下面谈一些我自己应对“差生”时的教育方法:

      1.社会化教育。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因该全方位的教育学生。教育者不能把职责往自己身上揽,要发挥社会功能,多联系家长,及时反映“差生”在学校的表现,同时要求家长毫无保留的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对策。

      2.软处理。往往应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教师不能怒其不争,对他痛骂一顿。应要求自己不急噪、武断和情绪化,持续应有的冷静和理智。否则,极易伤害“差生”的自尊,也伤害自己。我认为粗暴的教育方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会故意惹事对抗。“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润滑剂。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要明白学生纠正错误,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不断规范完善的过程。每当学生犯错的时候,先搞清楚出错的原因,为什么?多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多一些推心置腹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的同时换取学生的信任和改正错误的决心。有的学生犯错不少并非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教师心知肚明,怒往心里去,笑从口中出,就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师生平等。学生虽小,在教师眼里他们什么都不懂。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他们是鲜活的个体,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这天,说不定我们有很多要向学生学习。作为教育者,要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个性是不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替身”去实现某种理想而使用的“工具”。只有尊重学生,解放学生,让他们有更多时间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教育者就应有这样的共识:学生不管他做什么事,只要目的正确,他已经尽力了,我们就应感到欣慰!

      4.恒心。“差生”的行为规范最具有反复性。“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持久之功”。因此,教育者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差生”心理,并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差生”的缺点和习惯的惯性决定了纠正“差生”行为应有一个时间上的延缓过程。教育“差生”往往要一次谈话不行就得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期间不能有一劳永逸的心理,更不能用恶语训斥。否则,收效甚微,更可能表现为表面上理解教育,实质上不服气;或者出现顶撞现象。

      [结束语]事实证明,转变“差生”,多用点心,多注意方法,收获还是较大的,虽然小王同学学习进步不大,但他能较好的遵守纪律了。老师教育他的时候,态度也明显好了很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标签:
    • 身体攻击行为
    • 违反课外纪律行为
    • 学习态度问题
    • 溺爱型教养方式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