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1014926-陈雯-《古诗两首》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201011014926+陈雯+《古诗两首》(修改版)
1 . 教学目标
- 认识并会写"断 楚 孤 帆 ".
- 熟读并会背诵全诗.
-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 重点理解诗句中个别词语的意思,分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 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组21课,学生从二年级上开始学古诗,三年级上对古诗也有一定了解,对古诗的要求,如字词句,思想感情,具象意境等方面开始有了比较立体的认识。此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以及对古诗的兴趣。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3.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材导入
- 播放一段天门山的视频
- 让学生动口描述视频中天门山的景色特征和动态过程
- 有引导性地总结视频中的天门山景色特征(板书记下关键词)
- 引出李白的《望天门山》
文本讲解
- 让同学们自己分析并解释每句诗的含义
- 对于解释正确的地方及时鼓励,解释错误的地方婉转地改正
- 将诗文翻译的结果与导入环节中描述的天门山景色对比
- 播放结合了景色和诗文解释的详细视频
深入讲解
- 对于“中断”“碧”“开”“至此回”“孤”等词,让学生自己查询新华字典,并分析它们在诗中的意思。
- 运用替换法,让学生去感受诗句中“开”“出”“来”等词的作用
课外拓展
- 请学生回去搜集其它学过的李白的山水诗,尝试将诗歌内容画成画,下节课展示。
- 给出一副动态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让同学们尝试去用关键词描述,并尝试利用比喻的手法把西湖比作某个具体对象。
4.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简介西湖景色。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
潋liànyàn 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
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作业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完成文后练习。
5 修改意见
6. 课程PPT修改版
-
-
- 标签:
- 学生
- 比较
- 理解
- 天门山
- 西湖
- 课文
- 古诗
- 三年级
- 重点
- 体会
- 景色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