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城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达》一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第八册,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篇文章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本课需2个课时完成。
-
设计理念:
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发展理念:通过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丰富扩展阅读材料,使学生在课文学习及扩展阅读中认真思考,深切体验,并进行写作表达;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理解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学习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阅读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让学生整体把握、感知它们的特点。
3、通过了解蝙蝠与雷达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明来自于自然,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发现、创意的能力。
//修改意见:第三条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类目标,应该在目标后加上第四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蝙蝠与雷达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明来自于自然,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发现、创意的能力
修订原因:新课标重点把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放在首位,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处理事情,而不单单是简单的学课文。
-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学习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
教学准备
蝙蝠、雷达的图片,资料,幻灯片
-
教学时间:
一、激趣导入,拓展阅读
1.(出示图片)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关于它们,你们都知道些什么?想不想知道的更多,资料城里有两篇专门介绍它们的文章,请同学们自由阅读。
2.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学完课文后大家就明白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导入新课,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利用拓展阅读,使学生感知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学习全文做铺垫。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提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对于不理解的词可以利用工具书解决。
2、互评: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3.检查读词。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点拨的方法培养学生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并积累词语,为后面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课文,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的特点。再看看哪句话既写出了蝙蝠,又写出了雷达,请大家勾画相应的语句并标注内容。
2.交流并读书。
1)写蝙蝠的句子:(第三自然段)读了这些句子,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2)哪句话既写出了蝙蝠,又写出了雷达?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
这也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科学家就是了不起,竟然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还进行了发明创造。那科学家是怎样研究的?让我们下节课一起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动作也十分灵巧这一特点,产生这和雷达有什么关系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同学们知道吗?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现在让我们走近它们,去了解它们的与众不同。
出示阅读内容:《苍蝇的眼睛》1-7自然段《蚂蚁的食性》1-4自然段《蝴蝶的自卫》
设计意图:结合认识蝙蝠飞行的特点,通过阅读了解自然界中的有关知识,扩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为第二课时的创新写作做准备。
五、即兴练笔,扩大积累
你还了解自然界中哪些事物的独特之处,写下来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
-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合作学习4-8自然段,体验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明白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2、阅读有关仿生学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
3、结合阅读,了解自然知识,尝试发明,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理解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如何解开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
教学难点:
体会二者的关系,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
教学准备:
仿生学资料 幻灯片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蝙蝠飞行的特点。
2、蝙蝠在夜里怎样安全飞行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下一步学习的任务。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4、5、6自然段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师:请大家自主阅读4、5、6自然段,并快速填表
试验
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2.学生读书、填写报告、同桌交流。
3.介绍试验情况,同时展示试验报告所要填写的内容。
4.屏示、齐读第6自然段。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理解“配合”)。对比句子分析。
那么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呢?飞机是怎样用雷达探路的?
(二)学习第7、8自然段
1.小组合作探究:蝙蝠是怎样探路的,雷达是怎样探测障碍物的。
2.师生反馈,相机展示课件。
一)理解蝙蝠如何利用超声波探路
1.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的配合探路的?(多媒体演示蝙蝠利用超声波探路)
2.试着画出示意图并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3.让我们一起用赞赏的语气再读第七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二)理解飞机如何利用雷达探路
1、飞机是怎样用雷达探路的?
2、试着画出示意图并讲述飞机是怎样安全飞行的?
三)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了解仿生学,明确科学探索的奥秘。
①指名进行比较。②师生评议、补充填空。多媒体显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研读课文,填写表格,画示意图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突破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阅读
1、同学们,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这就是仿生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现在让我们走进资料城,去了解更多的仿生学知识
2、(多媒体展示)阅读篇目并交流体会:《苍蝇的眼睛》8-13自然段《蚂蚁的食性》5自然段《从蝴蝶翅膀到防伪纸币》《给我一双翅膀》
设计意图:阅读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
四、小练笔
科学是多么神奇,一只平平常常的蝙蝠能使科学家们得到启示,创造发明了能使飞机安全夜航的雷达。同学们现在可以根据你在上节课时对自然界中事物特点的发现,尝试发明,先写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尝试对自己的发明创造进行创新写作,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使教学目标得到升华,实施跨越。
-
板书设计:
(蝙 蝠) 和 (雷 达)
-
-
- 标签:
- 学习
- 探路
- 学生
- 设计
- 阅读
- 雷达
- 蝙蝠
- 课文
- 设计方案
- 自然
- 飞行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