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南小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本单元以学习革命精神,树立崇高革命理想为主要学习目的。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 过程与方法:以为向南小学“学导拓练”四环节为教学模式,配以跨越网络平台为信息支撑。在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学合作学习为学习形式。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小学六年级学生。但对课文的时代背景了解很少。所以说在情感升华部分有一定难度。 - 
													【教学策略】
 以为向南小学“学导拓练”四环节为教学模式,配以跨越网络平台为信息支撑。在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学合作学习为学习形式。 - 
													【教学资源】
 跨越信息化学习平台。 - 
													【教学过程】
 导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教 学 环 节 学案(学生) 导案(教师) 拓 课前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李大钊、军阀、宪兵、绞刑) 预习自学提纲1 1、读读记记“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等词语。 2、读课文至少3遍,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我的发现 4、我的问题 - 教师朗诵:《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2.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展示资料。 (1)课文来历 (2)背景简介 (3)李大钊简介 …… ★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1)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2)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3)李大钊简介 …… 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汇报自主思考情况。 2、小组合作学习后,交流检查 (1)抽查10个生字的字音,会用生字组词。 (2)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军阀、宪兵、被难、会意等。 小组合作自学提纲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2、分小组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10个生字的字音,会用生字组词。 (2)理解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3、小组检查预习情况,组长汇报。 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3、小组检查预习情况,组长汇报。 (1)读准10个生字的字音,会用生字组词。 (2)理解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导 1、组织各组围绕预习要求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点评。 2、学生交流评价,点拨指导。 3、汇总学生问题。 1、学生交流思考题,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2、生生交流补充。 3、提出学习上的问题。 练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1 1、看拼音写词语。 shū jí kǒng bù chōu tì mó ɡuǐ ( ) ( ) ( ) ( ) yán jùn jiù jiu fěi tú kǔ xínɡ ( ) ( ) ( ) ( )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辨字组词。 3、辨字组词。型( ) 籍( ) 峻( ) 绞( ) 蓬( ) 刑( ) 藉( ) 竣( ) 狡( ) 篷(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问 ( )的枪声 ( )地回答 ( )的匪徒 ( )地跳动 ( )的眼光 ( )地握着 ( )的力量 5、找近义词: 被难( ) 纷乱( ) 会意( ) 严峻( ) 6、找反义词: 慈祥( ) 幼稚( ) 含糊( ) 尖锐( ) 7、搭配要恰当,用直线连起来 
 伟大的 态度 耐心地 问慈祥的 力量 奇怪地 说 严峻的 面庞 坚决地 讲 8、选词填空 关于 尽管 除了 为了 按照1.( )达到共同的目的,我们必须努力奋斗。 2.( )开会的内容,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一番。 3.( )他的意见去办,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假期里,( )休息之外,还要注意学习和锻炼。 5.今年夏天,( )天气炎热,同学们仍然坚持学习。 7、《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________,写于________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写的是________的事,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晰。 小组长组织并批改订正 导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 教 学 环 节 学案(学生) 导案(教师) 学 小组合作自学提纲2 中心问题: 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先驱?他的高尚品格是从哪些方法表现出来的?(语言、行动、表情等语句)课文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自学提示: 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表现出高尚品格 表现手法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一、学前导入: 1、课堂检测1中的第7题 2、上节课学生提出的质疑。 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先驱? 他的高尚品格是从哪些方法表现出来的? 课文最令你感到的是什么? 二、巡视学生小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学习,关注潜能生。 导 一.小组汇报展示自学成果。 二.重点句子朗读训练。 三.独自思考前后照应写法要突出什么主题? 一.小组汇报展示自学成果。 二.小组间相互指点建议。教师随机点拨。重点句子读一读。 三.教师开门见山点出前后照应写法(结构严谨,突出主题,突出重点)。直接引出课后练习第三题。 鼓励学生思考这样写要突出什么主题?(突出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拓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匪首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了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 直到临难的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平日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正大光明,不能在背后开枪。” “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么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了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 网络平台阅读
- 用一句话把将自己对吉鸿昌的评价写在评论中。
 练 一.有顺序的独立探究思考: - 李大钊是一个具有什么样身份的人。
- 李大钊做了什么事情。
- 李大钊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 在面对敌人的打击,他是怎样做的。
- 在面对敌人打击时,他的做法体现什么精神。
- 对于李大钊的牺牲,你有什么看法,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二.思考过后,将你思考后的想法有顺序的写出来。 一.有理有节,有顺序的思考。 二.将思考后想法打写出来。(升华情感) - 
													【教学反思】
 经过本课,我意识到一堂成功的课不要太受时间去制约。本校园的四环节模式依托于跨越平台实现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加载上语文教学的特色成分。一个三维一体的教学课堂模式,思想是对的。但我没有合理分配好时间和重难点之间的调配。最后课程的整体拉了出来,但重点没讲透彻,打写未完成。做事抓重点,打蛇打七寸。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常识三维一体的模式,寻找实际有效的突破口。 
- 
													
- 
							- 标签:
- 同志
- 敌人
- 学生
- 抗日
- 教师
- 课文
- 吉鸿昌
- 被捕
- 李大钊
- 小组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