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肥西一年级下《荷叶圆圆》教学设计3(2012年3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一、概述: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  二、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的理念。

    3.语文学科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 三、教学目标分析

    .  1  能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起歌;荷花展开了笑脸;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 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朗读,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 五、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能根据老师提供的词语描写荷叶的样子。

    3.能够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荷叶还可以是什么。

    • 六、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理解重点词语,以加深学生内心对词的感受,培养学生对词的敏锐性,养成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2.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理解。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七、教学策略

    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2. 读,理解内容。

    第一步:初读,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朗读时读音要正确。不错读,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重点读准生字字音。对课文中的长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自然停顿,训练领悟自然停顿的一般规律,为理解词句意思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细读,理解意思。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细致的有重点的朗读训练,以更好地理解体会有关词句的意思,达到顺利通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目的。课文的插图,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体会重要词句的有效工具。教学时,可先指导看图,思考:图上画着谁与谁,它们在干什么?然后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理解词语,提出来讨论解决。

    第三步:品读,体验情感,可分角色进行朗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恰当的语调,缓急的语速,轻重的语音。边读边想象。他们在说话时,一开始看到美丽的小路时的惊喜,后来看到美丽的小路不见时的惊讶和最后重见美丽小路时的喜悦,都要细细体会。

    3. 演,明白事理。

    在学生能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进行艺术再创造,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在表演中发展语言,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

    4.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卡通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辅助作用。

    • 八、资源准备

    1.自制ppt课件

    2.本课中教师使用的资源是:“情境导入”、“生字学习” 、“课文学习”、“ 资料城”、 “写话练习”等模块。

    3.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生字学习”、“课文学习”、“ 资料城”、“ 写话练习”等模块。

    • 九、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3分钟)

      1.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学生欣赏。

      2.(画面定格在特写的荷叶上。)教师引导:“这是怎样的荷叶?”学生观察得出课题“荷叶圆圆”。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将学生带入荷花池这一优美的情境中。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7分钟)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再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具体操作:指名让愿意当小老师的同学带领大家认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词语。(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3.及时表扬。(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个人按顺序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4.师生做“我指你说”的识字游戏:教师随机指出屏幕上不注音的词语,学生齐读。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予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想学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大家都可以当老师,以师生角色的互换来激发学习兴趣,培植自信心,使学生在主动参予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从而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读一遍,读后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

      4.学生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和读得有进步的同学。)

      5.齐读课文。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四、拓展阅读(10分钟)

    1、打开阅读材料阅读147页~149页。

    2、汇报、交流。

    五、写一写(10分钟)

    1、荷叶是摇篮,荷叶是停机坪,荷叶是歌台,荷叶是凉伞。聪明的小朋友,你认为荷叶还可以是什么?请你也来写一写吧!

    2、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3分钟)

      1、同学们,咱们上堂课已经认识了几位好朋友,今天它们又来了,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开火车认读词语:笑嘻嘻、蹲、翅膀、摇头、停)

      2、在我们大家根据这些词语做一做动作好吗?

      (笑嘻嘻、蹲、翅膀、摇头、停)

    二、细读课文,感悟体会(17分钟)

      1.播放动画课件: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小蜻蜓展开翅膀立在荷叶上;小青蛙蹲在荷叶上放声歌唱;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

      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自由说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这四个小伙伴。

      教师引导:他们在这一池荷叶中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课讲出示课文第2-5自然段内容。)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2-5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读后自由汇报知道的内容。

      (3)再自由读一读,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4)学生充分质疑。

      (5)由4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疑。(教师参与讨论。)

      (6)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利用课讲、体态语、动作、联系生活实际……辅助解疑,加深理解。)

      (7)指导朗读:形式可为指名读、挑战读、分角色读、戴头饰集体读、个人表演读,等等。

      (8)小结表扬。

      

    三、拓展阅读(10分钟)

    1、 打开阅读材料阅读150~158页。

    2、汇报交流。

    四、写话练习。(10分钟)

    1、出示一棵大树,要学生模仿《荷叶圆圆》写一写。

    2、教师举几个例子,说几句话,让学生模仿。

    3、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14、荷叶圆圆

     

    小水珠         小蜻蜓         小青蛙               小鱼儿

     

    摇篮           停机坪         歌台                 凉伞

    • 标签:
    • 协同备课
    • 学习
    • 学生
    • 教师
    • 理解
    • 阅读
    • 荷叶圆圆
    • 课文
    • 安徽肥西
    • 一年级下
    • 荷叶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