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LAN的体系结构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2.LAN的体系结构
 - 
													LAN的体系结构
 IEEE802 LAN 标准架构中的相关标准 802.1:高层接口(HILI),包括网络结构、网际合作和LAN的网络管理 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802.3: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道制方法及物理专层规范 802.4:令牌总线(Token Bus) 802.5:令牌环(Token Ring)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802.6:城域网(MAN)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规范 802.7:广域技术建议组(BBTAG) 802.8:光纤技术建议组(FOTAG) 802.9:综合业务局域网接口(ISLAN) //主要是综合语音与数据局域网 802.10:交互性局域网安全性标准(SILS) 802.11:无线局域网(WLAN) 802.12:命令优先级 802.13:基于有线电视的广域通信网 802.14:采用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的交互式电视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网络层技术规范。 802.15:采用蓝牙技术的无线个人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WPAN)技术规范。 IEEE 802.16: Broadband Wireless MANs(宽带无线城域网)-Wimax升级版 IEEE 802.19: TV White Space Coexistence Methods(电视空白频段共存方法) IEEE 802.22: Wireless Regional Area Networks(无线区域网络) 
 比较常见的、运用比较广泛的是802.3和802.11。 (1)802.3是有线的,802.11是无线的。当然,部分802.3协议也是用于有线广域网的。 (2)其中,802.3主要运用于以太网,802.11主要运用于无线局域网。 IEEE802 LAN 标准架构包括以下常用的标准: 1. IEEE 802.3:以太网标准,定义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规范。 2. IEEE 802.11:Wi-Fi 标准,定义了 WLAN 中的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规范。 3. IEEE 802.1Q:虚拟局域网标准,定义了 VLAN 中的虚拟局域网的规范。 4. IEEE 802.1X:端口认证标准,定义了网络中的端口认证机制,限制未授权设备进入网络。 5. IEEE 802.15.4:低速、低功耗无线个人局域网的标准。 6. IEEE 802.16:全球互联电信标准,定义了无线宽带接入网络的规范。 其中,IEEE 802.3 又称为以太网标准,是局域网中最常用的标准。IEEE 802.11 是 Wi-Fi 标准,是 WLAN 中无线传输数据的基本标准。IEEE 802.1Q 和 802.1X 则是虚拟局域网管理、控制相关的标准,有助于网络管理和保障网络安全。其他标准则涵盖了机器与设备之间通讯的标准,有助于构建更加完整的网络架构。 现有标准IEEE 802.1 :局域网体系结构、寻址、网络互联和网络 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的定义。 IEEE 802.3 :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CSMA/CD)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4 :令牌总线网(Token-Bus)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5 :令牌环网(Token-Ring)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6 :城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DQDB (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 分布式队列双总线)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7 :宽带技术咨询组,提供有关宽带联网的技术咨询。 IEEE 802.8 :光纤技术咨询组,提供有关光纤联网的技术咨询。 IEEE 802.9 :综合声音数据的局域网(IVD LAN)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10:网络安全技术咨询组,定义了网络互操作的认证和加密方法。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WLAN)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11,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播在2.4GHz)。 IEEE 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播在5GHz)。 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播在2.4GHz)。 IEEE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IEEE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IEEE 802.11e,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支持。 IEEE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APP,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2006年2月被IEEE批准撤销。 IEEE 802.11g,2003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播在2.4GHz)。 IEEE 802.11h,2004年,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5GHz频段)。 IEEE 802.11i,2004年,无线网络的安全方面的补充。. IEEE 802.11j,2004年,根据日本规定做的升级。 IEEE 802.11l,预留及准备不使用。 IEEE 802.11m,维护标准;互斥及极限。 IEEE 802.11n,更高传输速率的改善,基础速率提升到72.2Mbit/s,可以使用双倍带宽40MHz,此时速率提升到150Mbit/s。支持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 IEEE 802.11k,该协议规范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络频谱测量规范。该规范的制订体现了无线局域网络对频谱资源智能化使用的需求。 IEEE 802.11p,这个通信协定主要用在车用电子的无线通信上。它设置上是从IEEE 802.11来扩充延伸,来符合智能型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的相关应用。 IEEE 802.11ac,802.11n的潜在继承者,更高传输速率的改善,当使用多基站时将无线速率提高到至少1Gbps,将单信道速率提高到至少500Mbps。使用更高的无线带宽(80MHz-160MHz)(802.11n只有40MHz),更多的MIMO流(最多8条流),更好的调制方式(QAM256)。目前是草案标准(draft),预计正式标准于2012年晚些时间推出。Quantenna公司在2011年11月15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采用802.11ac的无线路由器。Broadcom公司于2012年1月5日也发布了它的第一支支持802.11ac的芯片。 IEEE 802.11ae-2012 IEEE 802.12 : 需求优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100VG AnyLAN)。 IEEE 802.13 :(未使用 )【不吉利的数字,没有人愿意使用它---查自《计算机网络-Andrew S. Tanebaum》 Page 63 - 1.6.2 国际标准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组织】 IEEE 802.14:采用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的交互式电视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网络层技术规范。 IEEE 802.15:采用蓝牙技术的无线个人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WPAN)技术规范。 IEEE 802.15.1:无线个人网络。 IEEE 802.15.4:低速无线个人网络 IEEE 802.16:宽带无线连接工作组,开发2~66GHz的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 IEEE 802.17:弹性分组环 (Resilient Packet Ring,RPR)工作组,制定了单性分组环网访问控制协议及有关标准。 IEEE 802.18:宽带无线局域网技术咨询组(Radio Regulatory)。 IEEE 802.19:多重虚拟局域网共存(Coexistence)技术咨询组。 IEEE 802.20:移动宽带无线接入(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MBWA)工作组,制定宽带无线接入网的解决 。 IEEE 802.21:媒介独立换手(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IEEE 802.22: 无线区域网(Wireless Regional Area Network) IEEE 802.23:紧急服务工作组 (Emergency Service Work Group IEEE 802系列标准涵盖了以太网,Wi-Fi, 微波宽带以及局域网,城域网和个人区域网等, 以及它们的媒体传输控制(MAC)和物理层(PHY), 包括了接口定义、传输协议和共存等, 是这方面的权威标准, 有9大类: IEEE 802®: Overview and Architecture(概述和架构) 
 IEEE 802.1: Bridging and Management(桥接与管理)
 IEEE 802.3: Ethernet(以太网)
 IEEE 802.11: Wireless LANs(无线局域网)-Wi-Fi
 IEEE 802.15: Wireless PANs(无线个人区域网络)
 IEEE 802.16: Broadband Wireless MANs(宽带无线城域网)-Wimax升级版
 IEEE 802.19: TV White Space Coexistence Methods(电视空白频段共存方法)
 IEEE 802.22: Wireless Regional Area Networks(无线区域网络)1. IEEE 802.1:提供交换机支持的基本协议及体系结构,包括虚拟局域网(VLAN)、链路聚合、交换机管理等。 2. IEEE 802.2:提供逻辑链路控制(LLC)协议,支持多种网络协议的透明传输。 3. IEEE 802.3:以太网标准,包括10 Mbps 以太网、100 Mbps快速以太网、1000 Mbps千兆以太网、10GB以太网等。 4. IEEE 802.4:令牌总线局域网。 5. IEEE 802.5:IBM 令牌环(Token Ring)局域网。 6. IEEE 802.6: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 7. IEEE 802.7:广域网 (WAN) 链路基本规范。 8. IEEE 802.8: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9. IEEE 802.9:高速局域网(HiPERLAN)。 10. IEEE 802.10:互联网安全协议,提供了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服务。 11. IEEE 802.11:Wi-Fi网络标准。 12. IEEE 802.12:100VG-AnyLAN,一种针对高速局域网的协议。 - 
													请补充你知道的IEEE802相关标准及其具体内容
 
- 
													
- 
							- 标签:
- 计算机网络
 
- 
				
				
				
 
			 
		 
	.jpg) 
								.jpg)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