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赛课-二年级-民生小学-《父亲和鸟》-王红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父亲和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民生小学 王红 教材分析:本文题目是《父亲和鸟》,但是作者没有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叙述对鸟的深层次了解来表现爱鸟。课文通篇是我和父亲的对话,从父亲的话语中我们发现,他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没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父亲可算得上是鸟类专家了。课文最后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护鸟的心愿。 教学准备:拓展阅读材料、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播放鸟的叫声)感受鸟儿的快乐。 师:从鸟儿清脆悦耳的叫声中你们仿佛感受到了鸟儿什么样的心情? 生:快乐…… 师:你们喜欢鸟吗? 生:喜欢。 2、认识父亲,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位父亲,他和你们一样喜欢鸟。 课件出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二、自由读课文 出示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把文中表现父亲神奇的地方画下来。 三、学习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三至八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 2、指导朗读。 师:“雾蒙蒙”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雾蒙蒙的树林。 师:“喃喃地说”是怎样的说? 生答。 指名读。 3、师问:父亲“望了又望”望到了什么?“闻了又闻”闻到了什么? 生答。 4、望见树叶在动,父亲知道了什么? 5、鸟有什么味道?(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5、 指导朗读。(读出父亲“生怕惊动了鸟”) (二)学习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九至十自然段 2.全班齐读。 3.师问:鸟儿们的心情如何?父亲的心情如何? (课件出示)感受“快活”的时刻。 (三)学习课文第十三至十五自然段 1.师配乐范读课文13至15自然段。 2.师问:父亲此时是什么心情?为什么? (四)学习十六自然段 (1)师问:这样爱鸟的父亲会成为猎人吗?(课件出示第十六自然段) (2)指导朗读。 四、走进资料城 阅读 第108页到109页《大雁》、《孔雀》、《鸟孩子》、《爱唱歌的鸟》 第110页《鸟的天堂》、《我是一只小小鸟》 五、写一写 假如你就是林中的一只小鸟,面对父亲,面对猎人,面对人类,你也许有很多话想说。写一写你最想说的话。 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写你的心里话。 教学反思:今天下午我在丽景小学执教《父亲和鸟》。教后感觉基本上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参与度还可以。 这篇文章全是对话,结构比较松散,因此我在设计之初决定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如何让学生感受父亲的爱鸟之情上。 全文除第一句提到父亲爱鸟,其他地方只字未提父亲如何爱鸟。但是父亲对鸟的了解都达到了神奇的地步。我围绕父亲的“神奇”来引导学生学习本篇课文。 在课文朗读指导上,我花了一番心思。如指导课文第三自然段,读好“喃喃地说”,在读中了解词语的含义。其次是对课文第五自然段的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最后在课文十三至十五自然段的朗读指导中,我采取教师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跟随老师进入父亲的内心世界,体会父亲在“快活”之外的“担心”,父亲的爱鸟之情。最后很自然地过渡到“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我觉得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拓展阅读部分,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写话部分让学生把自己当做小鸟,设身处地地感受小鸟的心情。最后的写作顺理成章地让学生写写鸟儿的心理话。这样的写作设置既能紧扣全文主旨,也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不足之处是课堂上比较紧张,有些地方的衔接有点不够流畅。 
- 
													
- 
							- 标签:
- 爱鸟
- 父亲
- 学生
- 民生
- 鸟儿
- 课文
- 指导
- 朗读
- 课件
- 肥西
- 出示
- 自然
 
- 
				
				加入的知识群:
 
			 
		 
	 
								 
								.jpg) 
								.jpg)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