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问题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引言

           作为教育技术人,我们对自己领域的关系绝不应当停止,大家来讨论一下关于中国教育技术的问题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但不限于下面的三个问题~~

    学习活动:请大家对中国教育技术目前发展谈谈看法

    • 一、中国教育技术及其学科面临的问题?

    (1)教育技术学科没有自然科学奖等被社会公认奖励的学术成果,没有973之类重大基础性研究,没有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广为引用的学术文章,缺乏在其它学科广泛认知的大师级人物,没有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计划等标志性的学术人物。

    (2)学科的社会认同度不高,解决现实重大问题无力,有为才有位,如果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独特贡献,就没有发展空间;

    (3)交叉学科边界模糊不清,没有自己核心的、不可替代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还没有形成稳定共识的学科理论体系;

    (4)学术圈没有形成合力,教育信息技术、学习科学、计算机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教育传播、教育信息管理等等,都应在本学科领域,但现在有分裂的趋势;

    (5)社会认知度不高,普通人没听说这个名字,更不知其中特色,普通人认知中,可替代性强;

            教育技术的门槛很低但是要求很高。任何一个没有受过教育技术专业训练的人都能够插入这个领域做一些事情,但是真正的教育技术培养出来的人需要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推动社会需求,做出一定的业绩,其实这是很高的要求。

           对于教育技术来讲,学生谋一个职业比较容易,但是真正要成为一个受到其他领域认可的大家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另外由于要求和待遇上的不相称使得这个领域较困难留住顶尖人才。

    (6)相对于成熟学科,学术队伍、学术成果、学术规范在整体上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学术领域中,说得多,做得少;文的多,理的少;思辨得多,实证的少;重要性谈得多,问题解决的少;经验总结多,研究发现少;

          健全学术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学术成果评价、学术项目申请、学术论文发表、职称评审等关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人为因素太重,真正创新的人才不容易成长;

          缺乏健全的学术评价体系。对于年长的已经有一定声誉的学者来讲成果受到承认的可能性比新生力量要大得多,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因此需要在研究范式上有所变化,多一些实证性的研究。

    • 二、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采取哪些对策?

          针对目前教育技术学科存在的问题,是一个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必然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研究者们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学科核心知识建构、学术秩序建立等重大问题,同时从研究取向的角度,应该更多地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增强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同时学科研究中要着眼现实中得重大问题,将研究问题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深入到一线中去参与实践。——对余老师在第一部分中谈到问题解决对策的简单总结。

          教育技术培养出来的人不应当仅仅是信息技术教师,而应当真正成为一个学校或单位的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或者是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要真正能够做出一些实事来。中山大学的郭清顺老师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典型,推动了整个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在一个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坚持贯彻“无我利他”的理念,为整个学校的信息化谋发展。这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从教育技术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角度:教育技术理想中培养的人应当是很全面的人,一方面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也有实践能力,能够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讲,一方面要主动去积累人文方面的知识,需要宽广的知识面,这是三十岁之后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是不容忽视的。教育技术的本科生培养对于动手实践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 音视频处理能力

          2. 程序设计能力

          3. 了解并使用各种信息化的装备

          学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对技术的敏感度。首先在心理上就要克服对技术的恐惧。

     

    教育技术学科正式因为有很多问题,才有它发展的空间,我们讨论这些问题,目的在于认清楚我们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如果对于所处其中的学子来说,更多应该归因于内,更多反思:

     

    • 我是否能做一个拿得出手的作品:一个课件?一个软件模块?一个教学案例?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一次有影响的活动?一个能感动人的演讲
    • 我是否真正了解网络教学:熟练掌握网络教学平台(如4A)的使用,了解网络课程的基本结构与开发,了解网络教育、企业培训的基本流程;
    • 我是否具有良好地使用技术的意识和能力:熟练使用50种以上能够在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的工具、网站,收集案例;
    • 我是否真正理解教育:配得上“北师大”三个字,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老师的实际情况,跟教师和教育专家有共同的话语体系。
     教育技术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十个一工程,做好以下几件事情,即具备不亚于任何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 一段有创意的教育视频
    • 一幅体现自己摄影水平的数字照片
    • 一个创新性的教学软件
    • 一个自己开发的网络小程序
    • 一个优秀的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 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综合案例
    • 一篇核心期刊的学术文章
    • 一个新技术教学应用的推进方案
    • 一份数字化校园建设标书
    • 一份自己独立、完整读完的书目清单
    • 三、教育技术及其学科要研究的课题?

          1. 切实开展用教育技术实际改变课堂实践的教育改革

           让一线看到教育技术是真正能够做事的,具有存在的价值。当然这样的开展必须是有理论、有技术、有实践以及良好的效果

          2. 关注最新的技术进展,结合教育领域寻找两者的切合点

           物联网、语义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等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采用实证式的研究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的不断积淀产生教育技术的独立知识体系。

          3. 信息技术认知和学习的规律,对一些新的理论观点的关注

          4. 脑科学+计算机仿真+量化研究

          5. 对教育技术自身理论的研究也应当是研究的一方面,但是做这部分工作的人只能够占从事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一小部分。重点还是应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 标签:
    • 学科
    • 学术
    • 技术
    • 教育技术
    • 真正
    • 研究
    • 能够
    • 研究课题
    • 教育技术学
    • 学生培养
    • 了解
    • 问题
    • 实践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