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城南中心:高艳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材位置: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一篇课文,属于“勿忘国耻”这一专题。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指导学生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多种读书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并能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学习目的性逐步明确,有一定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但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以及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知之甚少,如何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提升爱国主义情感,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5、结合拓展资料,学习写读后感。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1、创设情境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诵读法:本文中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通过学生的反复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加深学生的感受。

    3、谈话法、讨论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这篇课文,还记得作者对与圆明园的毁灭是怎样评价的吗?

    师:作者连续用两个不可估量,让你体会到什么?

    (二)品读感悟——感悟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布局、建筑、收藏)

    那么,昔日的圆明园里到底有些什么,让我们说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呢?

    快速默读课文的2、3、4自然段,想一想,圆明园的什么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画一画,做简单批注。

    第二自然段:了解布局和规模

    1. 圆明园的布局是很精巧的,请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一个词概括了圆明园布局的特点。

    2、抓住“众星拱月”形象感受圆明园的宏伟。

    3出示资料: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万平方米)。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从这段资料你又了解了什么?

    第三自然段:风格各异的建筑

    1. 圆明园里还有什么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⑴师:在圆明园内有哪些建筑或者景物呢?它们给你怎样的感受?

    ⑵出示:圆明园中,……还有西洋景观。

    ①快速地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多少个有字?  

    师:这些句式在修辞方法上叫什么?(排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作者连用七个“有”,你从中体会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引读7“个有”。

    想看看这些雄伟的建筑,美丽的景观吗?课件播放。

    • 看完这些景观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齐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③圆明园的建筑各异、风景优美。让我们带着对圆明园深深地爱,在读读这段话吧!

    第四自然段:珍贵的收藏

    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就请同学们开开眼界,目睹一下这些奇珍异宝:(课件展示生肖铜像等奇珍异宝)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老师用红笔标注的地方,想一想:去掉“上自”“下至”行不行?为什么?

    (1)“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2)“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师:所以,从圆明园的布局、建筑、收藏都能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激情升华——宣泄汹涌而出的情感

    1、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博大精深的园林,让我们快速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下来,想一想从中能体会出什么?

    (1)点名学生说;师白版笔画词;学生谈感受。

    (2)请现在请想表达内心激愤之情的同学站起来,齐读这一自然段!

    2、 师:回想当年的圆明园,可以说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而今的圆明园,

    导读: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没有了。

    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没有了

    民族建筑没有了,西洋景观没有了。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没有了。

    师:只有那几根石柱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石柱在诉说什么吗?

    同时他们也在诉说着: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而作者却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你们知道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吗?

    (四)拓展延伸

    1、《火烧圆明园》这篇课文我们到现在已经讲完了,我想同学们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那么,你有什么感想?和同桌交流交流。

    2、有一名同学,在读了《圆明园的毁灭》后,写了一篇读后感,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3、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这篇读后感,想一想,应该怎样写读后感呢?                                  

    4、师生总结后看拓展资料,引导学生看拓展资料。(“如何写读后感技巧之一”)

    5、那么,写读后感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二篇拓展资料。

    (五)、作业

    1、背诵第3、4自然段。

    2、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选作)

    3、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精巧
               建筑各异     不可估量→闯 掠  烧

      圆明园   收藏珍贵     

     

               

     

    • 标签:
    • 毁灭
    • 不可估量
    • 学生
    • 作者
    • 资料
    • 感受
    • 圆明园
    • 课文
    • 自然
    • 建筑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