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孝珍《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一、概述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简洁生动,童趣盎然,故事性强。童话所独有的优势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文章的生动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缝”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为引发学生的朗读和感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会让学生对如何对待和处理朋友之间的友谊有所认识和体悟,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者应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纸船和风筝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要好的朋友,可以说这是他们司空见惯的玩伴。童话故事更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许多课外阅读的童话故事,对于二年级学生学习理解本文会有所帮助。小学生乐于结交好朋友更是学生所共有特征。所以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课文所提供的故事情景没有太大的陌生感,这样在读中理解本文是非常容易的。同时故事中的曲折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令这些天真善良的孩子们感受深刻。

     

    二、教学理念分析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理念。

      2、语文学科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的任务。其中“祝、句”为熟字,要求会写。其余6个字要达到认、写两项任务。但是本课的生字笔划简单,偏旁比较典型,如:“土字旁”“提手旁”等,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训练,识字的意识增强了,识字的兴趣较浓,能运用编字谜、儿歌、扩词等识字方法识字。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喜欢提问,对语文学习很感兴趣。

    3、学生乐于在写话本上写自己所想。

     

    五、学习策略分析

     

    1、在教学中做到知识与趣味并存,培养每个孩子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2、以朗读促感悟,依托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通过多层次的朗读的朗读,读懂课文,感悟人物内心的感受。

    3、以体验促感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移情”文本。

    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六、教学资源准备

     

    1、自制的PPT课件,课题组提供的资源。

    2、课本、跨越式拓展资料。

     

    七、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体现童趣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于是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色彩的童话故事,让他们与文中的小动物打招呼,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并且结合情境理解文中的词语,引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得以体现。

     

    2、诵读悟情,体现发展

     

    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又是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中将读贯穿教学始终,范读、读中思考、读中体会等,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纸船和风筝图,揭示课题,读课题。

    2.我听见了,(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轻声。)

    3.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4.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初读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伙伴之间互相正音,把字读准。
        2、交流,反馈。开火车读生字和词语。教师正音。
     

    (注意:扎”抓”在一些方言区读音容易混淆,要注意分清。”是个多音字,在本课读ā。“抓、吵、受”都是翘舌音,”是后鼻音,也要注意分清。)

      生字:坏扎抓莓幸福吵受

      词语:山顶山脚正好流过纸船松果纸条快乐风筝抓住草莓翅膀

      幸福吵架飘荡漂流难过屋顶愿意和好傍晚小溪

       3、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启发学生利用“抓、莓、吵”等形声字的特点,读准字音,大致理解字义。“坏、扎、抓、幸、福”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要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四、书写指导。

      1、指导认字

      ·出示坏松扎抓祝福句幸”学生自主观察,识记。
        ·交流汇报识字方法。
        ·扩词。

      2、指导书写

    ·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它写好。
    “幸”字是书写的难点,要区别“幸、辛”二字的字形。提示“幸”上面是“土”,不是“士”。
    “抓”右边不要写成“瓜”;
    “祝、福”的左边不要写成“衤”。
    ·分别指导“抓”字和示字旁(祝、福)。
    “抓”字的书写,关键在于写好右边的“爪”字: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三笔竖要垂直。
    示字旁的书写要注意两点:横撇的撇不要弯;竖一定要写直。

      3.学生练写
        五、拓展阅读

    (出示提示语)推荐阅读:阅读材料中第22页的《猜一猜》、《读一读》。

    六、写话练习

    选几个学过的词语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我把生字放在句子里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读课件出示的带有生字的句子。)

    2、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

    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老师边板画边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儿美吗?(学生齐答:美! )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

    (2)贴房子。

    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方案一:(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

    方案二:(学生贴得有错误)其他同学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里吗?(有不同意的请他上来贴)为什么这样贴呢?

    (学生以课本为依据,在相互交流中贴对房子的位置。)

    [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从书中找到贴图的依据,使学生不但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而且学会了带着问题读书,用书本来解决问题。]

    (3)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王老师就是一只美丽的小鸟。(教师戴上头饰,走到学生中间,热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创设活泼和谐的气氛,老师扮作小鸟和学生交流,一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二则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并为理解体会人物的情感做好铺垫。]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里,(教师手指板画)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方案一:(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方案二:(学生说故事的细节)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指板画)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学生回答,借机贴纸船和风筝)教师指板画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在板画的帮助下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方案一:(如果学生找到了“乐坏了”,教师指导朗读这一句)“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方案二:(如果学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个词直接写了我们高兴的心情,找到了吗?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方案一:(学生没有回答)看! 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

    方案二:(学生找到了写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纸船和风筝,我们还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能不高兴吗?看! 还有什么呢?(教师指祝福的话。)

    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抓住三个让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原因:收到纸船和风筝;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话,让学生体会他们高兴的心情。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乐坏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烘托高兴的气氛。一句一句指导后,又训练学生朗读整个自然段,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好。)

    (3)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把三、五自然段作为重点单独学习后,师生分工朗读二至六自然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总体连贯的感知,进一步巩固朗读训练的结果。]

    (4)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小鸟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 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现在这儿。(点击课件,“漂”“飘”变红)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漂、飘”字的区别很好地反映了汉字形声字的特点,借机进行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展示了汉字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3.学习第七自然段。

    我这只活泼的小鸟,天天在山林里飞来飞去。每天清晨,我看见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见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音乐由欢乐变为忧伤,教师深情朗诵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2)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生1:我想自己读,让大家给我评点一下。

    生2:我想听听王彦读,然后我学一学他。

    生3:我想读一读,请王老师评价一下。

    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小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他高兴得哭了”说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谊很激动。

    6.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生1: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连忙爬上树,把一只只风筝放到了空中,风筝上写着:“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着与你和好呢!”

    [让学生补充这句不完整的话,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这只小鸟说吗?

    生1:小鸟,你以后交朋友时要注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和朋友和好。

    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学习完课文后设计这一环节,教师以小鸟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丝毫没有说教的痕迹,学生在和小鸟交流感受的同时,初步理解了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三、拓展阅读

    读阅读材料中 23、24页的《我们都是好朋友》、《友情》、《我和我的朋友》、《令我后悔的一件事》。

    四、写话练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生活中你和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如果产生矛盾你是怎么解决的,拿起笔写一些你的观点。

     

     

     

    • 标签:
    • 教学
    • 教师
    • 和风
    • 朗读
    • 纸船
    • 松鼠
    • 高兴
    • 小熊
    • 学习
    • 设计
    • 学生
    • 友谊
    • 课文
    • 自然
    • 风筝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