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惊弓之鸟》(第一课时)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课程信息
授课老师:刘佳、吴海华
所在学校:广州市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
点评人:何克抗、王丽娜、张洪锐
-
教材分析
《惊弓之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对事物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推理才能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将事情做成做好。
-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的理念。
3.《语文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本课设计以学生自读自议为主线,读中激情,读中悟理,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4.培养语感,注重积累,本课以一个成语故事为基点,培养学生喜爱成语的情感,养成积累成语的习惯。
-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在拓展阅读中,深化理解,感悟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合理运用。
过程方法
在学生利用工具自主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兴趣。
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知道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瑰宝。
养成自觉进行词汇积累的好习惯。
-
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两年多的跨越式课题实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自主学习、阅读和打写,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归纳意思、感情朗读和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由于三年级下学期学生还处在一个学习的转折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接受比较快,因此,教师将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质疑,引发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
教学策略
1.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能自始至终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具体形象的感受。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策略
本节课利用信息技术协同阅读工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信息技术还为学生进行网络协作学习,信息加工和认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3.质疑问难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让学生获得自己个人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大胆的发现并提出问题。
4.练习教学策略
合理的设计一些练习穿插在教学之中,首先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其次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
资源准备
教学课件PPT;
跨越式网络资源;
.Vclass教学平台和SURF协同阅读工具。
-
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揭示课题
1.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出个脑筋急转弯,考考大家:树上有10只鸟,有一个猎人射死了1只鸟,你猜树上还有几只鸟呢?
2.同学们的脑筋转得真快!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个跟鸟有关的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生齐读课题。
3.你知道文中的“鸟”是什么鸟?在文中,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雁? (板书:大雁)
4.读了课题你还发现了什么?(学习“弓”的书写)
设计意图:紧扣课题,设疑激趣,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灵活运用
1.课文中还藏着一些生字新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PPT呈现学习要求:
2.教师利用SURF课堂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检查自学情况,学生交流汇报
①用SURF工具理解了哪些词语,展示批注,请学生自读批注。
②PPT呈现词语,请学生认读。
③ 交流习字方法。(指导书写“魏”字,区别多音字“更”和同音字“裂”和“猎”。准确认读“弦、愈、惨”的字音。引导学生用归类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④学生在SURF作业区完成练习。(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⑤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后,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还能灵活的进行运用了,真不简单!那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课文朗读呢?
设计意图:初读体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学生自学、自读、自议,读中激情,读中悟理,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教师相机点拨指导,体现了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也体现师生是主体与主体的对话。
(三)默读课文,大胆质疑,交流点拨
1.成语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很有意思,孩子们,请你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对于课文内容,你想知道些什么?(利用SURF添加评论工具)
生:我想知道这只大雁为什么听到拉弓的声音就自己掉下来了呢?
生:我想知道更羸是怎么判断这只大雁受了箭伤、孤单失群?
生:为什么更羸明明知道大雁受伤了,还要去射它呢?
生:为什么魏王一开始不相信更羸说的话,后来又相信了呢?……
2.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可以去好友圈看看其他同学的问题,想想,你最喜欢谁提的什么问题?(学生交流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3.究竟是更羸有着特殊的本事呢?还是他确实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呢?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老师请全班同学一齐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4.原来更羸确实是个名副其实的射箭能手。“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也因此得名,谁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深入思考,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能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大胆地提出疑问。
(四)拓展阅读,了解寓意,积累成语
1.类似于《惊弓之鸟》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进入资料城去阅读了解。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个故事?明白了什么?
附:拓展阅读篇目 《风声鹤唳》、《九方皋相马》、《草木皆兵》、《谈虎色变》、《杯弓蛇影》、《大雁的生活习性》、《大雁南飞》
2.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后,交流感受。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更羸,以及像更羸一样有着一技之长的人,懂得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收获可真不少呢!究竟为什么说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呢?让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进行深入地学习和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喜欢成语故事的情感,养成积累成语的习惯,使课堂教学得到更大的延伸。
-
专家点评
寓言故事短小精炼、寓意深刻,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别样风格的教学体裁。这种文体显示了一种特殊的内外关系:浅显的外层故事和深刻的内在道理,构成了一种复合的“半透明”结构。作为外层的故事,它清晰浅显;作为内在寓意,它深广幽邃,也就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寓言教学过程中,结合寓言故事本身的特点、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案例当中,刘佳老师和李永莉老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合理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加工、合作交流的优势,实现了寓意理解、语言教学以及思维能力的高效落实。具体来说,这两个课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正确分析寓言故事,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学都将理解寓言的寓意、对话的内容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将其作为本节课教学所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结合本节课寓言的故事内容,绝大多数学生对“惊弓之鸟”的含义已经非常熟悉,甚至个别学生已经能够进行灵活的迁移运用。因此,在本节课中,两位老师在第一课时中就快速解决了生字词,并基本落实了学生对寓意的理解。立足于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将教学目标重点定位在更羸如何能够进行观察、判断,抓住此处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使得本课教学基于文本、立足学生的已有基础,实现了有效提升。
2.主线分明,层次清晰。两个课时教学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第一课时重点落实基本的生字词问题、寓意,并对应的提供了相关的阅读材料,加深了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第二课时则围绕本寓言故事中更羸的形象重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并围绕该点进行了相应的拓展阅读以及打写训练,以及时将学生的所感所悟所得进行外在输出,体现语言运用为中心的理念。
3. 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作为深层次加工、协作交流共享的作用。本节课是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的一节跨越式教学课,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要求,在SURF工具的支持下高效地加以落实,包括:利用SURF工具中的网络搜索工具,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利用SURF工具的添加评论、注释的功能,及时进行批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利用好友圈功能,分享好友的记录,实现协同阅读,集体智慧共享。重塑了一节“对话”的课堂和“开放”的课堂,使得本节语文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
- 标签:
- 小学语文
- 进行
- 学习
- 教学
- 成语
- 教学设计方案
- 基础教育跨越式
- 学生
- 阅读
- 课文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