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宝辉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基本信息


    张宝辉博士自2011年7月起至今任中国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张宝辉博士在此之前曾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六年,然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学部曾担任助理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六年;

    兼任学习科学研究所 (Learning Sciences Lab) 教育研究人员。

    2006年10月起还兼任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客座教授。

    个人网站:http://edu.nju.edu.cn/zbh/

    研究项目概述:http://edu.nju.edu.cn/zbh/news/?157.html

    学术专著:http://edu.nju.edu.cn/zbh/news/?list_40.html

    会议论文:http://edu.nju.edu.cn/zbh/news/?list_43.html

    期刊论文:http://edu.nju.edu.cn/zbh/news/?list_39.html

    • 研究专长


            张宝辉博士的研究核心为:应用学习科学等领域的方法, 研究教育技术支持下的系统化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变革; 强调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模型和可视化技术或移动与无线网络技术支持的探究性科学学习环境设计及学习研究、科学教师教育、非正式科学教育、科学学习评价、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育研究方法、科学与技术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国际比较研究。

    • 学术和社会兼职


    2011-至今 新加坡模拟仿真与游戏研究学会会员
    2009-至今 国际科学学习研究会(ISLS)学习科学社区委员会委员, 会员
    2008-至今 美国科学教学研究会 (NARST) 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
    2006-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客座教授
    2006-至今 全球华人计算机应用学会(GCSCE)执行委员会委员
    2000-至今 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会员
    2000-至今 美国科学教学研究会(NARST)会员
      
            在所在大学及其本人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被邀请担任7个国际英文学术期刊的评审委员及《科学教育电子期刊》(EJ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副主编、《国际科学教育》(IJ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国际环境与科学教育》(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Science Education)、《科学教师教育》(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编委会委员。此外,还应邀参与了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委员会、应邀参与并组织了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先后在13个国家进行过学术交流,其中包括若干大会邀请报告。还作为联络人和翻译多次参与邀请中国学术界同行访问美国和新加坡或国外学者访问中国, 为促进国际间学术交流及比较研究做出了贡献。

    • 工作经历


    2011—现在 中国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2005—201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学习科学与技术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学习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人员。
    2003—2007 中国科协青少年部特约研究员,进行教师职业培训。
    2004—2005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及中美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进行科学教师的职前培训和中美比较教育研究。
    2003—2004 美国匹斯堡大学学习与发展研究中心(LRDC)及卡耐基•梅隆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9—2003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获得技术与科学教育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科学教育专家周•克瑞柴科 (Joseph Krajcik) 教授。密歇根大学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研究生科研助理。密歇根大学教务处奖学金资助研究生科研助理。
    1994—1999 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讲师。1994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化学教育专家刘知新教授;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研究和学生管理工作。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团委宣传部长并负责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
    1989—1991 中国黑龙江双城兆麟中学化学教师。 曾兼任学校团委副书记。

    • 教育科研


            过去十二年里,在美国和新加坡与所在团队同行应用学习科学等领域的方法,进行了教育技术支持下的系统化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研究。对在学校和课堂层面引入教育创新并做到可持续及扩展进行了长期地实证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及实践方案。


    1.在研究项目中引入了多种有助于科学教育及教育技术研究的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系统化地创设、引入、持续及扩展教育技术整合的科学教育变革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的方法强调对教育创新通过“设计—>实施—> 修改设计以达到学习条件的优化—> 再实施—> 再修改设计”的长时期多循环的研究过程以完善教育创新设计并关注教育创新在学校的可持续和扩展,这是在美国和新加坡参与的多个研究团队过去十多年遵循的总体上的过程框架。具体的定性和/或定量的方法还包括专家与新手比较研究 (Expert-Novice Comparison);仿实验研究(无法随机抽样)(Quasi-experimental study);和人种志(Ethnography)的研究方法等。


    2.通过基于学校的系统化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研究, 培养了一批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教育研究者队伍。在课程开发、教学评价、教师准备、教育软件开发与应用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提出了iMVT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Enhanced Inquiry-based Science Learning,“模型•可视化技术•探究融合”) 创新科学教育模式。该方法针对目前教育技术越来越普及的现状及科学学科的特点,综合已有的教学模式所提出的。模型建构及可视化思想的要点是学生要有机会通过自己创造的各种知识表象(Representations)来揭示科学现象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以解释科学现象的行为,体现了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没有计算机或合适的软件时,学生将实验室活动、实物及纸笔模型制作(例如画模型)融合于探究过程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目前,应用iMVT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进入第五年,在此期间,先后在自己的项目中与40多名中小学教师合作。主持开发的8个iMVT单元示范性实验教材经过至少一次在至少一所学校的试用;参加人员从最初的两所学校9位物理、化学或生物教师增加至现在的四所学校共29位教师。其中有些教师已经能够独立应用iMVT课程模版来改造自己已有的课程材料以支持教育技术整合的探究式的科学学习。少数教师坚持在教学中应用iMVT,做到了可持续。但是可持续和扩展也面临很多挑战。主持的项目受到教育类媒体的关注,MVT和MVTII项目被国立教育学院的新闻通讯 (NIE News) 分别报道过。新加坡教育部和国立教育学院合办的教育通讯SingTech也约稿报道了项目的情况。为了使iMVT在新加坡学校进一步得到推广,最新的项目进展是获得了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NRF: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批准的75万新元作为团队开发相关的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环境(Web-based iMVT)以保证iMVT的可持续及扩展。项目还吸引了新加坡教育部课程署的化学课程专家参与。 与一些本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的合作使团队的科研始终处在学术前沿。


    3.作为合作负责人(Co-PI)曾经接受新加坡环境署的资助在小学应用移动技术支持环境教育 (3Rs);作为合作负责人(Co-PI)参与的另一个移动技术支持的小学科学学习的项目提出了“无缝学习”的教育创新模式。和同事们在已有的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科学课的基础上开发了通过互联网学习管理系统可以下载到智能手机的移动科学学习课程材料,学生的科学学习不再只局限于课堂内,他们到植物园、动物园、科学馆等场所利用手机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还研究如何通过课堂学习设计使学生能够具有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目前实验班的教师和学生都已经适应了这种新的教学常规。教师可以独立开发移动学习课程,学生已经习惯了不要只从教师那里寻找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学生学会了自己提问、寻找答案、并对搜索到的信息做出批判性的接受。在2009年开发的小学三年级教材已经被推广到2010年的所有三年级班。去年的实验班已经进入小学四年级。还另外在实验班所在年级增加了一个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由于在这个项目中的科学教育背景,被邀请作为有关期刊的论文评审,还应邀参与移动学习方面的会议的组织工作。2009年8月,作为唯一的两位国际学者应邀参加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有关非正式科学学习和学习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小型研讨会。


            作为与中国及国际同行合作的成果, 已经发表28篇中英文学术期刊论文, 其中包括9篇SSCI英文论文及7篇CSSCI中文论文;7篇中英文学术著作章节; 近50篇经同行评介的英文国际会议论文。和同事合作的9篇SSCI英文论文影响因子均超过1.0 [根据最新的2009年Thomson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的 Journal Citation Report (JCR), 目前教育类SSCI英文期刊共有139个, 其中影响因子超过1.0的有41个 (影响因子最高值为3.326) ]。 英文期刊及会议论文绝大多数是基于实证性研究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研究方向涉及中小学到大学的科学教育、 教育技术和学习科学研究等方面,采用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 教学


            设计和讲授了一系列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专业的师范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在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曾指导过分别来自中国北京师范大学由教育部留学基金资助的、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北科罗拉多大学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交换博士生共三名。在自己的项目中培养博士后研究员多名及十几位副研究员和研究助理。目前指导国立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研究生各一名。他和辅导的交换博士生林秀钦和Wendy Schatzberg合作的论文分别获得了GCCCE2010 和NARST2011 的优秀论文奖提名。

    • 社会职务

    2009-至今 应邀参与国际科学学习研究会(ISLS)学习科学社区委员会的工作

    2008-至今 美国科学教学研究会 (NARST) 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

    2006-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客座教授

    2006-至今 全球华人计算机应用学会(GCSCE)执行委员会委员

    2000-至今 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会员

    2000-至今 美国科学教学研究会(NARST)会员

    1997-1998 中国化学会成员

    • 标签:
    • 南京大学
    • 美国
    • 教师
    • 国际
    • 至今
    • 研究
    • 学校
    • 学习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
    • 新加坡
    • 知名学者
    • 科学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